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們通常會認為,一個人假如沒有一個正常的大腦,那么在生活當中,就難免會遇到種種困難。
即便是當某個人對他人進行辱罵時,往往也會說:“你這個人怎么沒有腦子呢?”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大腦在一個人生活當中的重要地位。
2007年,一個新聞事件使得人們對此產生了新的認識:頂級醫學刊物《柳葉刀》記錄了一個神奇的案例,大約十多年之前的法國,一位男子的大腦被醫生發現腦干(普遍意義上的腦容量)只剩下百分之十不到,他的大部分腦組織被液體擠壓得只剩薄膜。即便如此,法國人的生活也沒有受到什么太大的影響,智力水平和正常人無異,這不禁使眾多網友陷入沉思:大腦是否真的那樣重要呢?
事件簡述
在看到新聞之后,很多人應該都會覺得匪夷所思:腦容量只有原本的10%,是怎么維持生活的呢?
事情其實還是有些曲折的,這名男子原先就患有大腦積水的疾病,且在少年時就接受過相關的治療,分次將腦中的積液抽取出來。
然而,這樣的治療并未奏效,男子腦中的積液依然存在,且在之后的三十年當中,一點一點在男子腦中擴張,“蠶食”其原本的大腦,導致腦組織都被液化,大部分都成為液體。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積液化是漸漸地得出現的。
與此同時,其實男子的大腦功能也是在漸漸實現一種“功能轉移”的。正如醫生分析的一樣,大腦原本就存在諸多功能區,當其部分功能區能力退化時,這些功能會進行一種自主的“轉移”,由原本負責其他功能的區域“兼任”。
這一現象無論是在現實當中還是在醫學理論的層面上,都讓人們大為震驚:即便人的大腦失去很多體積,也能夠依靠其自主的功能“轉移”以及人們之前積累的經驗與意識,維持正常的生活狀態。
意識與大腦
生物學上一般認為,個體的意識是源于大腦的,只有大腦健全,才能夠生成完整的意識。但是隨著科學理論研究的發展,人們漸漸發現,也許事實并非如此。
就比如說偉大的思想家、共產主義理論的先驅卡爾·馬克思(Karl Max)的哲學理論當中,關于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就認為,只有物質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
換言之,無論現實世界當中存在的事物多么復雜,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能力對其形成一種看法。
而正常生活是否會受到影響,其實就取決于這種對于世界的認知水平,當一個人對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已經十分得心應手,那么此時其就幾乎可以憑借經驗來完成對生活的主導。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生活在由穩定的物質以及社會關系建構而成的環境當中時,如果已經對周邊的環境以及社會關系足夠熟悉,那么其在生活當中其實可以憑借之前積累的經驗去正常生活。
在這一案例當中,該男子的經歷也是一樣反映了這種理論。即使是大腦已經失去了絕大多數面積,但是絲毫未影響日常的生活狀態。這一方面是有一些生理上的原因即大腦內部自主的功能分擔重組,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大腦形成意識過程當中,學習的重要性。
對于這名法國男子的經歷,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認知心理學教授阿克塞爾·克利爾曼斯(Axel Cleeremans)就表示,個體的意識并非天生就存在的,而是通過后天對于自己所處世界的認知與不斷學習而日漸完善的。
這一理論的存在就表明,個體對于自己所處世界的認知并不僅僅取決于其智商水平,就像是新聞的主人公,這位來自法國的男子,即便是大腦體積只剩原先的十分之一,智商也依然有75的數值,雖然不算太高,但也是正常的智商水平。
社會中的人與被“托起”的意識
個體對于周圍社會的認知過程是復雜的、難度較大的,然而有一點,我們都是處于社會當中的,一般不會存在絕對意義上孑然一身的人,而是至少會存在或大或小的群體之中。
那么此時,其對于周邊世界的認知難度相對而言就會小一些,因為這種認知的過程是被周邊的人與群體“托起”的。
在認知人類學(Cognitive anthropology)理論看來,不同區域和不同文化類型當中的個體,在對外界產生認知時,所借助的力量以及形成的觀點也是會存在差距的。這種研究源于對于北美原住民的一些實證研究,尤其是和語言相關的研究。
著名美國語言學家、人類學家愛德華·薩丕爾(Edward Sapir)就曾找來一些尚不能流暢進行語言表達的美國小朋友和原住民小朋友,隨后將藍色的繩子、黃色的繩子以及黃色的球放在其面前,結果發現,生活在不同社會環境中的小朋友注意到的也是物體的不同特質,美國小朋友注意到的是顏色,而原住民小朋友注意到的則是物體的質地與類別。
基于這樣的研究,認知人類學便展開了對于不同文化當中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諸如圖式理論的諸多成果。
這些相關研究表明,當你生活在群體之中時,你對于外界的認知、對于事物的看法終究會受到一種力量的影響,即便是自己不去用心思考,也會被社會早已形成的觀念而“托舉”起來。
結論與思考
綜上所述,個體對于外部世界客觀存在的理解與認知是會受到周邊社會很大影響的,且這種經驗也會對其生活產生長足的影響。
所以我們應該注意的就是,一方面不必過于擔心自己的什么“負面想法”會影響他人,因為有這種集體意識的存在,所以想法多少會受到控制。
另一方面,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之中,最好還是要形成自己堅定的三觀與想法,而不是隨波逐流,被他人的想法支配。
- The End -
作者 | 湯糜達
編輯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