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2019年年底,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兵分多路,奔赴貴州黔南、畢節,廣東省的梅州、清遠等地,與貧窮區域公民共迎新年。
今日,本報記者來到廣州市花都區對口幫扶的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聽鄉民楊伯達敘述脫貧攻堅給他們一家帶來的日子巨變,和他們一同滿懷希望共迎新年。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徐靜、張曉宜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不相同的2019
讓他們等待更好的2020
還有更多的織金縣貧窮人口沒有挑選或沒有機會像楊伯達這樣易地搬家,但他們也能感受到脫貧攻堅的時代之音。
祝武峰是廣州市花都區芙蓉旅行休假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2017年3月,剛剛脫下軍裝的他馬不停蹄地奔赴貴州省織金縣成為掛職副縣長。他帶領花都區幫扶團隊為織金縣打造了“四脫”產業:“脫貧菜”“脫貧水”“脫貧繡”和“脫貧油”。
織金縣高原水務有限公司開發“水的童話世界”就是祝武峰說的“脫貧水”項目。項目擔任人許曼梨介紹,項目坐落織金縣中寨鎮水頭寨苗族村,這兒有全世界最大的巖溶瀑布之一,豐水期瀑布從山腰噴薄而出,震懾而壯觀。首期工程“扶貧水”總投資1億元,每年有40萬元保底分紅資金分到當地貧窮戶手中,上市后每出售一瓶水將提取0.05元、每出售一袋水提取0.2元作為扶貧基金,預計每年捐獻扶貧基金的金額將超越300萬元。廣州人都不生疏的是,這個瓶裝水的外觀是模仿廣州著名地標“小蠻腰”規劃的。
不管是楊伯達一家還是水頭寨苗族村人,他們都在感受著不相同的2019年,也在等待著更好的2020年。楊伯達家的客廳墻上,掛著一張相片,相片里左邊是家里的老房子,右邊是正在住的新大樓。他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現在的好日子,也知道應該心存感激。
楊伯達的家對面是個建筑工地,正在建社區小學,他的外孫將來就要在這兒讀書。2020年新年就要到了,他說自己希望把房子裝飾得更美麗,也希望孩子們能有更好的讀書環境。他深知,在孫輩孩子教育這件事上,自己正在完成著從前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
新居
55年,他終于搬進了城
1985年,22歲的退伍軍人楊伯達回到家鄉,組織家庭,養兒育女,開端在老宅基地上蓋新房。有錢就蓋,沒錢就停,就這樣背石上山,蓋蓋停停,房子徹底蓋好時,已是20年后。此刻新房成舊居,房墻變形,成了危房。
2019年12月末,辭舊迎新之際,56歲的楊伯達坐在織金縣城60多平方米亮堂的高樓里,向記者敘述這段經歷時慨嘆說,甭說35年前,就是10年前,他也從未敢奢望這輩子能住上高樓。
楊伯達身段健康,精力矍鑠,講話略帶鄉音。他的最新身份是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易地扶貧搬家鄉民。從貴州偏遠的果木村到織金縣城,他等了整整55年。隨他一同進縣城的,還有他的老伴、兒子、女兒、女婿和兩個聰明乖巧的外孫。
織金縣是廣州扶貧對口援助的重要區域,坐落畢節市東南部,主要由廣州花都區進行扶貧協作。織金縣的數據顯示,這兒有貧窮村128個(其間深度貧窮村73個),貧窮人口7.76萬人。
與楊伯達相同易地搬家到縣城的貧窮家庭有4000多戶,掩蓋32個城鎮,超越2萬人。他們居住在廣州援建的惠民大街的惠民社區里,與城市小區環境并無二致。社區服務中心寬闊亮堂,作業人員要回答這些新居民形形色色卻是燃眉之急的問題,比方到哪里去存款。
楊伯達年輕時當過兵,在部隊多次立功,入了黨,在社區主任文艷看來,他被選為樓棟長水到渠成。樓棟長擔任一棟樓的日常管理,這讓他平生第一次有了固定而穩定的收入來源,也讓即將到來的耳順之年日子變得豐厚而充分。“不是什么官,就是服務這兒的每個老鄉。”他說。
作業
栽培南瓜讓4萬多鄉民致富
有空時,楊伯達會在社區轉轉,與老鄉們聊聊天,看他們下圍棋,與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了朋友,他也有新的“朋友圈”。
不過,這些新朋友中的很多人并不空閑。他們早上7點就要統一坐車到一家名為耀農農業的公司上班,這是廣州耀泓農業公司在這兒興辦的新公司,致力于推進當地農業產業扶貧。這家公司開展蔬菜基地、育苗中心以及瓜果烘干,還在當地建立物流基地,要把山溝里的農產品運出大山,銷往國際市場。
記者采訪董事長曾愛生時,正與一位韓國的客人洽談業務,他一次性就收買了300噸南瓜干。
耀農農業在織金縣有1276畝的蔬菜大棚示范栽培基地,10萬畝訂單南瓜栽培直接掩蓋織金縣30個城鎮,農戶每畝地純收入1300元以上,帶動當地4萬多名貧窮農人增收致富。
從廣州花都區來掛職的織金縣委常委、副縣長祝武峰告訴記者,這家公司近90%的員工來自惠民社區,這為易地扶貧搬家后解決鄉民長期的穩定日子提供寶貴的經驗。
醫療
小病大病不再無處求醫
楊伯達的老伴患有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壓,從村里乘車到縣城醫院治病要四個小時,這還不算從村里走路到汽車站的1個小時。更要命的是,每天還只有一趟班車,趕不上就要忍痛再熬一天。
現在,小病在社區樓下就有社區醫務室,大病不管是到織金縣公民醫院還是織金縣中醫院,坐車也就需求10多分鐘。
卓蘊雄是織金縣中醫院掛職的外科副主任,來自花都區秀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他帶領醫院醫護團隊順利完成當地首例“經尿道膀胱結石鈥激光碎石取石術”,為織金縣中醫院建立了泌尿外科。更為重要的是,他和搭檔一同建設ICU,醫院開端敢于也有才能接納一般的急救病人,推進醫院臨床水平的快速進步。2019年,卓蘊雄被評為畢節市“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
更讓楊伯達高興的是,老伴治病住院的醫藥費報銷比例能達95%,這讓他自己的收入變得更實在。加上家里其他人掙的錢,他有些夸張地說“底子花不完”。當然,他也知道不是真的花不完,而是他對從前的苦日子、窮日子浮光掠影,更懂節儉的重要性。家里的糧食產量有限,這些年他不知多少次向別人借米以解溫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