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個成語_半斤八兩。半斤是8兩,那1斤自然是16兩。可是,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1市斤,對應的卻是10兩,并非16兩。只有臺灣地區保留了半斤八兩的老傳統。傳統我國1斤為何是16兩呢?
漢朝以前,我國已經形成五種重量單位,分別為銖、兩、斤、鈞、石。漢代儒生強行將以上重量單位及其換算關系扯到他們心目中的仁義道德和自然規律上去。他們認為_人類社會有五種道德_仁、義、禮、智、信。所以形成了五種重量單位_銖、兩、斤、鈞、石。
一年有二十四節氣,所以1兩等于24銖。每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地又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四四一十六,所以1斤等于16兩。每月有三十天(原始歷法不分大小月),所以1鈞等于30斤。
漢代儒生的解釋基本上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無論哪種度量衡、哪種換算關系,最初都是在生產和生活當中自然形成的。形成之時,不同度量之間并沒有特定的換算關系,是紛繁復雜的生產和交換逼著人們去尋找大家都能認可的換算關系。而這些換算關系往往并不是十進制,只有等到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為了計算和統計的方便,那些不符合十進制的度量單位才會被慢慢淘汰掉。
關于1斤等于16兩,還有一個傳說_春秋末年,著名謀臣范蠡幫助越王勾踐稱霸以后,棄官經商,他為了規范貿易,發明了桿秤。在秤桿上,范蠡先是刻出了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然后又增加了福、祿、壽三星。北斗7顆,南斗6顆,福、祿、壽又3顆,加起來剛好16顆,每顆星代表1兩,16兩合為1斤。
范蠡為什么要在秤桿上刻畫這16顆星呢?據說有很深的寓意_南斗六星掌管出生,北斗七星掌管死亡,福、祿、壽三星主管運氣、收入和壽命。商販給顧客稱量貨物,如果缺斤短兩,就會缺福、缺祿、缺壽, 甚至會被北斗七星帶走生命。
我們不知道這個傳說形成于何年何月,但她就跟漢代儒生在《漢書·律歷志》里的解釋一樣,生搬硬套,胡攪蠻纏。范蠡活著的時候,我國還沒有出現桿秤,只有天平,而天平的衡桿上根本不需要刻畫標記。
此外還有很多傳說,例如說1斤等于16兩是秦始皇規定的_秦始皇滅掉六國,號令九州,六國加九州是15,再加上原先的秦國,正好是16,所以秦始皇規定1斤等于16兩。又有人說1斤16兩出自秦始皇的大臣李斯之手_秦始皇讓李斯制定度量衡,李斯不知道把1斤定為多少兩才合適,瞧見秦始皇手詔里有“天下公平”四個字,數了數這四個字的筆畫,總共16筆,于是靈機一動,將1斤定為16兩。
事實上,1斤16兩至少在商鞅變法期間就是約定俗成的老傳統,根本用不著秦始皇去數九州六國,更用不著李斯靈機一動去數筆畫。
追根溯源,1兩之所以是24銖,1斤之所以是16兩,1鈞之所以是30 斤,1石之所以是4鈞,其實都是由天平決定的。
先秦時代的我國沒有桿秤,只有天平。用天平稱量物品,只能一個一個地累加砝碼。而砝碼與砝碼之間要么是等重的,要么是倍數關系。等重的砝碼和倍數關系的砝碼不停地累加,自然就形成了倍數關系的重量單位。你看,兩和銖之間,斤和兩之間,鈞和斤之間,鈞和石之間,統統都是倍數關系。下圖所示為一套戰國時期楚國的衡器_銅環權。
該銅環權出土于湖南長沙,現藏湖南省博物館,共10件,是目前出土楚國天平砝碼中最完整的一套。大號環權重1鎰,其余九枚共重1鎰。二號環權上刻有“均益” 二字。均同“鈞”,益同“鎰”,為當時黃金計量單位。“鈞益” 之意是平準分割黃金一鎰。在“鈞益”衡制中,1 鎰相當于西漢16兩。
打個比方,如果將1兩定為一架天平可以稱量的基本單位,那么這架天平的最小砝碼就肯定是1兩重。平常稱量物品,需要一套砝碼,這套砝碼只有打造成倍數關系,例如1兩、2兩、4兩、8兩、16兩、32兩、64兩……那才是最實用、最節省的。所以呢,人們就將8兩的砝碼定為半斤,將16兩的砝碼定為1斤,將32兩的砝碼定為2斤,將64兩的砝碼定為4斤。
當然,實際命名的時候,完全可以將2兩、4兩、8兩或者32兩定為1斤,古人將16兩定為1斤,確實有偶然的成分。但有一條是必然的_ 不管將多少兩定為1斤,最后都一定是2或者4的倍數,用天平稱重的古人絕對不可能將3兩、5兩、7兩、11兩、15兩定為1斤,因為無論哪一套砝碼,都不會打造成這樣的重量_那將需要打造更多的砝碼,太浪費了。
下圖所示為一套清代銀號里常用的天平及砝碼。
有意思的是,古代我國的重量單位之間是倍數關系,近代歐美的重量單位之間竟然也是倍數關系。1磅等于16盎司,1盎司等于16打蘭,與傳統我國1斤等于16兩一模一樣。至于長噸、英擔、夸脫、英石,則跟我國秦漢時期的石、鈞、斤一樣,都是按照2的倍數進行換算。
我國1石等于4鈞(2的2倍),1鈞等于30斤(2的15倍)。英國1長噸則等于20英擔(2的10倍),1英擔等于4夸脫(2的2倍),1夸特等于2英石(2的1倍),1英石等于14磅(2的7倍)。
中英兩國傳統重量的進位關系為什么都是2的倍數?因為兩國歷史最悠久的稱重工具都是天平,人們為天平打造砝碼,都必須按照倍數關系打造。
上圖砝碼中最重的1枚為500克,最輕的1枚為1克,總重量1000 克,從小到大按倍數遞增。
我國自從秦漢以后,桿秤就日漸流行起來。杠桿原理可以讓重量按照平滑的進位增長,于是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就形成了比較簡便的十進位,銖、鈞、石逐漸被淘汰,被毫、厘、分、錢、兩、斤取而代之。唐、宋、元、明、清歷朝,除了遵循傳統習慣,1斤仍然等于16兩以外,新的重量單位都成了十進位,例如1兩等于10錢,1錢等于10分, 1分等于10厘,1厘等于10毫。
1928年,當時的民國政府通過法令,讓傳統斤兩與千克接軌, 規定1市斤等于0.5千克,但仍讓1市斤等于16兩。后來國民黨當局撤退至臺灣,繼續執行1928年的法令,所以直到今天,臺灣地區的1斤還是16兩。1954年9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度量衡暫行辦法》,為了換算上的方便,將1斤定為10兩。所以在今天,內地仍是將1斤定為10兩。
我們可以這樣總結_臺灣地區設定1斤為16兩,是延續了天平時代的老傳統;內地設定1斤為10兩,則是桿秤時代的新發明。
延伸閱讀_《度量衡簡史_世界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