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標普信評首評摩根大通AAA,外資評級在華又一差異化戰略? 來源:第一財經
2月24日,標普信評宣布,評定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為AAAspc,展望為穩定。這也是標普信評在華展開業務后評定的第一單外資機構的主體評級。
同日,摩根大通方面回應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該機構尚未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過同業存單等融資工具。據記者統計,此前有多家外資行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同業存單,目前尚在存續期的外資發行機構包括恒生銀行、大華銀行、星展銀行、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華商銀行、瑞穗銀行、東亞銀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東方匯理銀行、富邦華一銀行。除了富邦華一銀行的評級在AA+,其余皆為AAA。
“這是標普信評對外資在華機構的首單評級,但事實上,過去中資評級機構也對眾多外資機構、企業進行過債項、主體評級,包括熊貓債,但對于本土評級機構,外資可能還存在認可度的問題。”某國內評級機構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也有觀點認為,未來外資在華的評級機構將迎來機遇。
標普信評首評在華外資機構
標普信評方面對記者表示,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的主體信用質量極高,摩根大通(中國)在危機情境下獲得母行支持的可能性極高。因此,標普信評將摩根大通(中國)個體信用狀況評定為“aspc+”,較標普信評中國銀行業評級基準“bbb+”高出3個子級。
“這反應了該行很強的資本充足性和很好的資產質量,同時也考慮到了該行在國內業務規模小的情況。此外,考慮到集團支持的因素,我們在摩根大通(中國)‘aspc+’的個體信用狀況基礎上調升4個子級,將該行主體信用等級評定為AAAspc。我們認為,在未來兩年或更長時間內,該行的業務和財務實力將維持穩定,對母行的重要性也將保持不變。”上述機構稱。
摩根大通(中國)是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母行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業務多樣化程度最高的全球性銀行之一。標普信評表示,該行風險管理非常審慎,資產質量處于國內行業最優水平,資本充足性遠高于國內行業平均水平,而這也主要因為其貸款規模小、投資組合信用質量較高,以及杠桿較低。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目前標普信評一共評級了5單金融機構、2單結構融資——工銀租賃(主體信用評級AAA)、瀘州銀行(主體信用等級為BBB)、上海農商銀行(主體信用等級為AA-)、“建元2019-10”RMBS和“建元2019-12”RMBS(優先檔證券的信用等級皆為AAA)。
外資評級在華業務穩步推進
2019年初,標普全球評級正式獲準在中國境內債市運營信用評級機構“標普信評”。時隔逾5個月,同年7月11日,標普信評的首單評級報告出爐——工銀金融。目前,其業務穩步推進,業內認為,摩根大通(中國)的這單評級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標普信評或與更多外資在華企業、金融機構開展評級業務。
“我們并沒有做過外資在華的主體或債項評級,外資在華評級機構相對具有優勢,”某國內評級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主要還是與外資對本土評級機構的認可、認知度不足有關。”不過,此前中誠信承接過眾多外資機構的評級業務,但并非所有中資評級機構都能開拓這一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和德意志銀行(中國)成為首批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資質的外資行,這一資質使外資行能作為主承銷商資質參與中國信用債市場。目前,境外投資者在中國國債市場的比重已近10%,但外資在信用債的占比微乎其微。有外資行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外資行能夠主承銷中國信用債時,就會花更多時間在承銷的債券上做更多的推介,而外資客戶對于評級的認可度也是關鍵之一。
不過,在華開展業務的外資評級機構仍有許多方面需要摸索。例如,盡管近兩年違約事件不斷增多,但中國境內市場全周期的違約案例積累仍不足,這一問題則是中外資評級機構共同面臨的挑戰,而評級也并非越低越準。“中外資不同評級機構對同一主體進行信用評級,相當于用不同刻度的尺子去度量信用風險,只要尺子的刻度本身是穩定的、有區分度的,很難說哪個尺子度量的更準確。”上述國內評級機構負責人此前對記者表示。
上述人士還提及,此前中資機構對瀘州銀行的評級為2A(標普信評的評級為BBB),這是按照國內主流標準評定的,而標普信評用的則是中國的定制化標準,與其全球評級標準存在區別。“這就會形成幾套標準:全球標準、大中華區標準、中國境內標準,這幾套標準要如何區分、整合,如何讓發行人、監管者、投資人接受,未來需要一段時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