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為何再次大排查?98.6%背后的疏漏和挑戰
述的案例也意味著,有關部門一再強調的“應收盡收”工作在前一階段完成的并不理想
17日上午,持續三天的“拉網式”排查已經在湖北武漢全面展開。
家住武漢市漢陽區的胡先生告訴第一財經,10點一刻左右,有兩個社區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在樓層中逐一敲門。他戴著口罩開門后,社區工作人員站在離門一米開外詢問家里有一共有幾個人、目前是否有什么情況,并留下了胡先生的聯系方式。
胡先生說,在詢問中,社區工作人員主動告知了自己的聯系方式,說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他們,并再次強調不要出門,買菜就通知社區就行。
為遏制新型肺炎疫情擴散蔓延,2月16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召開視頻會,部署開展為期3天的集中拉網式大排查,要求“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排查之后的再排查:一些小區此前防控流于形式
在本次“拉網式”排查之前,武漢已有過排查部署。
時任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10日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截至當天中午,近兩日排查發現的武漢市1499名新冠肺炎重癥確診患者已全部入院,武漢將爭取在11日完成所有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檢測清零。
當時的新聞發布會上還提到,截止到2月9日,武漢一共排查了3371個社區村,按戶數算排查了421萬戶1059萬人,戶數排查的百分比達到98.6%,人數排查百分比達到99%。
但與此同時,微博上仍有不少“住院難”的求助信息。第一財經記者彼時就持續接到來自武漢市武昌區黃鶴樓腳下西廠口社區居民高女士的求助,稱自己82歲的奶奶馮翼純確診新冠肺炎,但是仍在家中臥榻上隔離,沒法住進醫院。
還有部分武漢市民表示,至今小區沒有過排查、量體溫事項,在落實上還存在漏洞。
一位家住江漢區的市民陳先生說,自己所在的小區從來沒有要求上報體溫,也沒有人來排查。不過,今天同小區內確診病例的樓棟被封樓了。
家住洪山區的魏女士說,這段時間一直沒有接到任何問詢電話,也未要求群里報體溫,但小區進出管理明顯嚴格了,不能隨便出入,前幾天是自由進出狀態。
魏女士還說,今天樓管員在小區群里通知:“即日起,小區將全面施行封閉式管理,由街道、社區派人對出入人員進行管控,物業配合實施。任何人、車未經許可不得進出小區。車輛因防疫情、保運行等崗位需出入小區,須持所在單位開具證明或通行證;因病外出就醫人員,須持社區居委會開具證明,原一戶一人三天出進一次的出入證作廢。”
家住光谷的武漢市民李先生說,之前小區沒有組織量體溫或要求上報體溫,只是單位有要求每天上報。
此前一些市民反映,小區排查工作并不得力,市民也有過監督但上級回應不夠。
位于東湖高新區的清水源社區近日曾在內部發布公告,該社區7號樓二單元有一名確診病例和一名疑似病例。
但社區居民劉女士多日來持續向第一財經記者反映,這名疑似病人一直在醫院急診室治療,并沒有住院,兩名密切接觸者為了給疑似病人送飯,不得不每天進出小區和往返醫院,大大增加了社區內新冠肺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17日上午,清水源社區書記回復第一財經,這家四口人中,女主人確診,已送火神山醫院救治,疑似病人是其母親,現住湖北省人民醫院。家中作為確診密切接觸者的一對父子均沒有癥狀,并且父子倆的CT檢查結果顯示正常。這家人的生活物資已由社區派送,沒有在家外走動。
家住武漢的程女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反映,她為了小區一個高度疑似人員的事打了好多個電話反映情況。程女士說,她把社區、街道、區的電話打了個遍,在好多業主自發電話的反映投訴壓力,昨天該患者才被車接走了。
上述的案例也意味著,有關部門一再強調的“應收盡收”工作在前一階段完成的并不理想,下一步武漢的小區防控、群眾發動和病人收治依然還有大量工作要落地完成。
有武漢官員表示,在超市看到很多人在購物,甚至一家人都在這里購物,說明居民的防范意識仍然缺失,我們的社區管控仍然不夠到位。對于有千萬人口的武漢,如果不嚴加防守的話,即便是1%的人感染生病,代價都是非常巨大的。
新一輪拉網式排查今天早間立即展開
對武漢新一輪排查,有熟悉武漢當地情況的人士稱,此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視頻調度會上曾專門談到了小區防控流于形式、群眾發動做的不夠、病人收治銜接不暢等問題。這次排查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繼續在“細”和“實”上再努力,推動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抓落地、見成效。
其中,小區村莊百分之百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已在提前落實。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位武漢市民了解到,從昨日(16日)開始自己所在的小區就完全封閉管理了,居民不允許外出。
家住武漢的汪女士告訴第一財經,昨天小區發布緊急通知,要求除就醫以及防疫情、保運行崗位人員外,其他居民一律不得外出。
另一位武漢市民周先生表示,自己所在的小區前些天就封了,但昨天更加嚴格,(今天)他是憑單位防疫上班證明才能出來。
到了今天早間,“拉網式”排查以更快速度展開。
17日上午,第一財經記者在位于東湖高新區的清水源社區出入口看到,4名佩戴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把守在出入口,進入社區的人員需測體溫。不過,社區工作人員至今天早間還沒有逐一入戶測量居民體溫。社區居民被要求先加入微信網格群,在微信小程序上自報體溫。
今天“拉網式”排查啟動后, 除了延續之前的排查工作外,排查要求更嚴、工作實施更細。
第一財經記者從武漢市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獲悉,該區在過去多輪排查的基礎上,今天起將對全區106個社區、203個小區、881個網格,進行自下而上拉網式大排查、自上而下倒查,逐戶、逐人核查到位,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鎖定結果底數。
東湖高新區進一步明確,對救助病人嚴格實行閉環管理,通過社區排查,對病人應收盡收,即實行社區排查—發熱門診—隔離點—定點醫院四級分類組織,實現閉環管理。
而在此次“拉網式”排查前,已有小區持續實施了排查作業。
武漢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早在2月7號左右,社區樓下就貼了二維碼,讓居民掃碼每天報一次體溫和身體情況。小區微信群里也每天都提醒大家上報體溫。
武漢韓女士表示,上個星期就有工作人員上門排查,不過我們沒有開門,隔著門回答了一些健康方面問題。第二天又有電話回訪。
前述的汪女士表示,2月7號開始,小區就通過微信群的方式,讓各戶在下午1點前上報家里人數及體溫情況。
武漢市民蔡女士說,之前有工作人員打電話過來,詢問家里人體溫等問題,但沒有每天都問。不過要求她家有任何不適要及時報告。
家住武漢的程女士表示,小區微信群是2月7日開始在群里統計上報體溫情況。程女士說,這幾天沒啥變化,還是跟以前一樣,在社區群里接龍上報體溫。
排查方式也會影響最終數據準確性
“應收盡收”的挑戰還來自于各方對排查方式的不同理解。在排查方式上,部分市民反映,更喜歡“不接觸”式排查。
前述武漢市民劉女士告訴第一財經,如果讓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排查,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太大,而且這些人接觸各類人員,本身風險也大,如果上門排查也讓居民冒了很大風險。因此居民更愿意通過微信群、電話等形式自覺報告身體情況。
汪女士說,之前的政策要求社區人員上門量體溫,但大家覺得,萬一社區人員感染了病毒,整個小區居民就都遭殃。而且社區也就那么幾個工作人員,管著幾千戶,要求都上門也不現實。
據汪女士觀察,社區工作人員也非常不容易,他們過年沒休息,也基本上沒有防護物資,大部分人每天單位只能發個口罩,她們有些人穿的自家的雨衣,帶的廚房用一次性手套去上班。
家住武漢東西湖區將軍新村的魏先生對記者表示,目前為止還沒有工作人員上門來排查,但接到了幾次電話詢問家里是否有人發熱,并督促每家住戶每天在QQ上填問卷上報體溫監測結果,好在一家6口人自封城開始就蹲在家里,身體都還好。
魏先生說,他們也不大想有人來家里排查,現在一家人沒事,萬一被攜帶病毒的工作人員感染就麻煩了,病毒潛伏期長,也不知道誰是攜帶者。
對于居民情況排查,家住洪山區白沙洲片區的胡先生表示,該社區用上了微信小程序,電話通知到每家每戶,讓居民在小程序上填報姓名、具體住址、體溫測量情況、家中人員近期行程往返、接觸史等信息,并實施每天自測體溫后通過小程序錄入打卡。
胡先生認為,這種篩查方式挺好的,他們都樂意接受,效率也高。但胡先生也有擔心,怕有個別人或家庭存在瞞報的情況。
對通過微信等非接觸式排查方式,也有居民表示不便。
位于東湖高新區清水源社區內的多位老年居民告訴第一財經,自己并不會使用微信,對于小區要求自報體溫的事情也不知情。
前述的劉女士建議,要有分類排查方式,上門排查的重點應該是不報告的人和報告有發熱的人。
為了加大排查的力度,武漢正在繼續加大組織干部下基層的安排。
一位武漢市屬事業單位人士對第一財經說,估計這幾天要下基層去社區,要求應去盡去。早上已經收到上級局辦發的通知,二級單位目前正在組織人員。
為期三天的大排查結果應該會給出一個最真實的結果。
點擊進入專題: 聚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