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春分時節,我國有吃春菜的習俗,所謂春菜,就是春天的蔬菜,各地根據各自的風物,在春分吃不同的蔬菜,其中春季的野菜最為常見。《呂氏春秋》言:“菜之美者,云夢之芹。”這里的云夢指的是洞庭湖一帶,而芹說的就是水芹,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洞庭湖一帶就有吃水芹菜的習慣,如今,洞庭湖畔的居民依然有這種習慣。居住在湖南省益陽沅江市南嘴鎮赤山島的張勝,從小就吃著洞庭湖的野菜長大,這種春季特殊的蔬菜香氣是他最喜歡的氣味之一,長大后,每到3月份,腦海里自然就會想起“該吃野生水芹菜了”。
水芹菜。受訪者供圖從小吃到大的野菜
“思樂泮水,薄采其芹。”《詩經》中對水芹菜的采摘有記載,古時先民吃的菜,保留到今日的不多,水芹菜是其中之一。據了解,水芹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但食用水芹菜主要是南方的習慣,這種蔬菜在南方飲食文化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江蘇地區傳統水生食用植物“水八仙”中就有水芹。
湖南省益陽沅江市南嘴鎮坐落于洞庭湖濱,對于從小在鎮里長大的張勝來說,洞庭湖的野菜是每個春天不能錯過的美味。
張勝是當地有機農業協會的成員,自家的菜園和果園位于沅江南嘴鎮的西畔山洲地區,家中利用綠色環保的農耕方式栽種蔬菜、柑橘等農作物。西畔山洲地區位于沅江赤山島,赤山島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山島,面積約為11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一大內湖島嶼,范仲淹筆下“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洞庭湖,距離張勝家直線距離僅有150米,用他的話說,“我是聞著濕地味道長大的,春天的野菜是我家食譜里的常客。”
洞庭湖濕地。受訪者供圖每年的3月到4月,張勝家里菜園子的蔬菜總是青黃不接,而不遠處的洞庭湖濕地就成了張勝一家和當地村民的天然菜園子。張勝回憶說,小時候的春天,周末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就是和姐姐還有一群玩伴一起相約跑到河堤外面的蘆葦蕩里,采集野生水芹菜和藜蒿,回到家中,母親便會把這些野菜變成美味佳肴,“像藜蒿,我們這邊冬天會吃它的根,春天吃稈子,而藜蒿的葉子是我們本地做青團的最佳材料。”
“野生水芹菜的可以享用的時間更短,從3月初到4月中,再之后就老了。”張勝說,相比藜蒿,野生水芹菜更常見,從驚蟄到清明,溝渠邊、河灘上、野草中、蘆葦蕩里到處都是水芹菜。“我的父母每年3、4月時,每隔幾天就要到蘆葦蕩里采野生水芹菜,一采就是幾百斤,我們會挑里面最好最嫩的自己吃,剩下的野生水芹菜還是豬食的主要來源。”
除此之外,當地人還會吃蘆葦筍,“這種蘆筍不是國外的那種蘆筍,而是蘆葦長出的蘆筍,也是野生的。”據了解,當地的“沅江蘆筍”是我國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的農產品。
老人還在堅持采摘野生水芹菜
春分時節,到洞庭湖邊掐一把水芹菜拿回家中,用辣椒、蒜片熗鍋,炒一盤春天的滋味,“現在也有自家栽種的水芹菜,但顏色比野生的淺,野生的下部是棕紅色的,家養的比較白嫩,野生的滋味濃郁很多。”
炒水芹菜。受訪者供圖在洞庭湖濕地中,蘆葦的面積是最大的,在張勝看來,春天享用野生水芹菜是大自然的饋贈,“水芹菜和蘆葦的生長正好有一個時間差,3月,蘆葦剛發芽,還比較矮小,和蘆葦長在一起的野生水芹菜能見到日光,等到4月中下旬,蘆葦就長高了,遮住了水芹菜的光,而此時水芹菜也正好開過花,準備休息了。”
蘆葦里的水芹菜?。受訪者供圖“采摘水芹菜時,會用刀去砍,或者用手掐,保留植物的根部,這樣它們還能繼續生長。”張勝說,村民會根據經驗分辨水芹菜的老和嫩,“一般原則是挑大不挑小,挑嫩不挑老。”
雖然西畔山洲人喜歡吃一口春天的鮮味,但如今,村里愿意到濕地中去采摘的人卻很少了,“去砍野菜是很辛苦的,賺得也不多,年輕人不愿意做,也有很多年輕人不習慣這種濃郁的野味。”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編輯 唐崢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