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很多社區的居民建立了購物群,買來的商品放在社區門口由社區工作人員幫助發放或領取 長江日報記者彭年 攝
武漢全市進行為期3天的拉網式大排查后,各區已“交卷”。目前,社區的實際情況怎樣?市民感受如何?2月20日上午,長江日報3路記者現場直擊了武漢的9個社區。發現大部分小區測體溫、守門等嚴格落實管控措施;老舊小區購物買菜不便;少數小區依舊隨意出入無測溫……
向他們看齊
守門測溫登記一個都不少
江岸花橋一村小區:
登記測溫后可出行
早上9時10分,記者在花橋一村小區看到,小區出入口處有3名人員值守,出入人員均持有通行證明,并測量體溫后方可進出。在小區門口,7號樓的蔡女士告訴記者,這幾天,她已經接到幾次排查電話,菜品也是在網上購買,然后在小區門口拿。
門口值守的下沉黨員——武漢農商行工作人員雷女士介紹,白天值守人員以下沉黨員為主體,下午5時30分后,由小區志愿者和門衛負責。同時花橋社區還為居民提供一些代購藥品、代充天然氣等服務。
東西湖開屏里社區:
業主自發組織團購蔬菜
與2月19日相比,東西湖區開屏里社區封閉管理執行得更加嚴格。雅秀路兩頭,除了有佩戴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檢查測溫外,還要查驗通行證。
在查遺補漏方面,有很大改善。家住博大佳園的張女士透露,因為這些天一直沒下樓,不知道單元入口貼有社區公布的網格QQ群。19日下午,社區工作人員主動致電她家,要求自報體溫。
在生活保障方面,部分業主自發團購蔬菜進小區。大白菜、花菜、包菜、萵苣和泥蒿,滿滿17斤一大袋,只要50元。明珠小區業主張桂榮和尹先旗牽頭組織的30份團購蔬菜,打包后準時送達小區,隨后由兩人一一通知分發。
據介紹,這些蔬菜,主要來自東西湖區三店的菜農所種植。這種直銷模式,既解決了菜農賣菜難,也解決了小區居民在封閉管理期間的吃菜難。
洪山區大華社區:
下沉干部為居民分發團購物資
上午11時,記者在洪山區大華社區二期東二門看到,4名下沉到社區的區直單位干部,正在幫忙分發居民團購的物資。“你好,你買的德華樓的餃子已經到了,到三期東二門來取一下。”記者注意到,地上還放著8份待領取的包裹。
協助分發物資的下沉干部周璇介紹,這些包裹上午10時15分左右就已送到這里,“是居民自己團購的,一共有98份,居民團長住一期,把他那邊的帶走了,二期、三期的我們幫他發。”
分發物資所在的三期東二門,與二期西二門隔街,相距10米左右,“在這方便兩邊居民來拿。”記者注意到,前來取貨的居民大部分都很自覺,接到電話后,陸續下樓,來到小區門崗,確認無其他居民后,才上前領取。
已經在此值守數日的周璇告訴記者,下午要“打大仗”,“一般上午是居民自發團購的物資,還不算太多,下午還有社區集體訂購的鮮魚,我們也會維持現場秩序。”
直到中午12時30分,陸續有蔡林記等公司的送貨車輛送來物資。居民們都自覺在小區門崗內取貨。
硚口區民意社區:
出入均持有“路條”
2月20日早上11時左右,記者來到硚口區民意社區中山大道出入口,這里有六七名下沉干部值守,居民出入均持有“路條”,并檢測體溫。
一名值守干部介紹,這是個老舊小區,人員密度高,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宣傳,大部分居民還比較配合,今天早上社區剛剛組織一批菜品,已經送進小區了。
正在記者詢問情況期間,一名快遞員送來一份快遞,報了樓棟號后就離開了,由值守人員代為送進小區。
武昌區百瑞景社區:
人員出行一律登記測體溫
上午10時許,記者在百瑞景社區寶通寺路上所見,除零星快遞員,街面幾乎不見行人。
該社區多個小區出入口,目測均已經關閉。在百瑞景五期武鍋路出口,4名物業人員和2名下沉干部正在值守。
10時07分,一名持公安系統單位證明的居民,準備外出赴單位工作。值守人員核實身份證信息后,對其檢測體溫,“36.4℃,正常,”并將居民姓名、出行事由及時間登記后,予以放行。記者注意到,該居民攜帶了兩大包行囊,他說:“回單位上班,出去就不回來住了。”
記者查看了該崗亭出行登記表,截至上午10時15分,該小區共有16名居民出行,其中7人為亞心醫院、中部戰區總醫院等醫療單位工作人員,其余則為武漢地鐵集團單位人員。
記者在此觀察時,未發現其他居民出行。值守的物業人員介紹,現在只有持工作證明居民可出行,“一般人現在都很自覺,不出來。”在該崗亭值守的物業人員表示,目前崗亭每日值守兩班,早7時至晚7時輪班,“吃飯也是送過來,就在崗亭吃。”
記者注意到,該出入口還擺放有一張桌子,貼著“業主物資臨時存放點” 標識,現場下沉干部介紹,居民自行團購或社區集中配送的物資,都會放在這里,然后由工作人員組織,通知居民逐戶出門,分時領取。
硚口區漢水熙園小區:
醫護人員家屬有特別關照
在硚口區漢水熙園小區有800多戶居民,由國資硚房集團下屬的物業公司管理。
記者注意到,自執行嚴格封閉管理后,除戰“疫”人員憑證和測溫出入外,小區其他居民一律不得外出。為壓實工作,物業人員、下沉干部和社區人員,共有70多人,并成立黨支部,為小區業主保障服務。這兩天,挨家挨戶測量體溫、錄入信息。
物業童經理透露,外地捐贈的蔬菜,會分發給特困戶和18名醫護人員家屬;為讓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沒有后顧之憂,專門有專人對接服務。
部分業主團購蔬菜,每天物流車輛按要求卸貨到指定場所,業主須按1.5米至2米的間距排隊領取。“相比平時,菜價略貴一點,大家可以接受,”一業主說。
物業人員建群服務,對部分居民所需的常見藥物,集中代為采購和送藥上門,一些特殊藥品,則收集藥名后統一派專人采購。
仍有疏漏
測溫設備缺乏
江岸區一元街同福社區:
團購買菜難,額溫槍不足
10時30分,記者來到江岸區一元街同福社區,這里有兩名下沉干部在值守,正在為一位送藥進社區的人員進行登記。值守人員介紹,這是個老舊社區,現在周圍全部用擋板封閉了,只留一個口子出入。目前,就是團購買菜常常湊不齊份數,居民有點意見,現在社區正在想辦法。旁邊一位穿黃衣服的居民補充道:“說是下午要解決。”
同時,記者發現,進入人員沒有測量體溫。值守人員說,街道只有4個額溫槍,不是每個社區都有的,這個值守點只有一個腋下的測溫計,不方便測,只有靠出入人員自己登記體溫。
不測溫可隨意進出
硚口區紫薇小區:
門崗形同虛設,居民反映吃菜買藥貴
上午10時,記者走訪了硚口區紫薇小區。該小區居民蔡先生(化姓)稱,小區雖然留下唯一臨漢江的出口,但居民出入自由,并不測體溫和檢查證件。
記者注意到,駐守小區的幾名物業保安,有人扯下口罩講話和抽煙,對進入小區人員,確實存在不查證和不測體溫現象。
“一把菠菜,兩棵油麥菜,5個小土豆,花了39元。”小區業主周女士說,家里實在沒菜了,出門到附近的小超市采購,感覺貴得離譜。
和她感受一樣,小區業主71歲的曾先生出門買菜回來。兩位老人表示,因為不會網上團購,只有到附近小超市買菜。老板說物流不暢,菜進不來,所以貴。
老年常用藥方面,周女士說,平時50元一盒的糖尿病的藥,價格漲到了70多元。
江岸區一元街揚子社區:
人員隨意出入無測溫
10時許,記者來到江岸區一元街揚子社區,發現僅有一名志愿者值守,鐵門的門禁可以隨意拉開。
記者在此觀察了15分鐘,有5人進出,其中3人無人詢問,直接出入社區,另外兩人接受了簡單的詢問后出了門,并未進行體溫檢測。
門口值守的社區志愿者告訴記者,這個通道是小區和隔壁的武漢中心醫院共用,所以常有醫院人員出入,他們也分辨不清,所以有時候也就不問了,不過認識的小區居民他們還是會問一下的。她還說,自己也是住在這個小區的,還沒有聽說社區組織團購,自己家買菜主要依靠母親去買。
長江日報記者吳昊 尹勤兵 汪崢 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