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4日電 題: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秘書長于曉:把僑胞心意落實到最需要的地方
作者 馬秀秀
“我們知道這些物資和款項凝聚著海外僑胞的心意,我們會努力把每一筆物資和捐款落實到最需要的地方。”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下稱“基金會”)秘書長于曉如是表示。
滯留克羅地亞十幾天后,由捐贈人購買的29700件三證齊全的防護服“搭乘”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包機于2月13日一早到達武漢機場,現已發往湖北省23家醫院。
“要特別感謝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華醫學會。”于曉表示,作為專業華文教育機構,基金會在醫療物資募捐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對方在疏通環節和專業性指導上幫了不少忙。
于曉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3日,基金會共募集到三證齊全的高品質醫用防護用品106萬件(套),捐款人民幣共計89筆,約3702萬元;已撥出22筆資金,共計3633萬元。物資抵達目的地后,都是以最快速度送達急需支持的醫療機構。
談及募捐過程,于曉說,在了解到疫情嚴重后,從大年初一開始,基金會就迅速和中華醫學會接洽商討募捐事宜,并報備國家衛健委。第二天便聯合中華醫學會,向海外華文學校和各僑團發出了募捐倡議。
“利用我們多年積累的互聯網教學資源,消息很快傳播開來。”于曉介紹,孩子們紛紛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不少僑胞以高出平時數倍的價格采購醫用物資;有些僑領為盡快將物資運到國內奔走協調;還有華商企業捐贈巨額款項卻表示“中國有難理當出力,不求宣傳”……
為保障募捐順利進行,基金會秘書處幾乎全員出動,不眠不休:建立微信捐贈群,請專業人士指導醫用物資采購標準,迅速了解相關政策、協助清關,協調物資運回、對接等。“整個過程下來,我們工作人員從外行變成了‘貨運專家’。”
2月3日,節后上班第一天,銀行還沒有正式開始辦理對公業務,基金會工作人員申請特事急辦,將第一筆款項撥出;2月5日,來自巴林的第一批醫用物資也送達武漢一線……
于曉介紹,為保證物資走向透明度,基金會總是在第一時間通過官網對相關情況進行公示,并及時向捐贈方反饋。下一步基金會也會嚴格按照要求,通過媒體等多平臺,對物資及款項的接收、使用和分發情況進行公示。
募捐過程中,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開展了“一磅錢獻愛心”活動,動員全英國中文學校的孩子們捐出一英鎊支援祖(籍)國抗疫。
“在教學方面,基金會、國僑辦等為他們提供了不少支持。”于曉表示,現在中國有難了,他們發起動員提供幫助,“這份心意讓人感動”。
“孩子們捐零用錢離不開家長的引導,這體現出家長們的家國情懷。”于曉說,另一方面,孩子們響應募捐活動,不僅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愛心,也會在無形中拉近他們與祖(籍)國的距離。
因為疫情影響,很多華文學校都暫停課程。為了不耽誤孩子們學習,基金會第一時間推出了“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活動,為全球華文學校提供多種網上課程,得到各華文學校積極參與。
“這次募捐能夠得到迅速響應,也得益于我們多年來積累的互聯網資源和平臺。”于曉說,互聯網教學為華文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便利和機遇,“中文熱”環境下,基金會下一步將重點加強線上教育,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助華文教育之路越走越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