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烤冷面遇上快手直播,有人群屬性的重合,有內容需求的碰撞,小吃經營者借此“扶搖直上”。
作者 | 曉含
編輯 | 園長
在爐子上灑油、放面皮、攤個雞蛋,刷醬、撒些調料,再來點洋蔥和香菜,面皮裹著調料再刷一層醬_在多數人眼里,這是一幅平淡無奇的制作烤冷面畫面。
這些畫面會在美味小吃街、學校食堂出現。如今,也成為直播間常見的內容之一。烤冷面經營者,也借助直播多了份收入。
路鳳閣也把自己的烤冷面生意“搬進”快手直播間,一到晚上6點出攤時,就架好手機,全程直播烤冷面的制作過程。快手自帶的下沉市場屬性,讓路鳳閣的直播間吸引了很多想要低成本創業的人。
當烤冷面遇上快手直播,有人群屬性的重合,有內容需求的碰撞,借此“扶搖直上”的小吃經營者,在直播間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天地”。
40秒一份的烤冷面讓他成為上千人的師傅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在撥通路鳳閣電話前,先以文字的形式了解他的情況。但路鳳閣告訴刺猬公社,他想直接電話溝通,因為他認識的字有限。
文字不是他和世界交流的工具,直播間成為他的表達窗口。直播間也讓他為自己的烤冷面手藝找到了增量空間。
在做烤冷面之前,路鳳閣做過空調行業,當過電焊工,還開過大車。轉變發生在一次賣平安果的時候。雖然自己沒有過平安夜的習慣,對這個節日也不是很了解,但用兩個小時賣了三箱蘋果的經歷,讓路鳳閣看到客流量中的商機。
于是在2012年年初,路鳳閣開始賣起了烤冷面。這也是這位農村小伙創業中最難的時光,客流量少的時候掙不到錢,客人多的時候又因為不熟練做不過來,就連愛人也勸他找個工作,利用晚上時間再出攤。
面對生活的壓力和行業的競爭,這位80后小伙也有過猶豫。但在他看來,既然選擇了就不能放棄。于是他觀察學習別人的做法,自己鉆研醬料,經過半年的時間,路鳳閣的烤冷面事業步入了正軌。
2018年,是路鳳閣賣烤冷面的第六個年頭。和剛入行時相比,不僅是小吃行業,整個社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互聯網成了時代發展的脈搏_吃什么、去哪里吃,這些問題人們都習慣向互聯網要答案。
路鳳閣平時就喜歡在快手刷短視頻、看直播,看到各類主播介紹自己的商品,他決定讓自己的烤冷面也走進互聯網。
路鳳閣先從短視頻做起。
2018年1月17日,路鳳閣在快手發布了第一條短視頻,賬號名稱是“德職烤冷面哥”,主要拍攝做烤冷面的過程,雖然只有十幾條的評論,卻有很多老顧客評論表示自己經常吃德職的烤冷面,現在吃不到了也有些懷念。
從線下到線上,“德職烤冷面哥”的粉絲“一路追隨”。雖然有老顧客的支持,但賬號前期的粉絲只有600多,發作品也很少上熱門,播放量只在幾百左右。路鳳閣很快理解了短視頻創作的瓶頸期。
為了能和粉絲更直接地交流,路鳳閣開起了直播。將制作烤冷面的全過程在直播間展示,有人提問題就回答,沒有問題就做烤冷面,這就是“德職烤冷面哥”直播間的內容。
轉入直播后,許多事情隨之改變。
路鳳閣和粉絲對話的窗口從短視頻轉為直播間,粉絲們提出的問題也更多了,怎樣做出來的烤冷面不硬、是否加水、醬料是怎么搭配的。雖然烤冷面是生活中很普通的一個小吃,但在很多人看來想要做出有口感、有質感的烤冷面并不是件易事。于是,在快手“德職烤冷面哥”的直播間里,引發了一場場關于烤冷面的圍觀。
線上的圍觀,也沒有影響線下的生意發展。路鳳閣直播時會顯示地點定位,很多顧客在快手根據定位慕名而來。買德職烤冷面前,先打開快手、進入直播間、查看定位,已經成為路鳳閣粉絲的習慣。
在路鳳閣看來,開直播一方面可以娛樂,另一方面可以讓對烤冷面感興趣的人學到一些手法。
順著這個思路,很快路鳳閣在快手有了自己的私域流量。和平臺的公域流量相比,線上粉絲、線下顧客融合并入的私域流量對烤冷面更感興趣,對德職烤冷面這個“品牌”更信賴。很多粉絲看到路鳳閣做烤冷面又快又好,每天生意很紅火,便萌生和他學做烤冷面的想法。
在開直播前,路鳳閣就有了學員,但只有零星的幾個。在快手開設賬號后,越來越多的人想跟他掌握制作手藝,開啟屬于自己的小本生意,所以選擇付費加入。
這位烤冷面“老師”不僅把醬料配方教給學員,還親手制作專門做烤冷面的爐子。“一開始我給他們定制的爐子都是比較正常的1.1米板,現在都改1.3米的板,也有1.5米的板。”學員們的生意越來越好,對爐子的要求也在提高,這也是路鳳閣這位“老師”教學內容的重點。
在接通路鳳閣電話時,他正在給學員做烤冷面的板子,因為還有一個小時就要出攤,通話不得不暫停。直播間里,他是賣烤冷面的小吃經營者,也是烤冷面制作手藝的展示者。直播間外,他亦為自己和學員們的烤冷面事業忙得不亦樂乎。
現在路鳳閣在全國各地有一千多名學員,從南邊的深圳到北邊的呼倫貝爾,為越來越多的小本創業者助力。遇到家庭困難的學員就免費,殘疾的學員學費減半。“快手提供正能量,我盡現在的努力,能幫助多少算多少。”路鳳閣提到學員的時候心生自豪,“他們畢竟都是外地,也不影響我的生意,有的學員賣的好,就給我送個錦旗,那個時候就特別有成就感。”
在路鳳閣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一位傳統的小吃經營者,如何適應互聯網背景下直播技術的改變,并且將這種技術的即時、互動屬性融入到生意中。在這個過程中,路鳳閣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吃經營者逐步拓寬自己的“產業鏈”,用40秒一份的烤冷面成為上千人的師傅。
可商業化的過程,可付費的信息
和烤冷面一樣,煎餅也是直播間的熱門選手。
在父母煎餅生意的影響下,張攀“子承父業”已經做了十五年的煎餅。這期間,他除了是賣煎餅的張老板以外,也是一名快手內容創作者。和很多創作者一樣,張攀也經歷過漲粉的瓶頸期,但他堅信“不管做任何行業,在快手上只要做的好,都有粉絲”。
2018年,張攀在快手賬號“山東雜糧煎餅張佬板”發布了第一條有關煎餅的短視頻,當時只有幾十個贊。直到九個月后賬號才有了一定的粉絲積累,如今已經有47萬粉絲。
在粉絲積累到一萬左右時,張攀開始了直播。
互聯網的發展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行業,沒有人想錯過利用互聯網發財的機會,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這個機會。多年積累的手藝與經驗,成為張攀在直播間成就卓越的機會。和面用什么面,做餅的手法、醬料的制作,這些具有商業化的信息都吸引著粉絲們向張攀拜師學藝。
兩百個徒弟的加入,讓張攀看到直播流量的價值。但煎餅只是一個開始,問題也隨之出現。小吃經營者越來越多,在激烈的競爭下,只靠單品的營銷很難獲得可觀的營業額。張攀當時的想法是_要多品類同時發展。
于是,從2021年開始,張攀的直播間又多了一個新的“主角”_掉渣餅。品類的增加,也意味著直播間信息的豐富。張攀的徒弟們,也看到了掉渣餅制作的商業價值。于是,新的“付費課程”開始了。
從煎餅到烤冷面,張攀的直播之旅仍在繼續。還要更多像張攀、路鳳閣一樣,原來只能靠客流量獲利的小吃經營者,如今可以用自己的手藝開啟“知識付費”,幫助更多勞動者找到“工具”。
在很多人看來,烤冷面等小吃的盈利方式被局限在“制作成可食”這一種。在直播時代,勞動創造的價值被放大,不再單單是以經營者為中心進行區域性消費。因為除結果以外,過程也具有商業化價值。
于是在烤冷面這場交易中,交易物不再只局限于實物,還有信息也可實現付費。小吃經營者將制作過程中的信息全部展示在直播間,這些信息是被需要的,由此便產生結果以外的付費行為。
直播間中平凡生活的生命力
小吃經營者通過直播間實現私域流量的建設,首先得益于平臺人工智能精準匹配的推送,才能實現“人以類聚”。其次是通過直播間,更小顆粒度層面的消費者也能被看到。想吃烤冷面的消費者、想學手藝的學員、想定制板子的創業者,在傳統生活中這些人的需求也許很容易被淹沒在社會前進的浪潮中。但在能夠精準匹配的平臺中,直播間在主播和消費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消費者的需求找到釋放,主播的信息得以輸出。
就連街邊習以為常的小吃也能被賦予數字化的力量,實現場景商業化。就像快手CEO宿華所說_“那些原來沉默的大多數,可以不沉默,那些原來普通的人,可以不普通;那些原來平凡的事物,就不再平凡。”
只不過在時代發展中,信息化程度高的行業會先被影響,更容易被人們看到。而烤冷面這類行業,并沒有在第一時間被信息化。直播讓信息的呈現變得簡單,透過屏幕人們能感受到熱騰騰的烤冷面喚起的人間煙火,會被師傅熟練的手藝激起學習的欲望。
這也許正是直播技術為生活注入的力量。很多人曾試想通過直播等互聯網方式“發家致富”,各種千奇百怪、奪人眼球的內容層出不窮,但往往效果不盡人意。路鳳閣、張攀在直播間的收獲,恰恰隱喻著平凡生活在網絡中的勃勃生命力。
有兩個兒子的路鳳閣已經擁有兩套房產,現在還打算購入第三套。“年收入達到一百萬沒有問題。”路鳳閣說。
也許,這位小吃經營者靠著烤冷面買房的故事,會激起很多人對小吃創業的熱情。但人們似乎忽略了一份份烤冷面背后,路鳳閣日復一日的付出。
平凡的生活終究要在人間的煙火氣中徐徐展開。很多時候,路鳳閣都是早上9點就出攤,直到晚上11點才回家。在這14個小時中,他幾乎忙到沒有時間吃飯。即使給自己做一份烤冷面,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吃。因為每浪費40秒,就耽誤了一份烤冷面的時間。
40秒一份烤冷面,一天最多900份,這些都被記錄在直播間,一點一點鋪就成路鳳閣的直播之路。
路鳳閣說_“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基本上每天出攤第一件事就是先打開快手進行直播。”相信在直播垂直領域中,會有一個專屬于小吃經營者的細分領域,越來越多的人用平凡生活中的煙火氣為直播空間注入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