“我照顧一個重患,每天6個小時全程陪伴。剛開始他特別‘深沉’,哪兒難受不說,哪兒疼也不說,我就每天碎碎叨叨地和他聊天,讓他放松。現在他一個眼神兒我都知道他想要干嘛……”2月13日,在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隔離病房護士李清汐與記者進行了視頻連線,“我是第二批應急小分隊的成員,進入負壓病房有10天了,作為男護士,體力好,抗壓能力強,再待個10天都沒問題。”
“像忍者神龜一樣成為‘城市英雄’”
“其實我今兒特別高興,上午省、市專家們給患者進行了網絡會診,通過我們匯報的相關數值和癥狀,給出了治療方案,相信患者會很快好起來。另外,聽到專家對疫情的分析和醫護工作的建議,我也是受益匪淺。”連線中,記者看到李清汐的防護服上畫著一個卡通版忍者神龜,“這個啊,大家進組的時候互畫的,希望我們在這里像功夫高強的忍者神龜一樣,打敗病魔,成為‘城市英雄’。”
李清汐的護理對象是一位重癥患者,這意味著他的護理難度和工作量都更大。“操作得更準確,關注得更及時。我得時刻盯著顯示器監測他的生命體征,通過脈搏查看血運是否暢通,就連他的皮膚溫度和顏色都得定時查看。”
1988年出生的李清汐是個暖男,對他“一對一”照顧的患者特別細心。
患者剛從外市轉來那幾天,情緒很低落,覺得自己病情很嚴重,才從外地轉到沈陽。“他甚至很少說自己有什么需求,問啥都回答‘都行’。我就引導他,問他想喝啥,比如牛奶?豆漿?他說豆漿。那放不放糖啊?他又說都行。我說那就是‘半糖’,就像奶茶店里那種放正常量的一半,他點點頭。”
“他放松下來了,對治療才有幫助”
李清汐說,患者一個人在病房里難免會有焦慮,這個時候醫護人員都會盡力去滿足他們的需求。“可是我的患者偏偏什么需求都沒有,這可不行,他哪兒不舒服,有什么不適的感覺得告訴我,我好匯報給醫生,及時治療。生活上的需求也很重要,他想吃啥想喝啥都得告訴我,不能‘都行’啊,愛吃才能多吃,多吃才能有體力。這也是一個心理得到滿足的過程,對患病的他來說很重要。”
于是,每天“話療”成了李清汐護理工作的一部分,沒事兒就坐在患者旁邊,邊監控生命體征邊聊天:“人有病了就得來醫院,來醫院就得我照顧你。你要是哪兒不舒服你得告訴我,比如你覺得好像有點兒發燒,你就告訴我,要是等溫度燒高了,那問題就多了,得早發現早治療……”
就這樣,李清汐每天“碎碎叨叨”,讓他放松,讓他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們已經磨合得很好了,他也放松下來了。這樣對治療才有幫助。”
用李清汐的話說,他算是在傳染病專業方面小有經驗的護士了。“面對疫情我沒有恐懼,沒有擔心。接到任務,往前沖就完了唄。我每天樂樂呵呵的,患者看到我的狀態才能安心治療啊。”
帥正、沈報全媒體記者 樊華、張文魁
沈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編輯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