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董監高監守自盜,大股東瞞天過海,未名醫藥天降餡餅?
來源: 富凱財經
23億資產抵償5億債務,控股股東不是大善人,而是囊中羞澀。
未名醫藥自曝控股股東未名集團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超5.07億元后,相應責任人之一的公司副總經理王婉靈于今日向未名醫藥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
在此前,因上述事件廈門未名和天津未名已被責令解除周希清和毛燕的財務總監職務。而辭職的王婉靈此前還擔任廈門未名常務副總及董事會秘書。
公告顯示,配合控股股東實施資金占有的上市公司高管大有人在。包括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等。王婉靈只是作為未及時獲得資金占用信息并及時披露的一員。
董高監聯手欺瞞公司
此次發現控股股東未名集團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系公司自查證實,而源頭則是因未名集團高比例質押及股份被司法凍結等情況受到深交所及山東證監局關注。
根據自查并與控股股東核實,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未名集團占用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及其子公司天津未名自有資金余額共計5.07億元。截至12月31日,非經營性占用資金超5.07億元,利息約5435.67萬元。
公告顯示,涉及此次違規操作的人員包括,董事長潘愛華(未名集團董事長)、總經理丁學國(廈門未名董事兼總經理、天津未名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事楊曉敏(廈門未名董事長、未名集團總裁)、原監事會主席趙芙蓉(未名集團監事長及財務總監)、廈門未名原財務總監周希清(天津未名董事)、天津未名原財務總監毛燕法。
而前文中提到辭職人員王婉靈及財務總監賴聞博、董秘王立君未及時獲得資金占用信息并及時披露,應負相應責任。并報請董事會對上述相關責任人進行處分及處罰。
當前,山東證監局已對未名醫藥及其控股股東、潘愛華、丁學國、賴聞博、王立君等相關人員出具警示函。
值得一提到的是,未名集團官網宣稱為“北京大學三大產業集團之一”。實際上潘愛華間接持有海南天道投資有限公司54.6%股權的方式,為未名集團實控人。而北京大學全資公司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未名集團40%的股權。不過,潘愛華為北京大學現任教授,曾任北京大學生物技術系副主任等職。
大股東缺錢急迫以物相抵
不知是大股東真實認識的自己錯誤改正心切,還是試圖借此將“有毒資產”裝進上市公司,在公告當日已經確認將4款臨床早期階段的藥品及吉林未名100%股權劃轉至未名醫藥所有。經評估,四個藥品技術價值評估值合計為1.18億元,股權評估值為22.05億元,兩者合計23.23億元。
用23.23億元的資產去償還5.62億元的債務,看是上市公司占了一個大便宜。不過此方案一出市場上對此質疑聲不斷。首先,該筆交易明顯屬于關聯交易,而在此前未名醫藥從未進行過披露和相應審核就已將資產過戶。其次,雖然今天公司將上述資產評估報告進行披露,但是對于處于早期臨床階段的藥品未來能否上市成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第三,吉林未名的核心為其4項林下參生產性生物資產,主要為243.4萬株林下西洋參和林下人參,參齡在9年-17年。公司對此發出的評估報告基準日為2017年9月30日,評估報告使用有效期為2017年9月30日至2018年9月29日。也就是說,用一份結果已經失效的評估報告來“糊弄”投資者。況且有報道稱,該產品的評估可操作的空間很大已在,隨意性也比較大。
公開資料顯示,林下參每年損耗率為5%-10%,如果重新評估,吉林未名旗下人參數量恐怕要損耗不少,評估值也因此受到影響。
實際上,未名集團因為多起經濟糾紛持有公司股份被多次輪候凍結,其流動性發生困難,已經無法以現金方式償還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另外,未名集團位于北京海淀區上地的4幢房產正在京東拍賣平臺掛牌拍賣,建筑面積合計16181,82平方米,評估價月5.12億元,起拍價約3.58億元。但是該拍賣已于1月1日結束,無一人報名并0次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