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海的抖音直播間里(賬號_超級育兒師蘭海),有一個鐵桿粉絲給蘭海起了個新外號,叫“蘭嬤嬤”,理由是“她總是拿根針在人的心上戳戳戳”。
當時小編只是爆笑如雷,沒想到在蘭海參與錄制的新綜藝《敞開心扉的少年》(騰訊視頻播放,第三期、第五期)里,節目組給蘭海的定位竟然是“麻辣親子教育專家”。
看完節目以后,小編大吃一驚_蘭海什么時候換人設了!!
那么就請大家跟我一起,瀏覽一下蘭海的戳心瞬間吧!
節目信息
文章內容來自于《敞開心扉的少年》第三期。
主持人_鄧亞萍
成長守護團嘉賓_蘭海,李銳
少年代言人_陳小雨 金牌助理_金傲宸
錄制家庭_楊雨莘和爸爸媽媽
每周二12點,在騰訊視頻更新,晚上10點在北京衛視播出。
這個家庭的孩子叫楊雨莘,今年7歲,上一年級,在班里成績是數一數二的,行為習慣、知識面、字跡等各方面也經常受到學校老師的表揚。
但媽媽卻說,楊雨莘現在不“乖”了,老想跟自己反著來。
從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楊雨莘家人口簡單,但還是有明顯的階層區分的。
家庭地位
媽媽占絕對主導地位,說一不二;
孩子大多數情況下“認命”服從,偶爾小小地反抗那么一下;
爸爸敢怒不敢言,兩邊和稀泥。
幾乎每次爸爸和孩子回答問題之前,都會下意識地瞟一眼媽媽。
為什么會這樣呢?
原來跟這個家庭的狀態有關。爸爸經常出差,每個月只能回家一兩次,每次呆上兩三天,教育孩子的責任都壓在了媽媽身上。
所以爸爸既心疼孩子,又心疼媽媽。只能在回家的幾天帶孩子多出去玩玩,剩下的27天,就“眼不見心不煩”了。
節目主要聚焦到孩子的“寫作業”問題上。
媽媽說_
我每天晚上就讓她做A4紙那樣的兩張卷子。
她二三十分鐘就做完了。
8點到9點的時間她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寫完作業就可以去找朋友玩。
但當主持人問楊雨莘的時候,小姑娘雖然每次回答前都會瞟一眼媽媽,但還是勇敢地說出了真相_
卷子都是西工大搜來的,每天做數不過來的卷子。
每天晚上要做兩三個小時作業。
吃飯后休息5分鐘再接著寫作業。
媽媽不讓跟不講道理、成績不好的孩子做朋友。
有趣的是,節目中楊雨莘的金牌助理_二年級的金傲宸,雖然在節目中跟楊雨莘很聊得來,但他的成績只是中上游,按媽媽的標準,是進不了楊雨莘的社交圈的。
金傲宸當場抗議_“氣死我了!”
并且“報復性”發言_“她媽媽已經叫她做三年級的題了!我的天呀我都沒學三年級!”
楊雨莘的媽媽并不認為自己有錯,她一一陳述了自己的理由和想法,但都被“麻辣親子教育專家”蘭海“戳了心”。
|扎心瞬間|
媽媽_
孩子放學回家說餓了,吵著要吃東西,是因為不想寫作業。
她應該先做作業,因為人在餓的時候記憶力比較好,注意力更集中。
蘭海_
孩子在這個階段是有心理需求的。孩子回家找媽媽要吃飯,其實是一種很重要的辨識方式,她在通過這種方式來判斷_媽媽愛的是我,還是那個愛學習的我。
媽媽_
幼兒園快樂就行,上一年級要求就高一點。
蘭老師,一張卷子也叫刷題嗎?
蘭海_
是的。
三年級以前不要刷題,如果要給孩子上強度,稍微有一點應試感,需要到四年級。
媽媽_
上學了,做一點題是應該的。二年級學不會,三年級肯定跟不上。
蘭海_
學習是個長跑,就像馬拉松一樣,如果剛開始的100米就拼盡了全力,后面就跑不動了。
孩子在放學回家以后,至少要保證一個小時屬于他自己的,可以掌控的學習時間。
媽媽_
我想讓孩子從小養成學習的習慣。我覺得每個孩子的度是不一樣的。
蘭海_
每個孩子都得遵循基本的科學成長規律。一三年級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只能維持三四十分鐘,過長就會出現劇烈的疲倦感。
媽媽_
只要你努力了,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
蘭海_
我可以看到,如果繼續維持這樣的狀態,孩子學習的疲倦期會出現在初中一年級。
那個時候,她會采用各種方法來證明可以做自己。她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學校里交各種各樣的朋友,甚至退學,早戀,離家出走。但那個時候,你已經力不從心了。
每年,我們接到的類似案例有一兩百起,基本都是小學成績極其優秀的孩子。
媽媽_
我覺得不會的。
蘭海_
最怕的就是父母說“不會的”。因為一旦孩子表現出一點反抗的時候,你最饒不過的就是你自己。
你不會快樂的,因為你是在孩子身上實現你自己成長過程當中沒有獲得的滿足感。
媽媽_
焦慮很多家長都有啊!
蘭海_
對于未來極度渴望和恐懼的人,特別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媽媽_
希望孩子以后能夠開心快樂,有能力去選擇,做她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蘭海_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為了成為他自己。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有機會找到他內心當中想要做的事情,并擁有實現她的能力。
家長要做的事情是給到他們無限的支持和陪伴。
節目的最后,蘭海問楊雨莘_“你希望你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呢?”
楊雨莘的眼神躲閃,但依然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_
“我不想學習,我想有個快樂的童年。”
主持人問_“你覺得壓力大嗎?”
“大。”
“你知道什么叫壓力嗎?”
“讓我寫的作業太多就叫壓力。”
“寫作業的時候累不累?”
“心和手累。”
“你想對媽媽說什么?”
“媽媽別生氣。”
楊雨莘哭了,在節目中一直以堅強示人的媽媽終于紅了眼圈,跟孩子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媽媽說_“孩子比我做得好,她考慮了我的想法,我卻沒考慮她。”
在互寫紙條的時候,孩子寫的是_讓媽媽不要生氣。
媽媽寫的是_相信付出就會有收獲,爸爸媽媽希望你越來越好,開心快樂。
李銳特意提醒了一下_天天給仙人掌澆水,不會有收獲。
蘭海說_“我們今天所有的討論,答案不在當下,答案在未來。”
家庭教育是一個長期工程,教育的結果可能要在幾年后,十幾年后,甚至幾十年后才能顯現出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希望孩子在未來是什么樣子的呢?
請先放下眼前孩子的成績、他人的評價、自己的面子,從這個角度重新梳理一下你對孩子的期待。
也許你能給自己和孩子一個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