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保險從業人員是不太受人待見的。身邊有熟人朋友當了保險業務員,都恨不得繞道走,實在滑不過去了,勉強買一份,全當支持工作,完全不認為這是給自己增添一份保障。
那些年人們的觀念,包括我父母,都認為保險所保障的是小概率事件,倒霉的事怎會那么巧就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一年內平安無事,豈不等于拿錢打了水漂。
還有一個原因,也許是當時的報銷手續比較繁瑣。看著那些買了保險的朋友拿著醫院的繳費單、證明材料什么的往返醫院、保險公司好多趟都沒把錢報出來,更讓人對保險失去了熱情。
我不知道的情況持續了多久,我只記得好幾年后,突然有一天爸媽讓我去保險公司了解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重大疾病和意外險的險種,有合適的就全家都保一份。
我很詫異他們突然之間的觀念轉變,后來才知道是我媽的同事出了車禍,雖然搶救及時保住了命,卻因為報銷比例有限,之前也沒過保險,家里本就不多的積蓄花掉了一大半,一家四口的生活立馬變得捉襟見肘。
朋友家的變故,給我父母敲響了警鐘,他們這才意識到,原來保險是一份額外的保障,是意外發生時,提高家庭抗風險能力的一個辦法。
就像銷售巨人梅第,在《無懼與堅持》書中第二篇“無懼”寫的那樣,保險就是一份責任與愛,它最大的好處,是當風險意外降臨時,個人與家庭不會因此遭遇劇變。
我們都要成家立業,人到中年,也都要經歷上有老下有小的兩難階段。如果我們能夠以愛之名,為自己為家人購買一份保險,給家庭多一份保障,是不是可以活得更輕松,更心安一些?
隨著經濟收入的提高,思想觀念的迭代,保險功能的拓展,越來越多人對待保險的態度趨于認同,并逐漸將對保險的投資蔓延到保障、理財、儲備教育金、養老等許多方面。
這樣的轉變,也印證了梅第書中的一個觀點:保險的意義,在于借由它的保障功能,降低家庭風險,讓生活更加輕松美好。
今天的你買保險了嗎?保險對你的生活,是剛需還是錦上添花?等你看過這本《無懼與堅持》,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