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分享:劉微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秋分。隨著涼爽的秋風漸起,泛黃的秋葉飄落,悄然盛開的桂花飄香,秋天的氣息愈發濃厚,令人陶醉。
秋至一半 農事正忙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據《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在此有“半”之意。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等分晝夜,平分秋季。之后,陽光直射點日益偏向南半球,白晝漸短,黑夜漸長,晝夜溫差漸大,一夜涼過一夜。
以五天為一候,古人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秋分后,陰氣漸旺,會聽見雷聲的日子越來越少。由于天氣變冷,蟄居洞穴的小蟲會用細土將洞口封住,阻擋寒氣。同時,隨著降雨量的減少,加之天氣干燥,河流湖泊進入干涸的季節。
雖然氣溫逐漸降低,但秋分時節風輕云淡,天高氣爽,正是三秋大忙之時。俗話說,“秋分一到,谷場見稻”“秋分種麥正當時”……此時,在大江南北的金色田野里,正活躍著農民們搶種搶收的身影。北方忙于種植冬小麥,南方則忙于種植水稻。
今年秋分,也是第四屆華夏農民豐收節,一系列與農業有關的慶祝活動,一幅幅喜慶豐收的美麗畫卷,將在華夏各地徐徐展開。辛勤勞作的人們看著田野里的白色棉花與金色稻谷重重交疊,聞著丹桂與瓜果的陣陣飄香,沉甸甸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多彩美景 以文寄情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秋分時節,層林盡染,面對著五彩斑斕的大地美景,文人墨客往往喜愛揮筆作詩,寫下眾多別有一番韻味的秋色秋意。
從陳允平的“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杜甫的“返照斜初徹,浮云薄未歸”中,能夠感受到靜謐山水間,天朗氣清的景色與怡然自得的心境;從韓愈的“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宋之問的“八月涼風天氣晶,萬里無云河漢明”中,能夠感受到月色澄明、銀河閃亮的秋夜與爽朗開闊的心情。
在寄情美景同時,面對草木變化、候鳥南飛,還有一些文人用詩詞表達著傷秋之情。如王實甫在《長亭送別》中所寫,“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將離愁別緒深深融入這寂寥的秋色之中;又如紫靜儀在《秋分日憶用濟》中所言,“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激起游子的思鄉情懷。
祭月說秋 蟹肉肥美
祭月賞月、送秋牛圖,做秋湯、吃螃蟹……每逢秋分,民間總會開展一些特殊的節俗活動。
早在先秦時代,已形成春祭日、秋祭月的禮俗,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建而成的。后來,因秋分時月未滿,在逐步的發展中,祭月的習俗從秋分轉至中秋。
每逢秋分,有些地方還有“說秋”習俗,即在秋分這天,挨家挨戶送印著全年農歷節氣和農夫耕田圖案的“秋牛圖”,同時說上一些應景的吉祥話,表達祈求豐收的希望。
在食俗習慣上,嶺南地區的人們會去采摘野莧菜,又稱“秋菜”,秋菜與魚片熬制的湯則稱“秋湯”,借此祈求家宅安寧,身體健康。“秋風起,蟹腳癢”,此外,秋分時節,正是蟹肉肥美之時,蕞宜品蟹。雖然螃蟹營養價值高,但其性寒,不可貪食。
夜越涼、秋越深。還要記得及時添加秋衣,以防感冒著涼。
(綜合自人民日報、新華社等)
近日: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