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批支付機構的續展大考結果出爐。8月29日,央行官網公布2021年8月第二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行政許可公示信息,從續展結果來看,共有上海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聯電子”)、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連銀通”)等10家支付機構成功通過續展,不過,中網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網支付”)、得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得仕股份”)2家支付機構卻出現了被“終止續展”和“中止續展”的狀況,這兩家機構發展現狀如何?又是何原因導致?
2家支付機構未獲續展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最新一批公布的續展結果中,除了銀聯電子、連連銀通外,還有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都摩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證聯支付有限責任公司、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四川商通實業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民卡有限公司、上海富友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牌照予以續展。
其中,10家獲續展的機構中, 8家覆蓋互聯網支付業務,5家覆蓋移動電話支付業務,4家機構持有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許可,另有6家擁有銀行卡收單牌照。
“一般來說都是會續牌的,即使有過處罰記錄出現,但只要完成整改符合央行要求,應該都會選擇繼續給予牌照。”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次續展結果符合市場預期。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續展結果中,有2家支付機構出現狀況。其中,中網支付因申請終止支付業務,央行對其《支付業務許可證》不予續展。
此外,因得仕股份存在《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央行決定中止對其《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申請的審查。
就續展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多次撥打兩家支付機構官網電話,但截至發稿時,電話仍未有人接聽。
緣何現續展變故?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從續展公示信息來看,出現變故的兩家支付機構,一家是自身主動申請終止業務,另一家則是存在特殊情況被中止。這兩家機構各自是何來頭?又緣何出現續展變故?
從業務情況來看,中網支付是從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業務覆蓋內蒙古自治區。工商信息顯示,中網支付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1.01億元。2016年2月,該公司成為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0051)全資子公司,以企業消費服務為業務發展方向。
盡管成長了十年,但中網支付近年來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盡管注冊資本上億,但中網支付2020年總資產為 5063.43 萬元,且在經營上錄得凈虧損503.10 萬元。
除此之外,2021年7月底,中網支付還因未按規定保管相關資料,被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處以警告,并被處罰款3萬元。
在王蓬博看來,從終止續展原因來看,中網支付可能是經營承壓、業務發展不力,主動放棄了預付卡牌照。
與中網支付主動申請不一樣的是,得仕股份主要是存在規定特殊情形,被央行中止了牌照續展。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根據《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央行及其分支機構在審查過程中,有下列五種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中止審查的決定。具體包括:申請人因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人民銀行或者其他行政機關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對行政許可事項影響重大的;申請人被央行或者其他行政機關依法采取限制業務活動、責令停業整頓等監管措施,尚未解除的;申請人被央行或者其他行政機關接管,接管期限尚未屆滿的;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章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央行及其分支機構請求有關機關作出解釋的;申請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查,且有正當理由的。
一資深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得仕股份可能涉嫌違法未結案或者被央行限制業務等特殊情形,不過也有申請者主動要求中止審查的情況。該人士猜測道,“得仕股份2019年從新三板撤離后,也曾謀求賣牌,個人猜測也可能與這方面還沒有最終落定有關”。
公開信息顯示,得仕股份成立于2006年10月,業務包括上海市、北京市兩地區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以及全國范圍的互聯網支付業務。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2016年8月續展牌照至今,得仕股份變動不斷。
其中,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中,得仕股份分別因備付金存管違規、違反支付業務規定、違反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相關規定被處以罰款。另據媒體報道,2019年,得仕股份還被中國銀聯通報存在為禁入類商戶提供支付結算服務、大商戶違規等業務違規問題。
針對其中具體原因及業務發展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嘗試向得仕股份求證采訪,但多次撥打電話均未接通。
不過, “中止”并非“終止”,得仕股份目前仍可正常展業,在王蓬博看來,需要注意的是,得仕股份還是要盡快解決相關問題,續展牌照,不然其合規性和正常業務開展難免會受到影響。
預付卡牌照持續縮量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續展大考后,無論是中網支付還是得仕股份,二者業務均包括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此次中網支付牌照終止后,也就意味著,預付卡支付牌照繼續縮量。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最新支付牌照數量為230張,央行累計注銷支付牌照名單增至41家,其中,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牌照仍在呈現不斷減少趨勢。
據8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就有多家預付卡支付公司發展出現狀況,其中不乏主動申請注銷牌照者,也有多次被法院強制執行者,還有機構被列入經營異常以及出現被轉讓股權……
由于業務少、盈利弱、轉型難等問題,目前不少預付卡支付機構已陷入生存窘境。王蓬博指出,預計預付卡牌照仍然會縮量。一是因為預付卡市場變化巨大,面對大客戶一定要有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能力,能夠滿足客戶真實需求;第二則是預付卡市場競爭者眾多,不光是央行發牌的預付卡機構,擁有消費場景的眾多商家也已經意識到里面的價值;第三則是預付卡機構盈利能力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同樣稱,當前,隨著移動支付的便利化以及在“斷直連”等監管政策的影響下,經營預付卡業務的機構面臨著生存危機,一是部分原本依附于備付金挪用生息的機構失去了套利空間,監管收緊后面臨盈利模式的重構;二是伴隨著商業機構和零售消費的數字化轉型,原本主打線下的預付卡業務亦站在了轉型路口,無法跟上時代變化的機構或選擇主動退出;三是僅少部分預付卡經營機構擁有全國經營資質,大部分只擁有地區經營資質,展業范圍受限。
在蘇筱芮看來,從目前趨勢看,在經營承壓、轉型困境下,后續將會有更多機構選擇注銷預付卡牌照。
王蓬博進一步稱,支付機構正處在行業第三階段的重大變革時期,金融業務持牌經營也給行業機構提高了準入門檻,整個行業未來發展是光明的,但在未來幾年也會看到,不重視合規的機構、不主動轉型的機構可能都會被市場淘汰。
針對此類機構,王蓬博建議,機構一定要以合規為底線,正確理解并嚴格遵守央行的各項規定;第二是要用于革新,在整體市場的巨大變化下抓住發展機遇。
蘇筱芮則建議,機構后續要緊密關注監管動向,結合合規要求為實體機構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可關注與探索預付卡商業模式的數字化轉型,從需求側進行切入,設計與提供體驗更為優質的業務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