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馬特·卡羅爾:中美民間“小友誼”如何幫助消解文化隔閡?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題:馬特·卡羅爾:中美民間“小友誼”如何幫助消解文化隔閡?
作者 任雨萌
中國留學生上海浦東機場值機赴美的場景近日引發關注。盡管面臨國際旅行受限、中美關系緊張等障礙,中美民間交流仍在持續。未來中美人員交往將如何發展,兩國民眾如何通過溝通消解對彼此的偏見和誤解?
學中文、愛中餐、用微信、讀“四大名著”的美國東北大學新聞學實踐教授馬特·卡羅爾(Matt Carroll)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分享了自己與中國結緣的故事。他認為,加強兩國人員的交流,從而建立民間友誼,增進中美民眾對彼此文化的理解,是兩國關系的基礎之一。
馬特·卡羅爾曾在《波士頓環球報》擔任記者長達26年,因揭露美國神職人員性侵兒童丑聞獲普利策新聞獎。2020年至2021年,卡羅爾連續兩屆擔任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大會(China Data Content Competition& Conference)外籍評委。
與“中國侄女”的跨國之緣
卡羅爾對中國文化的真正了解緣于9年前他與一位中國小留學生的相識。
2012年,卡羅爾的妻子艾琳(Elaine)在波士頓一所學校負責招生工作,得知來自北京的中國女孩格瑞斯(Grace Xu)希望找個寄宿家庭。卡羅爾自此成為格瑞斯的“馬特叔叔”,卡羅爾也親切地稱格瑞斯為“中國侄女”。
格瑞斯寄宿期間,卡羅爾與她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卡羅爾有時接格瑞斯放學,還帶她去甜甜圈店小坐聊天。他說,那段時光非常美好,“與格瑞斯的相處使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通過對廣泛話題的討論,我們對彼此的國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消除不同文化間的隔閡,最有效方式便是“民間外交”,兩國民間進行交流對話。在接觸中國文化之前,卡羅爾和許多美國人一樣,都認為中國人只吃米飯,因此在接待格瑞斯期間,家里也常烹飪米飯作主食。然而,當卡羅爾與格瑞斯談及中國飲食文化時,才得知北京人常常吃面食,且中國人的主食有南北之分——南方人更愛吃米飯,北方人則更多吃面食。
卡羅爾說:“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常識誤區。當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見面溝通之后,他們就會多多少少了解彼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比如對方吃什么樣的食物,看什么電影等。”
資料圖:中國美食。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
體驗中國歷史文化的美妙之旅
百聞不如一見。2016年,應格瑞斯一家邀請,卡羅爾夫婦踏上了為期三周的中國之旅,游覽了北京、西安、上海、蘇州等地。卡羅爾回憶,那是一次美妙的體驗,令熱愛歷史的他心馳神往。
卡羅爾說:“美國歷史十分精彩,但算上西方人踏足美洲大陸的時間也僅有400余年。相比之下,中華文明長達5000年。在美國,一棟200年前的建筑足以令人驚嘆,但對于中國來說,200年時間恍如昨日,只是短短一瞬。因此,我在中國時仿佛置身悠長的歷史之中,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北京期間,卡羅爾一家還參觀了由格瑞斯父親負責策劃的四合院文化生活展。來自大家庭的卡羅爾對這種“四世同堂”的中國家庭文化立即產生興趣。他驚嘆道:“一座四合院里住著18個人,祖父母、姨媽舅舅、堂表兄弟姐妹齊聚一堂。在四合院內,孩子們嬉戲玩耍,大人們一起做飯,輪流照看小輩。我非常喜歡這種大家庭共度美好時光的文化氛圍。”
來中國之前,卡羅爾曾擔心自己遇到語言障礙,希望用自己“馬馬虎虎”的中文進行交流。然而,到中國后他驚訝地發現,在城市里,許多居民都會講英文。當他獨自去商店購物時,店員會熱心地用英文為他提供幫助,他所遇到的人中“有的曾在紐約上學,有的曾在加州讀書”。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卡羅爾回憶:“短短幾周的中國之旅真的改變了我對許多事物的看法。”他認為,當人們去到世界各地與當地人溝通交流后,彼此之間會建立起對對方國家和文化的理解,由此可以幫助人們建立一些“小友誼”。
資料圖:美國紐約布萊恩公園舉行舞獅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春節民俗文化。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字里行間”的文化共鳴
除沉浸式體驗中國文化外,行萬里路的卡羅爾同樣認為“讀萬卷書”對增進兩國文化理解至關重要。
身為記者、撰稿人的卡羅爾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他認為,通過文學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及其文化背景的方方面面。因此,希望更深層了解中國文化的他開始閱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這些書籍令他“大開眼界”。
在卡羅爾看來,《西游記》想象力豐富,但“會飛的猴子”孫悟空令他覺得有些詫異。相比原著,《西游記》故事的電影更得他的青睞。而《水滸傳》中的草莽英雄則和西方歷史文化中的俠盜羅賓漢有相通之處。
“四大名著”中,卡羅爾最喜歡《三國演義》。他表示,《三國演義》展現了中國歷史一角,其中蘊含的權謀策略引人入勝,但最吸引他的還是書中人物的性格和沖突。他提到,書中很顯然地劃分了正派與反派兩種形象,劉備被塑造為英雄,曹操則是反派梟雄。中國文化對“英雄”的定義與美國文化中“超級英雄”的形象別無二致。
各國文化多種多樣,但同為人類生活的結晶,必然有不少共同的價值觀,求同存異乃是文化交流的正道。卡羅爾認為,雖然美國讀者在理解中國古典文學時會在君主集權制等概念上遇阻,但劉備作為“人”的性格特征能夠與美國文化共通共鳴。“劉備的形象是一個頗具仁德的領導者,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救人于危難。不論在美國還是中國,人們都會將善良且正義的人視為英雄。”
“雙向奔赴”是消解文化隔閡的橋梁
東北大學新聞學院開課首周往往會舉辦“家庭聚會”,邀請新生前往教授家中做客。卡羅爾在波士頓郊區的家常常成為“家庭聚會”舉辦地,許多中國留學生會前往,他很喜歡邀請留學生來家中做客,讓他們感受美國式的熱情。
在與中國學生交際的過程中,卡羅爾的中文也得到了提升,已能夠自如地與中國學生交談。中國學生還幫助他更多地了解中國美食,辦公室的白板旁就貼著許多學生推薦的中餐館名單,雖然他還沒有一一“探店”,但至少有了一份中餐“心愿單”。
飲食文化的交流,可謂不同類型文化交流的底色。卡羅爾認為,對于普通美國人而言,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化首先是飲食文化。他的一位大學室友是毛絨玩具商,常常往來于中美兩國,盡管不會一句中文,但在中國商場卻十分“吃得開”,這得益于他對酒文化的喜愛,而這恰好與中國人在社交方面的“酒文化”相契合。
在過去20多年,中美文化、貿易等往來更加頻繁。但卡羅爾指出,盡管中美兩國的交集相較此前已有較大提升,實際上美國人對中國的認知,尤其是普通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仍不全面,其獲取中國文化相關信息的渠道也十分有限。他認為,當務之急是保持兩國人員交流的暢通。
文化交流的橋梁,起于一磚一石。而兩國民間“小友誼”,正是消解文化隔閡、構建文化交流橋梁的磚石。中美關系正常化40多年來,已不只是簡單的國家關系、政府關系,更是社會關系、人民關系。增進兩國關系,加強人員交流往來是一個重要因素。
如今美國高校已陸續開始秋季學期的授課。當得知近日中國赴美留學生在上海浦東機場值機排起長隊時,卡羅爾心存欣慰。他說:“尤其是在中美關系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兩國人員往來,包括中國留學生來美深造,或美國留學生前往中國都是非常重要的。”(完)
受訪者簡介:
馬特·卡羅爾(Matt Carroll),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新聞學實踐教授,曾在《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擔任記者長達26年,后進入該報“聚焦(Spotlight)”團隊擔任調查記者。在此期間,卡羅爾因揭露美國神職人員性侵兒童丑聞獲頒普利策新聞獎。2020年至2021年,卡羅爾連續兩屆擔任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大會(China Data Content Competition& Conference)外籍評委。
馬特·卡羅爾在北京天壇前自拍。馬特·卡羅爾供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