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工程實現大江截流20多年后,三峽水庫開啟正常運行期175米蓄水元年!
的確,距離長江三峽工程截流成功已經超過20年,但三峽大壩完成大江截流卻并非易事,在施工的過程中也是一定風險的,不僅僅是很多人看到的成本高低和居民遷移問題,所以,當時還發行了三峽工程完成大截流的特種郵票,2枚郵票上呈現的就是大江截流和明渠通航的場景,時間就是1997年11月。
應該不會有人還不知道三峽大壩在哪里吧?當時修建這個水利水電工程的時候,不僅工期長達17年之久,還花費了兩千多億人民幣,目前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那座水電站的發電能力能和三峽大壩相比,而且,這個偉大的水利工程還不僅改善了航道,還能起到強大的防洪抗旱能力。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三峽大壩的正常蓄水位是175米,不過,這么多年三峽水庫達到這個水位高度的實際次數是十多次,并且,準確來說每一次都是實驗性蓄水。
不過,就在這個九月,三峽工程正式開啟正常運行期間175米蓄水元年,預計將在10月底、或11月初的時候達到175米的蓄水高度,目前還有68億立方米的待蓄水量。同時,這意味著過去十多年的實驗性蓄水工作,在時間的見證下已經取得好的結果,三峽工程今后將會在防洪發電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庫容393億立方米的三峽水庫,面積到底有多大?
三峽大壩這樣大型的水利水電工程,在建造以前早就設計好了庫容有多大,所以才會進行那么多年的前期考察和研究。而三峽大壩的393億立方米庫容也是有不同分工的,由于承擔了很大的防洪任務,所以有221.5億立方米的庫容都是防洪庫容,而水庫的蓄水位也不是一開始就長期維持在175米,而是大多保持在156米的初期蓄水位。
自三峽大壩建成以后,三峽水庫就變成了人工湖,但這個人工湖可與一般的“水蕩蕩”不一樣,因為三峽水庫的范圍大到穿過了21個縣市,串起了一千多個村莊,總面積達到了1084平方千米。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當年三峽大壩修建的時候就有一百多萬搬遷,當然,這些移民如今的生活條件都越來越好了,全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知道三峽大壩的人不少,但除了當地人,專門去看一看的人應該就不多了,其實,要是有時間的話還是可以去一去,三峽水庫那條線也有不少國家級的文物古跡,如果有機會遠遠地看到大壩開孔泄洪,那也是比較壯觀的,還能看到過往船只是怎么通過大壩。
水庫“魚王”長多大了,有沒有可能是中華鱘?
老人們常說,以前的長江有吃不完的魚,不會每年都有禁漁期,更不會有十年這么長的禁漁計劃。是的,那個時候人也沒這么多,捕魚工具就更沒有這么多了,再加上貨運不發達,如果捕撈太多的魚,其實自己也吃不完,所以多年前的長江漁業資源是十分豐富的。
毫無疑問,三峽水庫這么大,即便目前的漁業資源沒有幾十年前那么好,但依然還是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魚在里面繁衍生息。的確,在三峽大壩建成以后,一些魚類動物的產卵場逐漸消失,像庫區里面的四大家魚產卵場就是這樣,但好在后面又在庫位區域形成了新的產卵地,只不過像中華鱘這樣的洄游性魚類,就真的受到了較大影響。
其實,三峽大壩修建以后,也有進行不少放流活動,像幾年都沒有檢測到自然產卵的中華鱘,過去這些年的放流數量也是達到了上百萬條,而長江上游,也會放流達氏鱘和胭脂魚等,而且,前面也說到了,三峽庫區本來也有生態漁場。
如果要說三峽工程截流二十多年了,里面的魚王會有多大,這個問題還真沒有肯定答案,畢竟我們不可能去把里面的所有魚都打撈上來稱一稱有多重,而成年后體重可能達到300千克的中華鱘,即便有一段時間會在山下水庫里面生活,但它也要往長江口游去,一般只有產卵的時候才會回到上游,何況現在上游有沒有檢測到它們自然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