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凌晨,72名湖北潛江籍人員乘坐大巴回到務工所在城市浙江紹興,標志著點對點、一對一安全有序啟動湖北籍農民工返崗復工的開始。為幫助務工人員盡快返崗復工,潛江組織“專車”,“點對點”全程護送務工人員赴紹興,將統一送至隔離點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隔離期間的費用和生活物資由紹興市政府承擔。紹興市表示,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將繼續采取“點對點、一站式”包車方式,接回更多湖北籍務工人員。
湖北省首次“點對點”向省外全程護送務工人員返崗。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紹興市、潛江市人社部門提供
農民工返崗難,湖北籍農民工返崗更難。如今,這個難題正在破解,對急切返工掙錢的湖北籍農民工,無異于雪中送炭。潛江—紹興之后,3月15日,又有16輛大巴從湖北蘄春縣城出發,通過“點對點、一站式”的方式,將428名返崗農民工送往浙江玉環、廣東東莞、深圳、江門等地企業務工。
這些農民工是幸運的,因為目前還有很多農民工仍被困在家里,焦灼地等待返崗復工。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透露,現在還有近半數返鄉農民工沒能及時返崗復工。
農民工滯留家鄉不能返崗,時間越長就越是焦慮不安。前兩天,網絡上一位貧困地區農民工給當地政府部門打電話訴不能外出返崗之苦,讓人動容。這位農民工兄弟非常通情達理,他理解防控疫情的必要,理解封閉社區的必要,但是,快兩個月了,健康的人還是不能返崗,沒有收入,坐吃山空怎能不慌?
貧困地區農民工家底可想而知,長時間“只出不進”,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據統計,2019年全國有2729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在外務工。在疫情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早一點讓農民工返崗復工,不僅關系到他們的生計問題,也關系到能否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否盡快步入正軌。
農民工之所以回不去、上不了崗,除了一些企業因疫情影響用工需求減少等客觀原因,也與一些流出地與遷入地有關部門積極作為不夠大有關系。中央要求抗疫與復工復產兩手都要抓,要求分區分級,但一些地方在“兩手抓”的問題上還沒有做到兩手都硬,分區分級好政策也遭遇落地難。這就導致農民工即使辦有“健康證明”、無感染人員密切接觸史,要想順利返崗,至少要過三道關。
第一道關是“出村關”。當前,盡管多數地區已經是中低風險,但不少村組道路仍在實行管制,禁止人員流動,與中央關于分區分級防控的要求相背離。
第二道關是“上路關”。由于正常交通秩序尚未完全恢復,很多人要出門只能自駕或包車,但大多數農民工沒有汽車,進一步增加了農民工的返崗難度。流出地與流入地協商安排“點對點”返崗,辦法雖好也受歡迎,但還沒有普遍推開。
第三道關是“隔離關”。來自湖北等疫情較重地區的農民工,在家鄉已實際上被隔離了快兩個月,返城后仍然要到指定地點隔離14天,有不少需要他們自己掏錢。農民工擔心,“辛辛苦苦干半年,才能掙回隔離錢”。
要想拆除阻礙農民工返城返崗的關卡,首先得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不能僵化理解疫情防控,不能為了怕擔責、圖省事而“一刀切”、不作為,讓辦理返程手續的農民工四處碰壁,陷入“‘證明我媽是我媽式’的死循環”。
讓農民工順利返城復工,還要下“繡花功夫”。
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民工返崗復工工作非常重視,推出了相關政策,做出了系列部署。像“點對點”一站直達包車業務,全國已有許多省份推行。但面對還有約一半的返鄉農民工仍貓在家里,類似“點對點”包車直達的“硬核”措施還應該再多一些,這就有賴于勞務輸出地和用工方更緊密細致的組織協調,有賴于公路、鐵路、人力資源等有關部門的更強有力溝通合作,全鏈條無縫隙為農民工返城返崗提供精細服務。
讓農民工順利返城復工,要多提供暖心服務。目前,農民工返崗包車已納入“綠色通道”,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有部分用工單位直接承擔包車費用,也有部分用工地政府以財政購買服務的方式承擔全部或者部分包車費用。
有些地方更加暖心,比如此次潛江務工人員“點對點”返回紹興,所有務工人員的交通和食宿費用全部由潛江市政府負責,抵達紹興后14天隔離期的費用和生活物資,將全部由紹興市政府承擔。這充分證明,潛江與紹興,以及其他類似“暖心”安排的流出流入地,是真的在為農民工返崗辦實事。
讓農民工順利返崗復工,要善用“健康碼”。用好“健康碼”,就是為了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為人員正常流動提供便利。其實,許多農民工已在村、在家“隔離”近2個月,而且關于他們有沒有感染患者接觸史、有沒有疫區出行史等信息,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均可獲知。只要路上“點對點”,是否還要隔離14天?即便為萬無一失仍要隔離,流入地政府能否都像紹興等地一樣,為收入本就低微的農民工買單?
總之,落實防疫和復工“兩手抓”,要多下“繡花功夫”,切實消除農民工返崗復工的“梗阻”,保障他們從家門到車門,從車門到廠門,一路順暢,盡快讓工廠轉起來,讓已經兩個月沒有收入的農民工癟了的錢包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