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所有踢球的運動員來說,加入豪門、成為球星或許是他們畢生的夢想。但是對于切梅-馬丁斯而言,他的生命還沒來得及綻放就已經凋謝了。
上周,尼日利亞甲級聯賽像往常一樣進行著,其中一片球場,納薩拉瓦聯隊迎戰卡齊納聯隊。沒有豪門,也沒有球星,這本該是平凡無奇的一場較量,但因為切梅-馬丁斯的意外逝世,讓這個不知名的聯賽、這場不起眼的比賽,在新聞推送的狂潮里占據了那么幾分鐘的關注度。
馬丁斯在與對方球員相撞后出現昏迷情況。比賽中,馬丁斯與對方一名球員相撞之后倒地休克。透過網絡視頻,我們看到的只有身邊采取急救措施的慌亂人群,和對此渾然不覺的馬丁斯。
場邊的救護車,不合時宜的因為引擎故障而無法發動,最后,是一輛媒體車將昏迷的送往了醫院。遺憾的是,由于錯過黃金救治期,馬丁斯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2歲。
斯人已去,討論這場悲劇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都無法再挽回那個鮮活的生命。但是透過馬丁斯短暫的一生,我們或許可以還原出一個為了夢想而不甘平凡的普通人。
在浩瀚的網絡世界里,關于馬丁斯的信息少之又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生在并不富裕的非洲國家尼日利亞。在這個盛產石油的國度里,效力于當地最受歡迎的聯賽——尼日利亞甲級聯賽中的球員,平均年薪,只有6000多英鎊(6000英鎊約折合人民幣50000元)。
與此同時,如果你在這里踢球,就要時刻做好心理建設,因為你或許經常面臨著欠薪、暴力等等一系列考驗。在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尼日利亞國腳米克爾的親人就遭到了綁架。這樣的生存環境,讓所有夢想都變得奢侈、遙不可及。
《轉會市場》的官網上,關于馬丁斯的信息寥寥無幾。他的名字下方,也沒有頭像。馬丁斯的家,就在這里。
小時候,他可能跟小伙伴光著腳在泥地里踢球,也可能像前幾年感動全世界的那個小球迷一樣,用塑料袋做成梅西的球衣套在身上……事到如今,我們或許很難回溯,他究竟因何與足球結緣,但從他的隊友和教練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個小伙子對于足球運動的執著與熱愛。
在納薩拉瓦與卡齊納的比賽之前,馬丁斯是最后一個進入球隊大巴車的人。當時的馬丁斯心里懷揣著一個小小的心愿:這場比賽結束后,他想休息幾天。
按照馬丁斯當時的計劃,他只想給自己一個兩到三天的假期,周中的時候他便可以和隊友團聚,為下一場比賽做準備。在去往體育場的路上時,隊友還跟他開玩笑說:“你怎么這么喜歡比賽。”
但是坦白來講,馬丁斯似乎并不是一個天賦出眾的球員。三個賽季前,他從烏巴赫足球俱樂部加入了納薩拉瓦聯隊,從目前已有的數據來看,他為球隊出場的次數寥寥無幾,而在網絡上也鮮有關于他的新聞報道。在隊友的眼里,他安靜靦腆,話也不多。作為一名后衛,賽場上的馬丁斯也不會用粗暴的手段去防守。
前任教練回憶馬丁斯。新的賽季開始后,馬丁斯想要抓住一切機會證明自己。他在賽場上的表現也漸漸得到了肯定,大家都認為這個賽季會是他職業生涯中最棒的賽季。球隊現任教練夸他是“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前途的偉大球員。”納薩拉瓦聯隊的前任教練則認為,馬丁斯是“一個紀律嚴明、具有奉獻精神并且值得信賴的年輕人。”
如果意外沒有發生,馬丁斯的職業生涯或許會在未來某天迎來轉折點。他的自律和努力或許會贏得國外俱樂部的青睞,他極有可能去往一個待遇更高,環境更好的聯賽中踢球;他也有可能去往歐洲闖蕩,說不準還可以成為下一個薩拉赫……
但是生命無常,馬丁斯“像一棵樹一樣倒下了”,他所有與足球有關的夢想,在這一刻轟然墜落。
經歷過猝不及防的噩耗,很多人都會重新思索生活的意義。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了“向死而生”的概念,人類生命進程的確是在不斷向著死亡邁進,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生命的終點,但可以選擇以何種方式走完這或長或短的旅程。
得知馬丁斯去世后,他的隊友們哭成一片。木心曾經說過:“生命好在毫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
如此看來,馬丁斯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與足球為伴的一生并不孤單。雖然他倒在了追夢的路上,但能在離開的時候和自己的志趣相伴,或許已是人生之大不幸中,唯一一點稍顯慰藉之處。
對所有人來說,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所有的相遇,最終都會別離,只是告別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面對未知明天,希望我們都能活成馬丁斯生前的模樣,做一個為了夢想,真正用力活過的人。(作者 邢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