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花落》
兩位90后男女主人公,雙雙畢業于“985”高校,相親戀愛、結婚生子;就在兩人終于夢想成真變成新北京人后,等待著他們的卻是曠日持久的離婚官司。在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周大新今年年初推出的長篇小說封筆之作《洛城花落》里,這就是中國式愛情和婚姻的結局。
作者周大新在對談現場
大半年過去,讀者、網友有關書里故事的討論持續發酵,直接催生了上周日(9月12日)一場有關這部話題之作的對談也在三位特別嘉賓之間展開。《洛城花落》的作者周大新、因在網上開設愛情課而走紅的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以及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擅長打離婚官司的律師楊曉林在上海坐到一起,聊的正是這部小說引出的現實婚戀話題。
網紅教授:
為了在一起做自我減法也值得
論人氣,本場對談中,嘉賓梁永安無疑是最強的。他的工作身份是在復旦大學教授比較文學、文學寫作的中文系教授,但網友們更熟悉的是他另一個身份:在網上開設了愛情課的B站UP主。截至本月,他的B站粉絲數已經突破了50萬,獲贊超過64萬。
因開設愛情課走紅的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
在本次對談中,梁永安也一開始就坦言,就是因為講愛情課的關系,自己和年輕人接觸很多,很多年輕女孩兒也愿意跟他交流自己的情感經歷。結合自己之前接觸到的分享和本次讀《洛城花落》,梁永安直言,90后這一代真的是不適合結婚的一代。
他以《洛城花落》的男女主人公通過相親結婚為例說,相親是解決男女相識的一個便利途徑,“但相親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相的到底是什么?你遇到的這個人,短時間內可能無法知道他的來龍去脈。”
梁永安說,農耕社會、青梅竹馬的時代,大家是了解對方全貌的,“但現在,看到的都是片段,而這個片段完全不足以作為建立情感的基礎。”梁永安認為,兩個人相愛,應該是愛生活中的對方,而不是愛對方的條件。“而相親大多是在談婚姻,不是在談愛情,所以很多年輕人就在失去愛情的前提下結婚了,那這種婚姻是先天不足的。”梁永安直言,“現在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在談戀愛,實際上是在談婚姻,談那個標準和條件。”
并且,在梁永安看來,“現在的年輕人,給人的感覺是互相都在渴求對方,都希望對方能夠給自己提供更多,而自己的輸出越少越好。”于是,即便是很多結婚的人也是帶著渾身的問題結婚了,所以,離婚率高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問題當然需要支招。梁永安感慨地說,“《洛城花落》讓我們意識到,愛情太珍貴,假如你真正遇到了,就需要百分之百的珍惜。”他還支招當下戀愛中的年輕人,“為了在一起,哪怕自我要做很多減法,要減掉很多原來的我自己,也是值得的。”
離婚律師:
《洛城花落》和現實互有映照
在《洛城花落》小說中,男女主人公的離婚官司先后經歷了四場庭審,書中的幾乎所有人都被牽扯了進來。能如此詳細地描寫離婚法庭的庭審,以及與之相關的種種細節,這讓學法律出身的楊曉林感到震驚,同時也很感佩。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楊曉林
楊曉林說,在自己看來,《洛城花落》是很有前瞻性的。在被告不同意離婚的情況下,通過雙方律師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組織相應的證據,然后,法官提到,要改變過去簡單化的處理方式,給雙方一個充分發表觀點的機會和時間,然后直接判決離婚。所以,這既是文學作品,又折射到現實當中了。
楊曉林表示,法律通常不關心一個婚姻破裂過程中的具體原因,而是基于事實和證據,判斷這個婚姻該不該解體,如何解體。作為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楊曉林經手過很多離婚案例,法律解決的也往往是財產分割和孩子撫養等現實的權益性問題。
“我很推崇恩格斯的一句話:如果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繼續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他表示,“如果感情確實已經消失或者已經被新的感情所排擠,那就會使離婚無論對于雙方或社會都成為幸事,也會使人們免于陷入無益的離婚訴訟之中。”
針對離婚這個話題,楊曉林說,其實法律和文學各有側重。他表示,法律不關心一對夫妻在生活中到底有多少具體矛盾,有多少一地雞毛,而更關心的是離的過程中怎么操作,怎么保護雙方的權益。“所以,同樣作為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手段,法律關注的是權益保護,而文學總是關心情感邏輯和情感療傷。”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