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致良知”的老板不傻,他們是想讓員工變傻
來源:南風窗
最近幾天,“致良知”備受非議。
一位學員化名王帆,對媒體指控道,他參加了一期致良知學前培訓,被要求統一著裝,不能請假、不能遲到、不能早退。經過一整個上午的學習,他的腦袋發懵,忽然想到:“不會是進了傳銷吧?”
王帆不是孤例。今年10月10日,河北邢臺的一位“致良知”學員,受公司安排學習幾天后,也在網上發帖,吐槽“致良知”像是傳銷。
不過,傳銷無論南派、北派,給人的普遍印象都是窮:陋室空堂,抵足而眠。“致良知”卻不窮。相反,根據官網材料,“致良知”全稱“致良知四合院”,是一個以企業家為主體、王陽明心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它出身“商家”,自然“多金”。
“致良知四合院”的官網顯示,這是一家以企業家為主體,以家庭建設為平臺的公益文化促進機構
事實上,“致良知”不僅不窮,還頗具能量。2017年4月17日,在我供職于深圳某單位時,“致良知”在深圳一酒店舉行活動,單位領導特別命人參加、宣傳。
那次,活動主題叫“企業家,做新長征路上的無畏戰士”。
活動如題,是將一群企業家聚起來,在酒店的會場舉辦講座。我去了會場,但下筆時,卻犯了難。我還保留著聊天記錄,那時的我對領導說:“這個稿子我不想署名——以后出了什么違法的事,找過來就不好了”。
是不是“傳銷”?
反傳銷人士李旭曾經告訴我,傳銷有很多“變種”,但有兩點是不變的:
一,有明確的按照等級分配的制度。
二,采取“拉人頭、賺提成”的方式發展下線。
凡符合的,都是廣義上的傳銷。“致良知”被指涉嫌傳銷,但根據多名學員所說,他們參加培訓時,并不直接交費,也就沒有“提成”可言。此外,是否參加培訓,學員有一定自主權,“致良知”沒有強制性手段。
目前來看,對“致良知”涉嫌傳銷的指控,證據并不充分。
但這不能表明,“致良知”的模式合法、合理。實際上,它之所以被指“精神傳銷”,就是因為它將學員導入了類似“傳銷”般的處境和精神狀態。
“致良知”學習會現場(圖源:“致良知四合院”官方公眾號)
兩年前,在我無意闖入的“致良知”學習會現場,能用兩個字形容:狂熱。
一百多位企業家在場,他們分成三列,圍成半圓在講臺下坐著。本就不大的會場,因人多而悶熱不堪。但每位演講者一上臺,即刻就響起持久掌聲,主持人還不放過,一次次呼吁再久一些、再響一些、再多一些。
鼓動氣氛,畢竟還算職業素養,但臺上人講話的內容,更是“狂熱”有加。
學習會分為兩部分,先是白立新在內的“講師”,講他們對心學的領悟,對現實的看法,對企業家觀眾們的勸誡。接著是企業家代表上臺,中間有一個“立志”環節。
企業家代表“立志”時,個個激情不已。
企業家們在集體誦讀(圖源:“致良知四合院”官方公眾號)
“致良知”人員在當時提供的通稿內容,可以佐證我的記憶:
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靳保芳說:“今天很震撼,很感動。我是做光伏產業的,所以,我立志成為一個光明的使者,把光明帶給中國、帶給世界,為實現“兩個100年”的中國夢效犬馬之勞。”
高金技術產業集團董事長熊海濤說:“我在這里莊嚴地立志,做無私奉獻的現代女性”。
千喜鶴集團董事長劉延云說:“我立志……在餐飲業和食品行業致良知,讓全國人民吃上放心、安全、健康的食品……我立志到2035年,集團營業收入3000億,員工100萬人,讓100萬個家庭過上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
這個現場,掌聲如雷、陳詞慷慨、歡呼陣陣,他們都是事業有成的中年人,與我不在同一個世界。或許正因如此,他們越嗨,我越困惑。
“招生宣傳”
場子火熱時,道理反而不重要。好在我“冷”,試圖理解講師說的道理,加上官方通稿的記錄,還能記憶些許。
“致良知”在2017年的一份宣傳通稿
那天,“致良知”創始人白立新的演講主題是《回到原點,重新出發》。大概意思是,當你迷失的時候,最短的路徑就是回到原點、重新出發。起點即巔峰,回到清澈的良知,回到那個“一”。
說到這里,還是哲學理論。釋迦牟尼講“大慈悲種子”,《道德經》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都是說世界有本質、有本源。
但是,“致良知”畢竟是面向企業家的,學習會下坐著的,都是各地前來的老板。
對企業家心中存在的問題,白立新說:“如果你感到很孤獨,很焦慮,很迷茫,那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仍然生活在黑暗之中。在光明的世界中,黑暗中的問題根本不存在。”
接著,白立新講回了王陽明,告訴企業家們,應當了解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利天下。
“致良知四合院”創始人白立新在演講現場,與企業家共同學習陽明心學,探討企業家的時代責任(圖源:“致良知四合院”官方公眾號)
至少,我沒有被白立新說服。他沒有說,什么叫黑暗,什么叫光明,怎么離開黑暗來到光明。似乎,王陽明心學是一個不言而喻的解決方案。
有沒有說服我,不重要。至少一百多位企業家聽得認真,全神貫注,還報以掌聲。
而且,它似乎起了作用——
三位“致良知”的正式成員分享了心路歷程。其中,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說,他在學習致良知以后,55歲重新立志。為了修復與員工的關系,他把公司改造成股份公司,不再個人絕對持股。他還推出員工持股計劃,設立困難救助基金等。
同樣地,現場響起了一陣掌聲。
白立新在演講時,現場掌聲雷動(圖源:“致良知四合院”官方公眾號)
只是,總有圖窮匕見時。
這場學習會,從上午開到下午,如同一次中小型企業主的聯誼會。快結束時,反反復復夸贊“致良知”的主持人,表達著同一個意思:老總們可以把員工送來學習。
“致良知”既然有凈化心靈、促進團結、增加覺悟的種種好處,何不安排高管和員工來上課呢?
我才明白:哦!原來是一場企業版的“招生宣傳大會”。
“兩個世界”
接下來,便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王帆”們的尷尬。
他們受到公司安排,被動地學習“致良知”,不但沒有加班費,還擠占了正常的休息時間。
“致良知”的培訓很嚴苛,椅子只能坐一半,不能靠靠背。每天、每月還要寫學習心得,儼然是個成人“補習班”。
公司的安排,雖不能說是強制,但在現實中,老板的喜好,幾人敢不從?
在獨斷的決策下,高管與員工疲憊不堪,而換來的,只是老板的精神滿足,以及TA在某個圈子中的一席之地。
微博上關于公司強制要求員工參加“致良知”培訓的吐槽
兩年前,要寫“致良知”的宣傳稿,我很難下筆,是因為它和“先演講、再賣書”一樣,游走在法律邊緣。
事實也是如此。根據天眼查,“致良知”曾兩次接受北京工商局的行政處罰,因為“發行其他非法出版物”和“未經批準擅自編印內部資料”。
目前看來,“致良知”還不止一處涉嫌違法。
它的經營主體是“北京致良知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相當于法定代表人)是劉芳。《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基金會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然而,劉芳是三十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截至目前,針對被指涉嫌傳銷的風波,“致良知”官方還沒有正式回應。作為一個以公益為名的組織,對種種疑點,理應作出解釋。
據首都之窗官網顯示,“致良知四合院”有兩條非法出版處罰記錄
不過,在疑團消散之前,“致良知”風波還有另一層問題,可以先談談。
比起員工們的被動參與,老板們是主動學習“致良知”的。他們不但要付出一定人力資源,還要花掉真金白銀。一名受訪的企業高管告訴澎湃新聞,致良知四合院曾主動向其所在公司索要300萬元贊助。
企業老板愿意花錢,學習他們喜歡的知識,在法律上沒有問題。
但是——能不能不強迫員工?能不能保障員工的正常休息時間,至少應以《合同法》為準。根據學員爆料,“致良知”培訓時間長,甚至限制上廁所、帶手機,法律依據何在?
兩年前,在“致良知”學習會的午休時間,其工作人員對疑惑的我說:“部分有了財富的人,就是熱衷于慈善,想給這個社會做好事。你可能覺得我們在胡說,但,是你現在理解不了”。
某公司組織員工集體學習“致良知四合院”材料(圖源:“四合院”app)
對,在企業家眼中,做好公司,就是為社會做貢獻,所以參加“致良知”,也是在做好事。
我的確理解不了。
所以我在后來對領導說,我搞不懂、也不會寫這篇宣傳稿。領導便讓我休息,把這件事攬給自己做了——做領導的你,有你的原因、你的世界,請“內部消化”,才算是你的“良知”吧。
作者 | 南風窗高級記者 向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