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2月22日電(記者 張煜歡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我的兒子啊,我想回家……”“媽,把病治好我就接您回家!”畫面這頭,當94歲的武漢老人李念娥(化名)通過視頻看到兒子時,心底積聚的想念讓她忍不住大哭了起來。一旁的護士一邊幫她拿著手機,一邊用手輕拍她的肩膀安慰她。
這是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八樓重癥病房內發生的一幕。
李念娥已經大半個月不曾見到家人了。這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本該含飴弄孫的她,與子女分隔多處。此刻,思念甚至比疾病本身更容易壓垮著她的身體與意志。
幸運的是,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稱“邵逸夫醫院”)整建制接管的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八樓重癥病房內,她遇上了一群可愛暖心的“孩子”,讓她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情。
念兒心切 他們為她專設親情連線
20日8時,交接班剛剛結束。接班的護士接到上一班還未完成的任務:為91床的李念娥撥通與兒子的視頻電話。
護士陳駱瑤原本跟李念娥兒子說好8時前進行視頻連線,可7時許當她推門進入病房時,發現李念娥睡得特別安穩,陳駱瑤不忍打擾,便悄悄退出了門外。
交接班時,除了叮囑每位患者的情況外,陳駱瑤還特地囑咐了與李念娥的約定。
8時30分左右,接班護士拿著值班手機走進病房,先給李念娥看了她兒子提前發來的圖片。隨后撥通李念娥兒子的視頻電話。
就這樣,一場簡短的視頻連線開啟了。跨越許久的相見,通過窄窄的手機屏,傳遞著母子間彼此的關切。
剛看到兒子的剎那,原本躺在病床上的李念娥瞬間眼神放光,激動地跟兒子寒暄。看著她情緒激動,在場的護士給她加油打氣:“等病治好了我們就能回家了啊!”“想兒子了我們可以隨時跟他進行視頻”……
就這樣,邵逸夫醫院的醫護人員用值班手機,為李念娥的思念接續著力量。
邵逸夫醫院護士照顧李念娥老人。 邵逸夫醫院供圖吃不下飯 他們用熱水把米飯泡軟
邵逸夫醫院急診科護士焦海濤在一天晚上接班查房時,看到李念娥坐在床邊低聲啜泣。而一旁的桌子上,放著中午的飯,晾著也不曾吃。
這時,李念娥的兒子打來電話,李念娥忍不住哭著說道,“我一切都好,沒有不舒服,但我想要回家,在這里吃不好也睡不好。”
李念娥的兒子在電話中跟一旁的焦海濤說,能不能給老人弄點軟的飯,因為老人牙口不好,吃不進硬的米飯。
于是焦海濤就用了個碗,把飯用熱水泡起來,等軟糯后端給李念娥吃,這才讓老人吃下一點飯。從這以后,焦海濤反復交代其他同事要給老人泡泡飯。
因為穿著隔離服說話不便,護士們有時就把醫囑寫在隔離衣上,將手臂伸過去給老人看,“請多喝水”——簡簡單單幾個字,總是惹得李念娥會心一笑。
“你們年紀小 千萬不能傳染給你們”
護士韓雅婷有次在值班時,看到李念娥躺在床上掙扎著,想要起來上廁所。韓雅婷和另一位同事走上前想要攙扶她。沒想到李念娥用力揮手,將兩人推開。
她的嘴里一直念叨著:“你們是浙江來的,我知道你倆都是好孩子,但是我不想‘禍害’你們,你們年紀還小千萬不能傳染給你們。”
聽了這番話,兩位護士的眼眶濕潤了,護目鏡里的霧氣越來越重。“那種直達心底的善良和慈祥早已穿透厚厚的隔離衣,心底的害怕也消失無蹤。”韓雅婷說,她只能一直跟李念娥解釋,穿著隔離衣沒有關系的。
看著李念娥慈祥眼神,想到她思念兒子時的眼淚、想念家的無助,韓雅婷說,“雖然我們無法減少她對孩子的思念,但我們盡所能去傾聽、安慰與陪伴。”
韓雅婷在日記中寫道:我很想回去擁抱家人,擁抱我的貓咪和狗狗,但是我明白,武漢千萬個家庭都在等著我們,等我們吹散籠罩空中的陰霾,讓陽光重新灑滿整個武漢。“我希望,等到武漢櫻花怒放,能夠與所愛之人攜手同行,賞櫻嬉笑。我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