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故宮博物院的前身)是我國明清皇宮,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每一個來紫禁城參觀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于其數量巨大的建筑,而自古以來我國民間也傳有紫禁城有9999.5間房的說法。
有很多人認為,9999.5間房寓意帝王九五至尊的地位。我國古人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9為陽數的極數,即單數最大的數,所以古代皇帝為了表示自己的尊貴,便把自己和9聯系在一起;5為居中的陽數,寓意包含東、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間。數字9、5的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義的標記,即“九五至尊”。那么,除去文化因素,紫禁城有9999.5間房的說法正確嗎?回答是否定的。
在古建筑領域中,4根立柱圍成的空間稱為“一間房”。紫禁城自明代初建以來,其古建筑歷經明代擴充、明末戰火破壞、清代復建、新中國成立后修整等階段。因此,在不同歷史時期,紫禁城古建筑的數量并非一成不變的。如明永樂時期紫禁城房屋總數約8300間,明末時房屋總數大約在20000間,清代時期的房屋總數約為10000間。
紫禁城建筑群自1417年正式開工,僅用了3年便完工,且歷經近600年完好。如此快速、優質的營建工程可反映我國古代大型宮殿建設在規劃、組織上和營建技術的科學性,理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材料儲備的科學性。紫禁城營建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磚、瓦。這些營建材料的備料,實際上從1406年就開始。紫禁城營建所需的楠木源于四川、云南、廣西、貴州的深山老林,石材源于京郊房山大石窩村,磚源于山東臨清和江蘇陸慕,琉璃瓦源于京西的琉璃渠村。這些材料光備料就用了11年。為了保障施工進度與龐大的施工現場的整潔,在明代始建宮殿時,采取場外加工的辦法,這是現代建筑施工工廠化的雛形。
據北京史志文獻《日下舊聞考》記載,明初工部曾在紫禁城周邊設有神木廠、大木廠、臺基廠、黑窯廠、琉璃廠和采石場。其中,神木廠和大木廠為儲存木材的地方,臺基廠為木構件加工的場地,黑窯廠為燒制青瓦的地方,琉璃廠為燒制琉璃構件的地方,采石場則為對采運的石頭進行初步加工的場地。材料準備齊全,且圍繞紫禁城碼放,有利于工程快速、有序地開展。
人員組織的科學性。明永樂時期,參與紫禁城營建的人員眾多。《明史·食貨志》對整個明代北京紫禁城營建活動這樣描述:“明初,工役之繁,自營建兩京宗廟、宮殿、闕門、王邸,采木、陶壁,工匠造作,以萬萬計。”這些工匠分為土作、石作、木作、瓦作、油飾作、彩畫作、裱糊作、搭材作等工種,不同工種之間的有序銜接、巧妙搭配,是工程順利進展的重要保障。
除了10萬名工匠,還有近百萬名勞工參與營建紫禁城。如此數量眾多的營建人員靈活分布在紫禁城的空間內,施工人員之間、不同工種之間互不干擾,有序開展施工,且各個宮殿的營建同步進行,使得工程進展快速而又順利,這無疑得益于人員組織、管理的科學性。
營建技術的科學性。紫禁城古建筑以木構件作為建筑的核心受力骨架。從安裝技術上講,各個木構件之間通過榫卯連接,即兩個相互連接的木構架,其中一個端部做成榫頭形式,另一個構件端部做成相應的卯口形式,榫頭插入卯口中,便形成連接整體。榫卯連接的安裝方式不僅是我國古建筑區別于西方建筑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而且還意味著工匠只需在現場對木梁進行拼裝即可,不僅安裝速度快,而且施工質量好、抗震能力強,體現了科學性。
紫禁城的古建筑歷經600年的200多次地震,從未出現過宮殿建筑倒塌的情況。紫禁城古建筑營建技術的另一個重要科學表現,就是程式化的建筑安裝方式。紫禁城的古建筑雖然有上萬間,但是這些建筑的樣式是固定的,其屋頂形式無外乎硬山、懸山、歇山、屋頂、攢尖屋頂形式的一種。紫禁城的古建筑群就是這五種屋頂形式按大大小小的組合方式安裝而成,猶如幾個專用的模子制作,有大規模程式化生產的科技之感。
雖然紫禁城有9999.5間房的說法并不正確,但是可反映紫禁城古建筑數量眾多。不僅如此,這些古建筑能夠在3年內完成營建,從建筑施工的科學性角度而言,能夠體現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藝。(作者周 乾 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