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一萬億元,成交額創近一年新高,但出現了滯漲的局面。
回顧今日盤面,承接前一個交易日探底回升的走勢,A股市場雙雙低開,之后出現分化,滬指一度逼進3000點整數關口,最高摸至2998.27點。臨近收盤時候,兩市雙雙下挫收綠。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32%,報2975.4點;深證成指跌0.63%,報11235.6點;創業板指跌1.45%,報2139.44點。
滬深兩市成交總額為1038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9999億元增加389億元。其中,滬市成交3813億元,比上一交易日3750億元增加63億元,深市成交6575億元。
2014年以來兩市成交額變化
北向資金恢復凈流入。截至收盤,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37.45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24.03億元,深股通凈流入13.42億元。
科創板16漲1平69跌。漲幅最大的奧福環保收漲19.65%,跌幅最大的山石網科收跌10.04%。
盤面上,各行業跌多漲少,稀有金屬、航天裝備、種植業等行業跌幅較大;旅游綜合、畜禽養殖、農業綜合等行業漲幅較大。
2014年12月5日,滬深兩市成交額歷史上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全天成交10740億元,當天滬指寬幅震蕩,最終收漲1.32%。在此之后,A股開啟了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兩市成交額也一度攀升至2萬億元以上。
2019年2月25日,兩市成交額時隔近四年后重返萬億元;全天成交10406億元,當天券商板塊幾乎全線漲停,帶動滬指大漲5.6%。在此之后,A股延續了約兩個月的牛市格局,最終止步3288點年內大頂。
有趣的是,上述兩次成交額突破萬億元,滬指日內均以陽線收官。但今天的萬億成交卻換來了一根陰線。對于A股來講,這意味著什么?
深市成交額顯著大于滬市
今年以來,深市成交額持續大幅跑贏滬市。就以今日為例,上證指數全天成交3813.31億元,深證成指全天成交6574.84億元,深市成交額比滬市多出70%以上。這一特征與2014年末兩市成交額首次破萬億的情形十分相似。
2014年12月5日,滬深兩市成交額歷史上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當天深證成指成交額比上證指數多出約55%。
滬市與深市成交規模的顯著差異,正是近期市場結構性分化的真實寫照。自2月4日大盤指數觸底反彈以來,芯片、云計算、新能源等科技類品種大幅跑贏金融與消費品種。
以申萬一級行業劃分,2020年2月4日至今,計算機行業漲幅高居首位,達到25.92%,電子、通信兩大科技行業漲幅均超過18%。而另一方面,銀行板塊漲幅墊底,僅為3.34%,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行業漲幅均在10%以內。
今日盤中,個股成交額排名前五的有四只科技股,其中寧德時代全天成交65.99億元高居首位。這還不是該股近期的最大成交:寧德時代在2月6日曾創出92.66億元成交天量。中興通訊、京東方A今日成交均超50億元,三安光電成交49.10億元。中信證券成為前五中唯一一只非科技股,今日成交50.45億元。
四路增量資金集體加倉
1.北向資金
說到加倉主力,不得不提北向資金。除了凈買入額巨大之外,北向資金今年以來的操作手法也值得投資者借鑒。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已累計凈買入765.39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一。今日全天北向資金凈買入37.45億元。
北向資金操作手法具有顯著的低吸特征。
在今年2月3日市場的大跌中,北向資金單日大舉凈買入182億元,創下互聯互通機制下的歷史第二大單日凈買入額。而隨著指數觸底反彈,北向資金流入幅度開始放緩,并有數日出現凈流出的現象。
消費、金融領域龍頭企業仍是北向資金關注重點。截至2月18日,北向資金十大重倉股仍以消費股、金融股為主。其中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格力電器等,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持股數量均出現增長。
北向資金十大重倉股今年以來持股數量變動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將于北京時間2月22日凌晨公布A股擴容安排。按照此前公告,此次納入安排實施后,A股納入富時羅素的因子比例將從15%提升至25%。
根據MSCI、富時羅素等A股擴容經驗,A股納入因子提升,或將吸引北向資金進一步大舉加倉。
2.機構資金
隨著近期市場情緒回暖,銷售爆款基金頻繁出現。
今年伊始,交銀內核驅動混合發售一日吸金逾500億元,成為2020年首只爆款基金。隨后,鵬華科技創新混合、泓德豐潤三年持有期混合也一日售罄。由去年公募業績冠軍劉格菘管理的廣發科技先鋒首募認購規模更是超過900億元,最終確認份額80億元。
2月18日,陳光明旗下睿遠基金第二只公募產品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輕松達到60億首募上限,觸發比例配售,全天認購金額約1200億元,創下國內公募基金歷史上最高認購紀錄,最終配售比例可能約5%。
3.融資資金
杠桿資金近期同樣加快流入勢頭。
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在2月4日觸及階段低點10140.66億元。但隨著指數反彈,融資資金開始大幅回流。截至2月18日,兩市融資余額已增至10620.65億元。
火熱的科技股是融資客近期加倉首選。
截至2月18日,今年以來融資凈買入額排名前三的股票是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與用友網絡,累計融資凈買入額均超過13億元。
今年以來融資凈買入額排名
4.個人投資者
中國結算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A股市場今年的1月份新增投資者80.07萬人,期末投資者人數為16055.30萬人,這也是A股投資者數量首次突破1.6億人。
其中,自然人投資者1月新增79.75萬人,期末自然人投資者數量達16016.97萬人。
A股投資者數量突破1.6億人
結構性行情有望貫穿全年
無論是2014年末還是2019年初,兩市成交額突破萬億均給A股帶來了牛市。而今日成交再破萬億,A股后續何去何從?機構紛紛做出研判。
在多數機構看來,A股結構性行情仍將延續,而科技繼續成為市場主線。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近期調整了對年內A股和港股市場的大盤指數空間的判斷,從指數牛市(即年漲幅20%以上)調整為平衡市(年漲幅10%左右)。
張憶東認為,除非發生“全球股市熊市”的小概率事件,否則,基于全球性價比較高的中國各領域的核心資產,A股和港股都不可能出現系統性熊市。先進制造業核心資產主導的結構性行情有望貫穿全年。
中信證券秦培景策略團隊認為,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增量配置資金開始尋找“洼地”,與動量型資金相互反復接力。政策和增量流動性推動下,市場向上仍有動力,科技依然是全年主線。
招商證券張夏策略團隊表示,科技上行周期,信息消費仍然是當前的最重要的方向,再融資新政的落地,也將會使得中小市值風格更加活躍。
近期市場出現了兩個不太美妙的信號
昨天創新科技股一片紅火,而到了今天,雖然還有部分概念維持強勢,但卻不再普漲。反而是有資金在介入部分有業績支撐的防御性品種,這種熱點再度大范圍的切換,不僅讓后續指數的走勢有些撲朔迷離,更讓人擔心近期瘋狂炒作整體估值水平過高的科技股,是否會面臨下跌的風險?
廣州萬隆表示,科技熱點一旦長時間陷入分化,會直接導致短線做多的情緒受阻,資金追高的意愿降低,而且近期市場還出現了兩個不太美妙的信號。
其一,是部分科技妖股傳出大股東清倉式減持的消息,如果在市場熱度較好時,或會忽視這個利空,可是隨著這兩天A股回歸到震蕩分化階段,市場風險偏好有所降低,減持風暴的到來必然會讓分化行情雪上加霜。
其二,傳統避險的黃金板塊、以及有業績支撐的豬雞肉板塊,今天開始得到資金的關注,這種防御性板塊的突然崛起,與科技股形成分庭對抗的態勢,更加證明在科技股形成巨大泡沫后,場內資金開始在方向選擇上出現分歧,部分高位科技股的走勢,正面臨著威脅。
并且2月份之后,年報業績考核期也漸行漸近,市場大概率會進入到一種“炒業績”與“炒估值”相互博弈的蹺蹺板狀態,這兩天熱點的大范圍切換,就初步顯露出了這一博弈的跡象。所以,投資者在目前這種行情中,如果還盲目的高舉高打,很容易在熱點大范圍的切換的行情中出現被套的風險。
來源:騰訊財訊綜合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