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問:以前,很多人因為太焦慮了掉頭發,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掉頭發而感到焦慮。好奇馮叔怎么看這種變化?您現在頭發也比較少,您會因為頭發問題而感到焦慮嗎?
馮叔:我和很多人一樣,頭發變少也有一個過程。年輕那會,頭發也挺多,我還留過一陣長發。到中年了,頭發開始減少,再留長,看著不是很精神,就剪短了。
之后我去過幾趟英國,發現英國的男性,禿頭的很多。我就覺得,既然頭發少了,那剃光頭不就行了。所以,我現在基本上就是剃光頭了,都剃光頭了,頭發還掉不掉,也就無所謂了,我也不會因為頭發的問題而焦慮。
我覺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從積極樂觀的方向去看,然后再去解決問題。頭發問題也是如此。否則的話,你每天照鏡子,數頭發,肯定越來越焦慮。也就是說,這不單單是個脫發問題,而是個生活態度問題。
首先,沒有必要為掉頭發感到焦慮。如果你臉上長個痘,你會怎么辦?去看醫生。醫生開點藥,抹一抹,很快就好了。你不會把它當成是一件大事,然后開始焦慮。頭發的問題也一樣。現在不是有植發嘛,我也認識植過發的人,看著效果也還行。
從這個角度看,你也不用焦慮。如果脫發,你努力工作,賺點錢,植一下發,問題不就解決了?另外,戴頭套不也能解決問題嘛。只要你別跟人吵架,被人一把薅下來就行。
植發、戴頭套之外,還可以剃光。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中年人,中間的頭發已經很稀疏,甚至都沒有了,還要把左邊那一點頭發耷拉到右邊,或者從右邊耷拉到左邊,拿那一點僅剩的頭發遮來遮去,遇到風一吹,還轉起來。這樣是蕞不堪的一個狀況,甚至讓人覺得有一點「猥瑣」。不如剃光了,不就啥事都沒有了?
我覺得,這些都能解決這個問題。既然問題可以解決,還有什么可焦慮的?看見問題而不解決,才會焦慮。只要有解決問題的動力和能力,就永遠不會焦慮。
02
問:我發現,很多企業家都有體育愛好,比如王石,以前爬山,現在賽艇。您有什么體育愛好?
馮叔:我年輕的時候經常打乒乓球。后來騎過一陣自行車。十多年前,還和朋友們花了十來天時間,騎行環繞了臺灣島一圈。不過蕞近這些年很少騎了。現在堅持的運動,一是做一些力量練習,二是走路,每天晚上大概會走半個多小時路。
03
問:在臺灣島騎行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印象特別深的事兒?
馮叔:有幾個事印象很深。
一是,騎自行車環島的時候,我們跟臺灣的朋友,經常會因為大家都比較客氣、含蓄,騎了一天下來,聊天時找不到詞了。然后就找一些公共話題,這些公共話題說完了呢,又說一些段子,但是突然發現這個段子他們笑的地方我們不笑,我們笑的地方他們又不笑,大家的笑點實在是差得很大。
可是當我們在有一些事情上非常直接的時候,比如說吃飯、去洗手間,或者不高興就直說的時候,大家反倒都變輕松了。這個體會很有意思。朋友相處,有話直說比有話不說、有話繞著彎說要好很多。
二是在騎行的時候,發現一路上廟很多。后來看了一些資料才知道,臺灣是地球上按百人算或者按平方公里來算,廟的密度蕞大的地方。
我慢慢發現,臺灣的這些廟,起到一個很重要的「維持社會穩定」的作用。臺灣在快速地現代化成長以后,也有一段時間像大陸現在這樣,除了金錢,人們很少關注其他東西,這種社會浮躁帶來了各種問題,包括環保、勞工等。那么,整個臺灣后來是怎么沉淀下來、讓靈魂更有著落呢?
我發現,臺灣有一個「價值重建」的過程。這個過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叫民間的自我重建,就是把自己的靈魂找個地方放起來。中產階級放到佛教,這個佛教比大乘佛教還要大,是人間佛教,像慈濟、中臺禪寺都屬于這類,中產階級供養著這些道場,又辦電視臺、學校,做得非常好。普通人,原住民和本土民眾,求個方便,就近拜祭土道教,比如一棵樹、一個有故事的人物,或者土地公這樣的神仙,都可以為他們修廟。另一部分是更高級一點的重建,實際上就是華夏傳統文化融合了西方的價值,從而形成了法治的上層精神支持。
我覺得,透過不同層次民眾的生活狀態,就能看到現在臺灣的基本精神秩序。舉個例子,比如買房這件事。在大陸,如果一個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相比檢討自己,他更喜歡謾罵政府或者地產商。我在臺灣爬玉山的時候,遇到一個四十多歲的帶隊大姐,她有三個孩子。我問她:「你買房子沒有?」
「不用買,我租房子。」
「你為什么租房住?」
「以我的能力只能租房子住。」
「那你老公呢?」
「現在我們兩個加起來還是買不了。租了十幾年了,我很習慣了,也沒有什么問題。」
「你怎么不去罵政府呢?怎么不罵黑心開發商呢?大陸把地產商都叫黑心開發商。」
「那是我的事情,我自己沒有能力,不能怪別人。」
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臺灣人,發現他們總是這樣自省。后來我才知道,這跟他們經常拜佛有關。有信仰的人,就有敬畏之心,就能自省、自律。
還有一件事,印象很深。我們在路上遇到一個磕長頭的中年婦女。我發現,她的快樂在于,她心目中有一個方向感、有目的,至于這個過程,她是享受的。就像我騎自行車,別人認為我歲數不小了,但我自己很開心。也就是說,當你有了理想、有了方向,你就會給自己的人生賦能。
圖片來自網絡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