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綿陽1月4日電 (楊勇 王鵬)位于四川龍門山斷裂帶中部的綿陽市,是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之一,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境內頻繁發生。最近九年,綿陽連續實現了地災“零傷亡”。記者近日在當地探訪了解到,這一成果背后是地災防治的“綿陽樣本”。
位于綿陽市安州區的千佛鎮,群山環繞,當地村民世代居住在高山峽谷之中。在該鎮千佛村11組,47歲的楊大玉從2008年后多了一個身份——地災監測員。
圖為綿陽市地災監測員在巡查。 鐘欣 攝楊大玉的家位于一條河道邊,每逢汛期,在家門口就可觀察河流水位。她告訴記者,每年政府都要組織地質災害監測培訓,作為監測員,她不僅要隨時觀測有無泥石流等發生的前兆,還要隨時注意村民動態。一旦接到預警,她會迅速通知20戶村民向安全地點撤離。
“一般是廣播提醒,還要敲鑼打鼓,保證把大家都叫起來。”楊大玉回憶,做監測員多年來,村民們的防災減災意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有人不愿意撤離,后來一個小時內都能保證撤離。”
據了解,在整個綿陽市,分布在各個行政村的監測員有近3000人,無數個“楊大玉”是綿陽地災防治中的“細胞”,組成了有效的群防群控體系。
圖為四川綿陽高川鄉地災監測員培訓。 鐘欣 攝綿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李光德告訴記者,“人防”是綿陽地災防治的主要依托。目前綿陽市建立了市、縣、鄉、村、社、點“5+1”防災責任機制,逐級編制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層層簽訂責任書,通過定人、定崗、定責、定酬,并定期組織培訓的“五定”管理方式,直接指揮最小作戰單元,以實現監測預警的快速反應、迅速處置。
數據顯示,綿陽全市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達1.23萬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61%。在如此廣袤的地域中,除了依靠人工群防群控,科技支撐也是地災防治的重頭戲之一。
在綿陽數千個地災隱患點,裂縫計、泥位計、雨量計等自動化監測設備組成了自動化監測系統。在千佛鎮的一座山頂,記者見到了一臺全自動雨量計。該設備不僅可隨時監測雨量,并可隨時將數據傳送至數據中心,以供綿陽市進行整體分析研判。
圖為四川綿陽北川楊家溝泥石流治理工程。 鐘欣 攝與此同時,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技術和北斗通信技術,綿陽市還在部分地災隱患點的山體上安裝了高精度定位終端,可實時感知山體位移值,達到預設的閾值后,進行預警預報。
“有些高精度定位終端安裝在運營商網絡信號未覆蓋的地方,這時利用北斗系統的短報文通信技術,就能實現監測信息的實時回傳。”四川九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有限公司營銷部負責人李飛告訴記者,北斗高精度定位終端的定位精度達到了毫米級。
除了科技支撐,地災隱患點的技術支撐同樣是地災防治的重要一環。記者了解到,綿陽市與九0九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重慶蜀通等4家單位簽訂技術服務協議,建立了11支汛期駐守和技術服務隊伍,向民眾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和臨災應急處置常識。
“綿陽是地質隊的大本營,我們對整個綿陽地質環境、地質災害的分布狀態非常地清楚。”九0九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副總工程師黃曉明告訴記者,近年來,地質隊深度參與綿陽地災防治的技術支撐工作。
“近年來,我們探索出了‘人防為主、技術支撐、群專結合、創新驅動’的地災防治‘綿陽樣本’。”李光德表示,綿陽市把地災防治工作作為“生命工程”,近年來,綿陽市著力強化“科技是地災防治第一手段”的新思維,強化“技防”新支點。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綿陽市投入資金3.5359億元,實施57處工程治理、174處排危除險、1224戶人的避險搬遷,目前有21處治理工程、344戶避險搬遷正在(即將)實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