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在《歷史視角看瘟疫》課程中,講述了中國古人是如何應對瘟疫的。
中國古代最早發生的傳染性瘟疫是在什么時候,我們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但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也就是殷墟的甲骨文中,已經有了“蟲”“蠱”“瘧疾”“疾年”這些文字的記載。特別是“癘”這個字,在中國古代文字中就是瘟疫的意思。這個字在《尚書》《山海經》和《左傳》中都曾出現過,這些應該是中國較早的有關瘟疫的文字記載。但是,具體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原因,曾經發生過什么瘟疫,現存的文字并沒有記載。
東漢末年,中原地區曾經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瘟疫。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關于這場瘟疫的文字記載,是曹操的兒子也就是魏太子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寫的一封非常有名的信。這封信被收錄在《昭明文選》中,標題為《與朝歌令吳質書》,是寫給朝歌令吳質的。曹丕在這封信中說:“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徐、陳、應、劉,指的是“建安七子”中的徐幹、陳琳、應玚、劉楨。事實上,“建安七子”中共有5人死于這場瘟疫,可見這場瘟疫影響非常之大,以至于曹丕想起多年的詩友一朝凋零,萬分傷感。
另一個重要的佐證是曹植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叫《說疫氣》,其中也描寫了建安二十二年這場瘟疫流行的狀況。文章里說:“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曹植雖然把這場瘟疫發生的原因歸結為鬼神,但是他對當時瘟疫流行的惡果描述得非常真實、全面。
曹丕、曹植兄弟二人的文章都說明了,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確實發生過一場大規模的瘟疫。
到了唐朝,瘟疫仍然頻發。唐代宗廣德元年,也就是公元763年,江東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死者過半”。唐代著名文人獨孤及寫了一篇文章叫《吊道殣文》,描寫了當時的慘狀:“辛丑歲大旱,三吳饑甚,人相食。明年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為之空虛,而存者無食,亡者無棺殯悲哀之送。”說的是那年因為大旱,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第二年又遭遇一場大的瘟疫,病死的人數達到百分之七八十,整個城市都空了,活著的人沒有吃的,死了的人沒有棺材去埋葬。
歷史上曾經記載的這些瘟疫造成的慘狀,宋元明清各個朝代都有,我就不一一詳述了。
那么,面對各種瘟疫,我們的先人是怎么應對的呢?我們的祖先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對付瘟疫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藥物治療。比如,東漢末年瘟疫大流行,當時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是中醫醫方的鼻祖,這部書記載了大量對于治療瘟疫有效的方劑。這些醫方的可貴,在于它們很多是驗方。所謂驗方,就是經過實踐檢驗、可靠有效的醫方。所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的很多驗方,一直到今天仍然為中醫學者所尊奉,張仲景也被后人尊稱為“醫圣”。后來,明代的李時珍、清代的葉天士、晚清的吳瑭,都是中國歷史上治療瘟疫的神醫。
第二種方法是用免疫法來治療瘟疫。這主要是指天花。天花是一種古老而且死亡率較高的瘟疫,傳染性很強。公元960年到1567年,中醫發明了人痘接種術。所謂人痘接種術,就是用天花病人身上的病毒去輕度感染那些沒有得過天花的健康人,從而產生免疫力,來預防重癥天花的發生。這是一種免疫療法。根據《中國疫病史鑒》的記載,自西漢以來的2000多年,中國古代先后發生過300多次瘟疫的流行,但是由于中醫的預防、治療,在有限的地域和一定的時間內控制了瘟疫的蔓延。
第三種方法是隔離傳染源。中國古代的醫師們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瘟疫有著很強的傳染性,所以,盡早發現、隔離傳染病人是非常必要的預防措施。從漢代開始,古人就用隔離病人的方法來防止瘟疫的傳播,甚至在古代戰爭期間,軍隊中患病的士兵也會被隔離開來。實踐證明,這種隔離病人的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除了以上三種方法外,古人還積極搞好公共衛生,以防止瘟疫蔓延。這些有效的防治瘟疫的方法,都是我們今天寶貴的財富。
總而言之,瘟疫的產生和傳播是伴隨著人類的誕生就一直存在著的現象,人類的歷史,就是我們不斷和瘟疫、和流行性傳染病作斗爭的歷史。所以,在這個新冠病毒肆虐的特殊時期,從歷史視角看瘟疫,更讓我們增添了人類最終將戰勝流行性傳染病的信心和決心。
■王立群
(本報記者 徐蓓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