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菜、土雞鴨、土豬肉……2月12日上午10時,家住安溪縣尚學領地小區的廖女士從小區門口自提點將一大袋菜拎回家。“近期防控升級后,我們一家就沒有出過小區,‘口糧’全靠手機下單解決。不僅送餐快,菜也新鮮,還能吃到農家肉,真是太好了。”廖女士對此給了好評。
廖女士所購買的“口糧”來自于該縣虎邱鎮禾康好農專業合作社。禾康好農專業合作社除了種植臺灣火龍果、無花果等生態果蔬以及建設土雞宰殺、土豬肉分裝車間,還和許多農戶掛鉤聯系,通過手機群,相關的合作網站,以及各大電商平臺等,把回收來的農產品掛在網上進行銷售。
這段時間,合作社理事長林思達比往常更加忙碌,網上查看訂單,向農戶收購農產品,配送,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新鮮蔬菜、水果,農家土雞鴨,生猛海鮮等應有盡有,只要網上一點,‘無接觸配送’直達小區,廣大市民在家就能買菜了。” 合作社理事長林思達說,這樣既解了農戶的農產品供應鏈的問題,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也讓市民能夠宅在家里就吃到農家的東西。
虎邱鎮湖西村村民林兩固與禾康好農長期有合作。“合作社給予技術輔導,我養了200多只雞鴨和幾頭豬,這段時間剛好可以全部出爐。”林兩固笑著說,再加上自己種了一些蔬菜,通過林思達的電商平臺出售,收入增加不少,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
林思達說:“像林兩固這樣的社員,在合作社里有30多戶,再和全縣其他鄉鎮的一些種植戶、養殖戶聯盟,加起來有100多戶,每天可提供大量的農土特產品。”
“宅在家線上點單,蔬菜、大米和肉送到小區門口,既方便又安全。”市民黃先生說,蔬菜特別新鮮,最重要的是在這個特殊時期,讓我們可以少跑菜市場買菜,降低了風險。
針對疫情期間農家土特產供不應求的情況,林思達還和一些種植大戶、養殖大戶聯系、掛鉤,擴大供應量,滿足疫情期間廣大市民的日常需求。
農產品快速流轉,種植戶喜上眉梢。“這些都是自己種植的紅米,可是耽誤不起啊。”桃舟鄉種植大戶陳樹全說,自己種植的紅米,現在是特殊時期客戶過不來,擔心滯銷。通過電商平臺,就不用擔心了,近段時間以來已經銷售了4萬斤左右的紅米。
為解決農戶賣菜難、市民買菜難的問題,中國郵政安溪分公司與安溪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基地+電商”的模式,成立了“石盤村電商稻蔬基地”和“云溪村電商特色果蔬基地”、內地村農特產直賣網,打造網上菜場。
依托多個電商平臺及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資源優勢,打通電商銷售途徑,帶動農產品“走出去”,受到當地消費者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歡迎,也把新鮮、實惠、綠色、健康的農味生鮮送到市民的家門口,解了疫情期間宅在家的燃眉之急。
每天清晨,位于該縣大坪鄉前洋村的豐村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建華,便張羅著新一輪蔬菜出貨。隨著貼有“農產品質量安全一品一碼”的車量運往安溪,并配送到縣城的各個小區,豐富市民餐桌,他才松了一口氣。
“我們基地種植的蔬菜包含葉芥菜、小白菜、青菜心、油菜心、大蒜、花菜等。”陳建華說,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里,他通過微信、淘寶、拼多多等電商銷售,再通過郵政全程無接觸配送,實現了農家蔬菜直達市民餐桌,每天銷量在500多斤左右。
抗疫正關鍵,保供不掉線。疫情發生以來,電商平臺在線下單、菜籃子基地、農家果蔬直供、無接觸宅配的“網上農貿市場”等買菜新路徑在茶鄉應勢而旺,讓居民不出門也能吃得好、吃得新鮮。(通訊員:林清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