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先鋒》雜志2021年8月刊
受訪嘉賓 陳可石
著名建筑師,北京大學教授、中營都市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改革開放40周年十大建筑文化人物。汶川災后重建全球最佳范例——水磨鎮總設計師,中國唯一建在海上的歌劇院——“日月貝”珠海歌劇院的建筑方案主創設計師,中國最美戶外小鎮——魯朗國際旅游小鎮總設計師,甘南(敦煌)文博會主場館總設計師。
對話陳可石:街巷的魅力在哪里?
文 | 本刊特約記者 孔梅
手繪、圖 | 本刊特約記者 江鋮
街巷,是很多人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要回答“什么是美麗宜居城市”,或許你會想起茂密的林蔭道,品類豐富的沿街商鋪,以及有序的車流……作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產品,街巷是與市民關系最為密切的公共活動場所,是城市的“毛細血管”。
什么是“理想街巷”?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成都,如何為“理想街巷”畫像?而“理想街巷”又將如何反哺幸福美好生活?
理想的街巷,能夠促進人們的交往與互動
記者:什么是“理想街巷”?
陳可石:關于“理想街巷”,美國著名的城市規劃師簡·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一書中有過論述,答案可能就在于“人”。她認為好的城市生活的一天是這樣的:早上雜貨店的店主打開窗戶,中學生們在上學路上把鑰匙放在包裝紙里,留在隔壁的熟食店,中午裁縫打開窗給花草澆水,晚上愛爾蘭人在白馬威士忌酒館里晃蕩。
這樣的描述,透露出一個核心:一條理想的街巷,不僅僅是允許車輛、行人通過的基礎設施,還應該能夠促進人們的交往與互動。
以倫敦為例,這座城市的古老與優雅、時尚與嬉皮,每一面你皆能從街道中品味。倫敦SOHO區是這座城市的心臟,當夜幕降臨時,SOHO區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狹窄的街巷里,藏著無數酒吧、餐館、店鋪、書局、劇院和娛樂場所,磚石建筑中夾雜著維多利亞時期的鐵藝建筑和二戰后的現代主義建筑,旁邊金融區內下班的白領會路過這里喝上一杯。
擦肩而過的各色人等早已在這里落地生根,復雜而多元的環境吸引了大量作家、音樂家、藝術家和思想家,人們恣意而千姿百態地享受或使用著這一區域。住在這里,一開門就仿佛擁有了全世界,這也正是街巷的魅力所在。
營造宜人的、有故事的、有活力的街巷
記者:成都如何為“理想街巷”畫像?
陳可石:我曾在成都拍了數萬張周邊民居的照片,對成都的古鎮做過認真研究。同時,做過洛帶古鎮的設計、龍泉整體規劃及青城山規劃,對成都城市規劃研究有些心得。成都近幾年的發展速度很快,在城市規劃中,完全有底氣將其放在世界坐標里通盤考慮。而打造街巷,是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過程中,一個非常不錯的落點。
成都,如何為“理想街道”畫像?街巷設計不僅要考慮交通通行,更重要的是營造公共活動空間。首先,要打造宜人的街巷尺度。街巷是步行者的天堂,人對步行距離是極其敏感的:巷子太短,品不出味道;太長,步行都覺得累。街巷寬度在10米以下,兩側行人視覺感覺較好、有圍合感和親密感;而寬度在20米以上的街道,很難給步行者創造出一種舒適的空間感。
其次,要創造有活力的街巷生活。丹麥著名城市規劃師楊·蓋爾在其所著《人性化的城市》中提出,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街道上能找到相同的韻律:街道每100米有15-20個店面,這意味著每隔4-5秒,行人就有不同的體驗。所以,沿街界面的多樣性對街道活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提醒我們,在街巷設計中,要加強重要步行沿線界面的活力與趣味的創造,尤其是行人視線所及的建筑一層及二層的范圍,這是能夠近距離體味城市魅力的窗口,也是城市中的人深度參與、融入城市生活的窗口。
最后,要提供多樣化的街巷空間。有魅力的街道,在滿足人步行使用空間的同時,也應為活動的多樣性提供可能,比如提供行人坐下來暢談的機會、在樹蔭下乘涼的空間等。此外,還應鼓勵將公共藝術活動引入街巷空間,比如街頭文藝表演等,鼓勵人們參與,提升街巷人氣。這樣的街巷才是宜人的、有故事的、有活力的,也讓每一個城市參與者,能夠驕傲地展示城市的軟硬實力。
△成都太古里,古樸又時尚,帶來“快耍”與“慢活”雙重生活體驗
特色街巷增強城市魅力,激發城市活力
記者:“理想街巷”如何反哺幸福美好生活?
陳可石:城市不是被拿來設計的藝術品,而是活的有機體。城市中的人,其興趣、能力、需求等等各不相同,他們體驗城市,城市也為他們創造無限價值。
細化到街巷,比如國際上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其東段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靜安寧;西段是高級商業區,火樹銀花,繁華絢麗,很多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對其進行了描寫,為其帶來了較高的國際影響力。國內的大理、麗江,特色鮮明的街巷文化,為其帶來了不菲的經濟價值。
成都做街巷文化,對城市發展有什么積極影響?首先,這是順應城市轉型發展新要求的創新實踐,有利于加快建設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公園城市;其次,這是回應人民美好生活新期盼的主動作為,有利于把城市發展成果具化為可感可及的美好體驗。伴隨著打造過程,一條條特色街巷能夠促進人們的交往與互動,寄托人們對城市的情感和印象,同時也在推動環保、智慧的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更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巨大磁石。此間,增強的是城市魅力,激發的是城市活力。
編輯 何雅琦
校對 冉暉昱
審核 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