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架無人機、115輛大型車輛和數百名工作人員跟隨北移象群,追蹤“大象去哪兒”,為緩解“人獸沖突”提供借鑒
追蹤亞洲象的110天
閱讀提示
自今年5月云南亞洲象群逐漸進入公眾視線起,“大象去哪兒”成了許多人關注的焦點。追蹤大象的足跡,已經成為眾多野生動物專家、動物愛好者每日的習慣,《工人日報》發文人也爬高山、穿密林,深入到了“追象”的第一線。
8月12日,在第10個“世界大象日”當晚,云南北移亞洲象群由玉溪市元江縣曼來鎮進入普洱市墨江縣境內,重返傳統棲息范圍。
9個工作組就位_“在哪兒,動了沒?”
“為了防止任何人象沖突發生,云南成立了北移亞洲象安全防范工作省級指揮部,這‘史無前例’的機構,目標是人象平安。”亞洲象前線工作指揮部工作人員常務副指揮長楊應勇說。“在跟象過程中我們既有驚險一刻,也有對象群尤其是對群中小象的牽腸掛肚。”
“在哪兒?動了沒?”進入指揮部的每一個人,第一個動作都是抬眼看大屏,知道大象在原位安睡才會安心。近兩個月的時間,每天省級指揮部組織現地踏查,研判象群遷移路線,指導布防管控;協調省森林消防總隊,擴大監測范圍,確保監測無死角,布防無漏洞。
每天上午9時,現場指揮部準時召開調度會,綜合協調組、監測預警組、投食引導組、安全防范組、助移工作組、現場管控組、宣傳工作組、損失補償組、綜合保障組等9個工作組人員就位,省級和當地林草、應急、公安、森林消防、電力、交通以及市、縣、鄉各部門的人員集中在一起,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指揮大屏,根據山勢地形、森林河流、通道、地面農作物,結合象群的日常習性,對下一步象群的移動方向做出研判。但“研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天氣,地勢,走著走著象不見了,無人機超出操控范圍,象群在監測人員的紅外夜視儀屏幕上“消失”了。現場指揮部第一時間緊急運轉,要求現場指揮部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尋找大象蹤跡。空中和地面監測預警人員緊急轉場,每個監測點和卡點的工作人員都行動起來。實地勘查,查看地形,投喂食物,關注象群健康,避免象群進村,危機處置,更準確地研判大象下一步行進方向……
無人機跟著“走走停停”
每日,8架無人機、115輛大型車輛與數百名工作人員跟隨大象一起“行走”,象群的活動是“走走停停”。7月11日,《工人日報》發文人來到石屏縣,跟隨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野生亞洲象搜尋監測任務分隊到了“追象”前線指揮部,監測隊將畫面實時傳回,為后方研判動態、提前部署提供依據。在監測點,發文人看到多種型號的無人機逐一排列,最大的長達1米以上,最小的僅30余厘米。
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無人機偵察小組是此次“追象”的三支“空軍”之一,從5月27日起一路跟隨,隊里有12位無人機飛手,用高倍變焦無人機,航拍高度約300米,盡量不打擾到大象遷徙,24小時監測。
張雄是無人機搜尋監測分隊的主飛手,與其他20名指戰員一起奮戰。“之前需要45分鐘才能夠鎖定大象,現在20分鐘就可以了。”他說,“夜晚起飛的無人機帶有紅外熱成像儀,屏幕上一串‘紅點’便是象群位置。”“紅點”聚集在一塊兒緩慢挪動,這是象群在休息,“紅點”列成長隊移動便是趕路,無人機得趕緊跟上。飛手們不時調整拍攝焦距,查看每一頭象的行動。每隔20多分鐘,無人機得更換電池,隨后再次起飛。
象群運動規律難以掌握,給監測帶來了難度。最活躍的時候,象群一晚上能走七八公里山路,監測人員得轉場4個點,一不留意,頭象與尾象就可能跑遠了。“‘吃飽’是大象最重要的訴求,也是判斷行進線路的依據。”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劉紹宏說_“大象每天一半時間都花在吃東西上。”
7月6日,象群到了新平縣的林地,當地雷雨天氣不斷,監測被迫終止。“第二天一早,無人機飛行5個小時、耗費7組電池后找到象群。”省森林消防總隊工作人員陳勝瑤說。“遇到下雨天,無人機無法工作,我和同事徒步尋找腳印、糞便,啃食過的東西,探尋蹤跡,面臨人象近距離接觸的風險。”
為緩解“人獸沖突”提供借鑒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沈慶仲此行目的是采集大象糞便。“通過糞便可以判斷健康狀況,查看食物構成,還可幫助判斷遺傳關系。這次是我們第一次全面地觀測大象遷徙,為野生象保護提供數據支撐。”沈慶仲說。
沈慶仲表示,大象“出游”跨越不同的氣候環境和生態環境,其適應能力為亞洲象研究提供了新參考。亞洲象的遷移擴散不可避免,國家林草局和云南省已著手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從保護和平衡的角度開展有預見性的、長期的總體布局與規劃。現階段而言,迅速構建完善的監測防控體系,運用合適的技術手段對象活動進行有效管控,盡可能避免象群大規模遷移擴散至關重要。
“北移象群為探索動物種群管控方案提供了實驗機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亞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陳飛說,“我們總結了‘盯象、管人、助遷、理賠’的八字方針,還創新性運用了遷移線路預判、布控與投食相結合的柔性干預技術,為今后緩解‘人象沖突’乃至‘人獸沖突’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發文人_黃榆
來源_ 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