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識?
通俗的來講,知識就是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所產生的結果。
如果將其拆分開,稱得上知識的前提條件,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客觀的,能被驗證的,相對正確的。
客觀的,這很好理解,知識不是以人們的主觀意愿變化的,不以多數人群的共識轉移,人們在相信它的同時,也不會妨礙客觀世界的運行,
能被驗證的,這點可能存在一定的爭議,很多不能被驗證的并不能代表它是不正確的,或者說不是知識,又或者說,只是暫時還沒有去驗證的能力,的確是這樣。那些不能被驗證的,好比,滿天神佛、陰陽五行之類。只能僅僅在自己的框架內自圓其說。
遺憾的是,知識并不是猜測未來,或許在未來, 某些猜測真的會成為知識的一部分,但是在沒有被驗證之前,它仍然不算知識。
相對正確的,也就是說可以證偽的,相對并不代表絕對,任何正確的東西都是建立在某個框架上的,就好比現在科學領域,當框架發生了變化,可能之前很正確的東西,就不再變得那么正確。
知識,是隨著人類認識世界的深入而不斷的被修正,只要人類還在不斷的摸索,探索,知識只能說是在那一段時間內相對正確。
所以,同時符合這幾個特征,才可以稱為知識,知識的定義也是很寬泛的,或許是某種思想,也可能是一種技能,然而,在大多數人們心中,想到知識,就應該在課堂里,用分數來衡量知識量,也認為分數就是優秀學府的通行證。
這種認知是很狹隘的,因為知識的面很廣泛的,當你真正信仰知識就是財富時,就應該知道,在任何維度的有效知識有很多的變現路徑,就可以轉化為財富,但是很多人并沒有真正的認為知識就是財富,他們的求學也只是別人畫的一條‘人生路’,他們只需往下走就行了,如果將知識換成迷信,可能這些人也同樣趨之若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