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物大滅絕??
生物大滅絕是指物種的集體滅絕,又被稱為生物絕種,在已有的屬科或者屬綱類目的全部或者絕大部分的消亡,在整個世界上在也看不到它們的身影,整個地球歷史上出現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
單論中國,距離如今最近的滅絕的生物是長江白鱘,該白鱘在2019年12月23日由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報道出來,沒有挺進2020年。
而即將消亡或者說族群數量不過百的物種最出名的應該是白犀牛了,2018年3月在肯尼亞一個保護區最后一只雄性白犀牛死去,現在就剩倆只雌性,如果找不到或者說沒有把雄性基因培育好進行人工受孕的話,該物種差不多在10年后就會徹底滅亡。
雖然現在各地都會爆出以前所說的滅絕生物又出現,但數量也沒有超過30只,這些更像是因為體積小、生存位置偏遠等因素沒被發現罷了,但事實上存活率也不高,如果不是有各地的動物學家和動物園在補救,這些被發現的物種活不到被世人所知曉。
前五次大滅絕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歷史上也發生過現在的滅絕情況,那么發生的原因在哪里?
其一 環境巨變
溫度降低在遠古時代,地球環境尚未有如今的發展模樣,因為那個時候所有的大陸板塊是連接在一起的,不像現在有著七大洲四大洋,那么這個時候由于板塊氣候溫和,淺海分布占據了大部分的板塊邊緣,生物物種大部分便是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主。
在地球公轉過程中,陽光的照射規模開始比以往缺少,大陸在極點附近時,很容易造成結冰,溫度開始降低。冰川漂來大面積冷風,洋流和大氣環流也開始變冷,多者作用下,大陸板塊和淺海地區溫度開始急劇下降,最終形成了廣闊無比的冰川。冰川凍住水流,海平面下降,原本依靠淺海生存的物種受到嚴寒和食物短缺的雙重因素影響,開始消亡。
巖漿在冰川時期,因為海平面的下降,陸地面積開始增多,出現了數量極多的島嶼,魚類開始增多,但地底核心的3000億立方千米的巖漿卻因為地球的不知名運動噴涌而出。巖漿在西伯利亞地區的海底巖縫里開始急速噴發,與海水接觸那一瞬間,釋放了高溫氣體,直接殺死周圍幾千里的生物。
然而還沒有結束,巖漿中的有毒物質與海水發生了化學反應,海水酸化,大量動物無法呼吸死亡。同一時間,高溫氣體在上升過程中,在大氣層產生了大量混合有毒氣體,數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使得地球溫度又開始加劇,高溫又開始加速物種滅絕。
陸地板塊經歷過多次融合和分散,在運動過程中伴隨著火山噴發和海嘯、臺風等二次災害。
板塊分散還好,至少沒有相撞,但危險就在于板塊之間融合,會消散掉大量富饒的海岸線,依靠淺海灘生活的物種在這個時期滅絕。
同時大陸架也開始縮小,火山過后出現赤地千里的沙漠化,陸地上動植物沒有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融合后淺海的大陸架露出水面,原本海底的有機物開始氧化,加劇了氧氣消耗,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對陸地的生物造成了很大影響。
其二 外部空間的影響
這個的話很好理解,來自地球外的宇宙被吸引到軌道上的隕石和太陽耀斑。
隕石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地球出現過一次無比劇烈的行星撞擊。本次撞擊直接導致沖擊波向整個地球地表散去,接觸到的一瞬間化為虛無。
同時,撞擊時產生的大量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以至于陽光無法照射,導致地表溫度降低,大面積躲過沖擊波的植物無法吸收陽光而枯萎,草食性動物沒有足夠的食物來源也跟著消亡,肉食性開始互相斗爭,食物鏈開始出現斷崖式缺失。所有的大型生物物種滅絕,只剩下小型物種茍延殘喘。
太陽耀斑其外在空間還有一個太陽耀斑的影響,大氣層或者臭氧層因為遭受破壞,陽光中的紫外線等有害生物皮膚的多種物質開始降臨,高溫殺死了所遇見的一切生命。比火山蓬發形成的裸露大地不同,該次傷害直接破壞地表,現如今大部分的沙漠基本上都是陽光直射最嚴重的地方。
所有資料表明,會出現生物大滅絕如果沒有外在因素會先經歷地殼運動,產生火山、海嘯等二次災害,接著是產生的氣體要么破壞大氣層;要么擋住大氣層。一個提高高溫融化冰川導致海平面上升;一個導致溫度降低,出現大面積植物死亡,冰川面積增多。無論哪一種都不是生物能夠接受的,所以這便是幾次生物大滅絕的根本原因。
有什么證據證明現在正進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科學家已經發出警告:種種跡象表明,地球或許已正進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現如今,因為空氣含量中的二氧化碳在逐漸增多,雖然比不上前幾次滅絕時的速度,但二氧化碳的增加卻是沒有停下的。人類社會自從步入工業時代的時候,廢氣排放問題一直得不到好的解決,只能任由地球循環系統慢慢消化,但速度一直是追趕不上的,當二氧化碳數量過多,就會導致溫度的飆升。
這幾年的新聞報道上一直報道全球溫度的變化,比如2021年北美的最高溫度達到了50攝氏度,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也相繼出現50攝氏度上下的情況,街道上白天基本上看不到,全部躲在家里吹著空調。
高溫帶來的不僅僅是人類的出行問題,還帶來了兩極冰川的融化,2020年的高溫導致的冰川融化數量很大,已經帶動了海平面的上升。只是目前上升的情況不嚴重,但根據推測,再這樣繼續下去兩極全部融化所帶來的后果便是整個亞洲東側將全部被淹沒,海平面會上升50米左右,同時釋放出冰川下的遠古病毒。
大量陸生哺乳動物會在此事件中消亡,冰川融入大海,稀釋海水鹽分,海生動植物也會跟著消亡。根據推測,如果兩極冰川全部消亡,或將使全球80%的物種滅絕,人類也會因此犧牲掉一半左右的人數。
再一個,目前除卻冰川融化和高溫外,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反哺氧氣的森林也在大面積的消失。巴西亞馬遜雨林的覆蓋率從1953年到2019年為止,直接消失了20%。
沒有森林,空氣含氧就越來越少了,再加上無節制的開采礦產,整個地下區域被挖空,輕微一個地震就能造成8級的效果。
加上環境污染,每年產生的垃圾大量的傾斜在海洋里,破壞生態平衡,垃圾導致海洋生物的變異,破壞原有基因,再被打撈上來被人吃掉,有毒物質就留在人體,慢慢發展成病毒。
這些跡象,才是科學家認為地球或許正在進入全球性的生物大滅絕的原因。
真的會出現第六次大滅絕嗎??
如果人類沒有專門的計劃方案改變這些問題,那么大滅絕也就不遠了,而且還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滅絕。人的內心是貪婪的,不是所有人都會在乎以后。所以,在未來,我們或許會站在珠穆朗瑪峰山腰看著海水的奔騰。
而且如今大部分在天上的衛星也都快到了使用年限了,人們更多的處理方法是將其直接拋棄在外太空讓它隨著軌道慢慢滑行。沒有特別處理,這些垃圾如果匯聚在一起降落在地球表面,其威力不亞于白堊紀時期的隕石撞擊。
雖然有著大氣層的保護,但空調使用產生的廢氣體是會對臭氧層進行破壞的。也就是說,太空垃圾如果掉落下來,根本不可能會被燃燒殆盡,以它降落速度和引力計算,直徑10米大小的太空垃圾造成的威脅就相當于10顆原子彈爆炸的力量。
天災外加人禍,第六次或許真的不遠了。
如何預防??
事實上,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早就開始呼吁人們要愛護環境了,像我國就已經在沙漠地帶種植防砂網樹木,改善生態環境。而國家則在政策上下達了退耕還林,保障生態環境的條例。如今去鄉間田野,其實沒有多少荒涼的土地,全部都種滿了樹木。再一點,人類也在盡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
至于冰川融化,目前也只有減緩工廠廢氣排放的速度,只有盡量降低排放到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溫度才不會一直居高不下。但國家也在盡力做著保護,而普通民眾則用自己的點點滴滴來貢獻自己,種棵樹,少用點空調,壓制溫室氣體增多的速度,這些都是我們防止第六大滅絕的準備。
結語?
如果太陽爆發黑子耀斑,我們可能抵擋不住,但如果只是平常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緩解地球環境的變化,那我們也可以做到的,生命或許會消散,因為這是優勝劣汰,但不會全部消散,因為還有我們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