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解析“有”字,需要說明的是,單字是從田英章先生毛筆楷書字匯上摘取制作的,和作品里面的字稍有不同,望書友們明鑒。
第三個字:有
有 yǒu:上下結構,上下對正。
上部“”部稍扁,舒展大方,生動流利。首筆撇筆要遒勁有力,(注意:“”部凡撇短橫長【如有、右字】要先寫撇,撇長橫短【如左字】要先寫橫)以側鋒起筆,在向左下方行筆時要略抬筆鋒,這樣可以寫出撇脖,接著漸給力寫出撇肚,這段撇身稍直,然后緩慢抬筆出鋒,這段撇身略彎;第二筆橫畫要如千里陣云,露鋒入筆,筆鋒不可太銳,然后向右行筆,注意從撇脖處穿過,中間略細,略呈拱形,稍抗肩,到位后,輕駐筆,稍頓,略回鋒,注意起、收筆的角度。
下部“月”旁不要寫寬,上收下展,其重心與上面撇的起筆直對。“冂”框勿寬,上略窄下略寬,左輕右重:左豎的位置很重要,要寫準:在撇肚處虛接起筆,露鋒入筆,向右下方輕切,然后中鋒下行,漸給力,稍左斜,垂露收,注意豎身要略帶弧度;橫折鉤起筆位置稍高,不與左豎相接,而與撇筆虛接,橫畫勿重,稍抗肩,略呈拱形,到位后向右下方頓筆,折鋒內擫,然后向下行筆,稍重,略右斜,使豎身略向內收,與左豎呈相背之勢,到位后跪筆彈鋒起鉤,勿大,鉤角稍低于左豎;里面兩小橫整體稍靠上(和橫折鉤的橫畫三橫基本等距),與左豎相接一虛一實,稍抗肩,過中心線一點收筆,以平衡左輕右重的“冂”框。
趙孟頫
王羲之
歐陽詢
王鐸
米芾
顏真卿
王羲之
黃庭堅
張旭
王羲之
祝枝山
宋 米芾 《蜀素帖》
宋 米芾 《苕溪詩卷》
唐 懷素 《自敘帖》
蘭亭序(馮承素摹本)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先秦 甲骨文《祭祀狩獵
三國《天發神讖碑》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鄧石如《篆書字帖》
近現代 王福庵 《說文部首》
唐 李陽冰《城隍廟碑》
唐 孫過庭 《書譜》
宋 米芾 《論草書帖》
漢《張遷碑》
唐 鐘紹京《靈飛經》
東晉 王羲之《孔侍中帖頻有哀禍帖》(唐摹本)
宋 米芾《聞張都大宣德尺牘》
明 祝允明《行草歸田賦》《樂志論》
唐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唐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隋 《董美人墓志》◎ 同“倜”。
唐 李邕《云麾將軍碑》
唐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進入硯田書院圈,每天進步一點點: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