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創證券又“翻車”了!屢曝券商假打不誠信,“看門人”豈能忽悠股民!
來源:金融投資報
華創證券電話會議驚現“翻車”現場:券商煞有其事地請來“假高管”傳經論道,沒想到遭遇上市公司真高管現場質疑,真是丟人丟到家。
此前,券商失信還局限在閉門造車的研報或與上市公司串通“搞事情”,但現場會被揭穿的戲碼實屬少見,也引發市場對作為證券市場“看門人”的券商如何誠信執業的思考。
1
華創證券再“翻車”
一月也曾出現“假專家”
在2月19日晚間的電話會議上,華創證券邀請了一位號稱星期六子公司遙望網絡“陳總”的高管/專家,不顧違反信披規則直接講起了公司業績和展望:2019年,微信1.5億元利潤,游戲廣告代理三四千萬,帶貨四五千萬;2020年,“內部的KPI”是每個月做到兩個億,一年下來24億、25億等。
大餅畫的無比美好,到投資者提問環節卻引來了遙望網絡的“真高管”,要求不要“誤導投資者”,“今天開始華創證券傳媒所有關于遙望的信息”都希望大家都不要相信……
在隨后的會議上,幾乎都是這位“真高管”在打假,其還指出,類似的事件,此前還發生過一次。據介紹,在今年1月華創的一次電話會議上,同樣出現了非遙望公司的員工,當時進行了相關澄清故未再追究。
音頻.mp3來自金融投資報00:0016:08
對此,華創證券方面表示,這次的“陳總”來自第三方“專家庫”,是曾擔任遙望網絡某平臺產品經理的顧晨某,不滿足試用要求已從公司離職。
華創同時表示,已經責令研究員停職并啟動問責機制,整頓作風紀律,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嚴格盡職調查、會議交流、會議紀要和研究報告的合規審核,強化內控管理。對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特以致歉。
消息曝出,很快引來一眾網友吐槽,表示劇情過于“狗血”……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發生次日,華創證券母公司華創陽安(600155)迎來上漲,報收6.25%;而會議中被提及的星期六(002291)早盤大幅低開,最終收跌3.50%。
2
星期六回應稱不知情
多家上市公司曾遭遇券商烏龍
對于此次烏龍事件,星期六方面回應稱,事先完全不知道有這么一個電話會議,接下來,公司將視事件情況并根據相關規定確定處理方式。
事實上,自收購遙望網絡后,星期六便一直備受關注,被視為“網紅概念股”:自去年12月中旬開始股價連漲,一度創下26天17板的紀錄,至今累計漲幅逾370%,市值增加約150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股東卻在趁機減持。據公司公告,其董事、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李剛,董事、副總經理何建鋒分別計劃在公告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減持25.8萬股、4.6萬股,副總經理李禮計劃減持7.6萬股;股東深圳市星期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兩名及一致行動人,則計劃減持3294萬股。1月17日,上述三名高管全部減持完畢。
而更早之前,主營女鞋業務的星期六曾大幅虧損。據公司財報,2017年,該公司營業收入15.03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3.55億元。2018年扭虧,但凈利潤也只有893萬元。
另一方面,各種各樣的券商烏龍,其實一直時有發生。
今年1月,東北證券發布研報《統信軟件國產操作系統新旗艦,中國版Red Hat冉冉升起》表示,誠邁科技(300598)的“統信軟件”率先與華為實現實質性深度合作,擁有國內最大的操作系統研發團隊等。可幾天后,誠邁科技卻發布公告一一澄清,稱該軟件與華為公司暫不存在“實質性深度合作”,且團隊規模是否“最大”不能確認。期間,該股收獲多個漲停。
2016年10月,東吳證券發表研報《福成股份(600965)--福成深度報告二:3個100億支撐市值翻倍》,稱該股是“殯葬行業未來絕對龍頭”,“3個100億”值得關注。過了不到兩周,福成股份卻發出澄清公告“打臉”,對相關內容逐一反駁,表示研報中的“3個100億”的說法、影響失實。
2012年7月,東方證券發布研報《轉型帶來公司拐點,享有水利高彈性》,給予利歐股份以“增持”評級,預測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利潤增長31.6%。然而僅10天后,利歐股份就發布業績修正公告,預期半年度業績同比下降0-30%。隨后更有消息顯示,公司董秘稱該研究員并未與公司進行溝通。
3
金評天下:
“看門人”不能弄虛作假!
證券市場是信心市場,券商作為“看門人”,在整個投融資鏈條中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投資者都把看券商研報作為重要的投資參考,也會把保薦機構的承諾書當作信用背書最真實的材料。
但事實上,券商中搞小動作者還是不時會冒出,而且不僅僅是像華創這樣的小券商。去年7月,中金公司因在保薦交控科技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過程中,未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意擅自改動發行人注冊申請文件,被出示了警示函,隨后中信證券接踵“翻車”也收到類似的警示函,原因也是擅自將柏楚電子發行人招股說明書注冊稿內容進行刪減,且提交的多版招股說明書注冊稿等簽字日期與實際時間不符。
雖然這樣的警示函最終并沒有影響到這些公司發行上市,但由此反映出券商機構內控機制的缺失,盡管中金和中信還是頭部券商。
這些行為并不是孤例,如果我們把時間再放寬一點,會發現券商類似失信的事情五花八門。
最典型的就是券商研究機構閉門造車,有的研究員不現場調研,甚至連個電話也不打一個,就出具各種各樣的“花式”研報,而且頻頻被市場打臉。雖然事后很多券商把責任推到了研究員身上,但作為研究員的在職主管責任,所供職的券商怎么可能逃得了干系?
公開資料顯示,整個2019年,證監會及地方證監部門對資本市場各中介機構發出了超過200份罰單,其中超過40家券商領到罰單,主要被罰原因集中在未勤勉盡責、內部治理不完善以及自身業務風控不嚴等方面。
因此,有很多市場人士和業內專家預計今年監管層會將強化券商等中介機構責任作為重要監管方向,從嚴監管。
實際上,新修訂的證券法也特別明確了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的法律職責。規定證券公司不得允許他人以其名義直接參與證券的集中交易;明確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及其直接責任人員未履行職責時對受害投資者所應承擔的過錯推定、連帶賠償責任;提高證券服務機構未履行勤勉盡責義務的違法處罰幅度,由原來最高可處以業務收入五倍的罰款提高到十倍,情節嚴重的,并處暫停或者禁止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等。
華創證券關于網紅概念龍頭股“星期六”的現場會尷尬“翻車”,真董秘現場質疑,假高管無處遁形,受此影響周四“星期六”一度大跌8%以上。就在監管部門三令五申要從嚴監管、嚴格內控的背景下,券商鬧出這樣的笑話,讓投資者怎么去相信“看門人”的水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