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最新號_小陳茶事
丨作者_村姑陳
《1》
有一位茶友來聊天。
他說,自己泡的茶總是時味淡,時苦澀。
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長時間。
細細詢問茶友泡茶的細節,茶友發的是一大串語音,具體內容是_
“我泡茶的時候,就是投茶、注水、出湯啊,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哦,對了,我用的是你送我的蓋碗,特別好用,用起來特別趁手,出湯很快,我用手機秒表計時過,基本上可以8秒內完成出湯”。
從茶友的語音中,大致可以排除出湯慢這個原因,看來還得從其他細節中去尋找答案。
“請問,平時泡茶是投茶幾克呢”?
“啊,泡茶還講究投茶量啊,我都是隨手抓一小撮”。
得,真相浮出水面了。
原來問題出在投茶量上,憑手感投茶,難怪泡出一杯時淡,時濃的茶湯呢!
《2》
投茶量,為什么那么重要?
投茶量是決定茶水比例均衡的關鍵,也是決定泡出來的茶湯是否好喝的重要指標之一。
畢竟這個世界上,多數事物都是講究比例的。
比方說,制作蛋糕。
做蛋糕的時候,材料的配比十分關鍵。
要是某款材料數量加多了,那么做出來的蛋糕口味也就會不同,甚至口味不佳。
像平時去網上搜索制作蛋糕的步驟,首先映入眼簾的會是材料所需表。
“雞蛋五個,白糖一百五十克……”
這些數據之所以如此精確,是為了保證做出來的食物,美味可口,達到大家所期望的預期。
做蛋糕都是如此,那么泡茶自然也需要講究茶水比例。
在泡茶的時候,要是不注意投茶量,很難泡出一杯活甘清香的好茶。
就像開篇提到的那位茶友一樣,泡茶時全然不注意投茶量,隨意抓一小撮茶,就開始沖泡。
想要每次抓出來的茶葉數量一樣且準確,真的太難太難了。
所以,每次泡茶就像一場歷險記一樣,泡出來的茶湯滋味都不同,時淡時濃。
投茶,多一分則會導致茶湯苦澀,少一分則會導致茶味淡。
若是投茶過多,泡出來的茶味則會過于濃重苦澀。
若投茶過少,泡出來的茶湯滋味就會偏淡,達不到最好的風味。
故而,控制茶水比例,控制投茶量是多么關鍵!
唯有投茶精準,才可以泡出一杯香氣盈盈,茶香馥郁,湯水醇厚的好茶湯。
看到這里,就會有茶友提問了_
“我知道茶水比例很重要,但我不知道在沖泡白茶的時候,茶水比例控制在多少才好啊”?
別忙,接下來,就會和大家分享不同茶類在沖泡時的茶水比例。
來看看,如何才可以泡出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湯。
《3》
紅茶、巖茶、白茶、普洱茶的投茶量分別是多少?
(本文所說的投茶量,均是在使用標準大小,也就是容量在100-110毫升左右的蓋碗時,給出的建議。)
白茶,作為六大茶類中工藝最為簡樸的茶類。
她的滋味是以鮮爽,清甜著稱。
那么在沖泡白茶的時候,應該如何投茶呢?
一般來說,泡白茶的時候,投茶5克,注水100-110毫升便可。
如此比例泡出來的茶湯,容易被大部分茶友接受,香氣和滋味正正好。
再說到紅茶。
市面上的紅茶包裝有罐裝的、泡袋裝的。
其中泡袋裝著的紅茶多數為5克一包,一包一泡。
泡紅茶的時候,投茶5克足矣。
像喝一泡正山小種,投茶5克,注水100-110毫升左右,茶湯清甜,清潤,花蜜香,桂圓湯表現十分出眾。
茶農們,之所以包5克一包,不無道理。
皆因這樣的茶水比例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曼妙,受到大部分茶友的喜愛。
沖泡巖茶時,投茶8克足矣。
投茶8克,注水100-110毫升左右,可以讓泡出來的湯水稠滑細膩,巖骨花香盡顯無遺。
市面上的巖茶多數為泡袋裝著的,一袋一泡。
對自家巖茶有信心的茶農,都是一袋包8克。
茶農們這樣包茶,正是因為這樣的茶水比例,可以讓自家的茶表現得更加完美。
泡普洱茶的時候,同樣投茶8克就夠了。
注水100-110毫升左右,可以泡出一杯濃淡適中,適合大部分茶友口味的茶湯。
當然了,在適當的茶水比例下,需要在快出水的加持下,才可以泡出美妙的茶湯。
《4》
如何控制投茶量呢?
答案是_用克秤。
可惜,有太多人,對于投茶量不夠重視,身邊喝茶十幾年的老茶鬼也不例外。
前段時間去一位朋友家喝茶,喝的是白牡丹。
坐下后,看到朋友的投茶方式,把村姑陳驚訝到了。
只見朋友徒手伸入茶葉罐中,抓了一小把出來,投入蓋碗中,便開始泡茶。
我問他,怎么不用克秤稱茶,你這樣投茶,數量會不準吧。
只見朋友白了我一眼說,我經驗那么豐富,看茶葉在蓋碗里的高度就好了。
再說了,我一個大男人,用克秤稱茶感覺有些小家子氣。
呃?我竟無言以對了。
任憑經驗再豐富,根據茶的高度判斷投茶量,難免失真。
比方說,壽眉,梗粗葉大,5克干茶已經占據了整個蓋碗。
要是茶葉之間的空隙大些,還會超出蓋碗一部分。
再比如,白毫銀針是芽頭,體積小,5克干茶只占據蓋碗的一小部分。
再再比如,有些正山小種條索緊結,5克干茶只占據了蓋碗的五分之一。
茶葉的體積變化如此之大,根據高度投茶,特別不靠譜。
故而,投茶時,還是用上克秤才最為精準。
某寶上克秤價格并不會很貴,性價比都是很高的,買一個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1-2位的便可。
在使用克秤的時候,要按下去皮按鍵,這樣稱茶才稱得準確。
在稱茶的時候,需要將克秤放平,不然容易影響讀數。
并且,還需要注意單位!
稱茶時,顯示屏上的單位是“g”才是對的,要是出現“mg”就需要調整。
稱茶這個精細活,還是交給克秤來完成吧!
《5》
關于投茶的方式,還聽過很多神奇的方式。
有人,泡白毫銀針的時候,根據數芽頭來進行投茶。
有的人泡茶的時候,抓一撮便好,全然不顧多或少。
并且,他們覺得這樣風流瀟灑。
面子工程是做到了,但是里子全丟了。
看似瀟灑的背后,卻有一杯風味不好的茶湯。
要是在招待客人的時候,給他們喝的是一杯滋味或淡、或苦的茶,難免失禮。
為了給人留下更好的印象,茶水比例控制得當,泡出一杯滋味曼妙的茶才是。
一只克秤便可以完成這個使命!
稱茶、投茶,注水、出湯,一氣呵成。
一杯香氣盈盈,滋味婀娜曼妙的茶湯,便出現在眼前。
更多關于沖泡的原創知識
白茶沸水沖泡,綠茶溫水沖泡,紅茶隨便沖泡?這是真理還是歪理?
沖泡白毫銀針時,沸水不要直接沖芽頭,會把她燙壞?其實你被騙了
六大茶類該沸水沖泡,還是溫水沖泡?4個細節教你選對泡茶水溫
沖泡巖茶,多長時間出水最合適?
春白茶嬌嫩,用溫水沖泡,秋白茶粗獷,用沸水沖泡?難怪喝不懂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1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