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透視 寫病歷 開藥方 我省首次環境質量會商視頻會動真格
“2月以來,全省內源排放減少,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環境質量均有所改善,但臭氧成為唯一濃度上升指標,部分城市個別地表水國考斷面存在超標風險。”一份環境質量預警分析,拉開了我省第一次環境質量會商視頻會議的序幕。
21日下午,省生態環境廳啟動定期環境質量會商機制。每月一次,廳領導、相關業務處室、設區市生態環境局開展圓桌對話,圍繞全省環境質量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分析原因,提出并共商解決方案,鞏固環境質量改善成果。
把脈問診 精準分析
對于2月以來的環境質量,省環境監測中心給出精準分析。
監測數據顯示,總體而言,我省空氣、水環境質量呈現同比改善、環比提升態勢。“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從元旦開始就一著不讓抓監管,但也要清醒認識到疫情對企業正常生產帶來的影響,間接減少了污染物排放。我們一定要客觀分析預測企業全面復產可能帶來的環境質量變化并進行預防。”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提醒,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果仍然脆弱。全省臭氧濃度同比上升25%,13市臭氧濃度同比有不同程度上升。這說明,我省大氣中有充足的VOCs與NOx等臭氧生成前體物,當溫度回升臭氧濃度會呈快速升高趨勢。2月以來我省有4個國考斷面存在超標風險,部分交界區域水質存在異常波動。
分析報告還給出“藥方”:各地應提前部署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盡快開展市區噴涂、印刷、汽車維修等VOCs無組織排放面源整治工作,加強工業企業VOCs排放監管,確保重點行業VOCs排放量進一步下降,減輕臭氧污染。同時,建議各地重點針對風險斷面開展專項集中整治,必要時采取應急管控手段。
問題導向 照方抓藥
我省首次環境質量視頻會商,問題導向明確。
今年初,南通市PM2.5未達省定約束性目標降幅要求。雖然受到北方污染外源輸入影響,但PM2.5網格化監測結果顯示,內源影響也較顯著。
對此,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孫立新直言,受疫情管控和春節放假影響,全市工業用電量累計下降33.96%,但總量仍居全省第5位,工業排放總量基數大還是主要因素。春節期間、正月初五與元宵節夜間,南通市空氣質量出現短時波動,與城鄉煙花爆竹禁限放工作不到位密切相關。
4個存在超標風險的國考斷面,超標因子主要為氨氮。初步排查結果表明,污水收集率不高,污水處理設施尤其是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污水管網混接、錯接以及管網破損等問題仍是造成斷面水質不達標的主因。以揚州市儀揚河凍青橋斷面為例,氨氮日均值超標率為35.5%。揚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金春林說,超標斷面水體基本為主城區或縣(市)城區納污河道,生活污染特征明顯,將重點加強污水收集和處理基礎設施建設。
行勝于言 重在落實
“以旬保月、以月保年”,以問題為導向,我省環境質量會商重在落實。
每次會商后,牽頭處室監測處會形成一份任務交辦單,監察綜合處跟進督察,駐市專員辦和地方生態環境局抓好工作落實。
“我正在聽會議錄音整理任務交辦單,確保一項不漏。”會議剛結束,監測處的工作人員就迅速行動起來。
“空氣怎么樣、老百姓房前屋后河流水質怎么樣,都是看得見的。行勝于言,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落實到具體工作上,確保責任到人,傳導壓力。在下個月的視頻會商會議上,今天說到的問題要全部解決。如果不能解決,輕則批評,重則問責。”該廳主要負責人再次提出明確要求。“今天這個視頻會是各地和省廳有關單位找問題‘交病歷’,會商就是‘做透視’‘開藥方’,會后落實解決問題就好比‘抓藥’‘服藥’,有的地方還要‘動手術’!”
在這個特殊時期,環境質量會商也強調要進一步抓實疫情防控工作,尤其一線監管執法人員的防護措施必須到位。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