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應急管理部組建近兩年,中國進入“大應急”時代
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2018年4月16日,應急管理部舉行掛牌儀式。成立近兩年來,應急管理部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一個整合了11個部門13項職能的新組建部門,近兩年時間,應急管理部在整合應急救援工作時都做了哪些工作?面對“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應急體系建設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隊武夷山大隊進行訓練演習。武夷山大隊供圖消防轉制的新考驗
2019年的最后一天,昆明航空救援支隊、大慶航空救援支隊同天掛牌。兩支隊伍分別駐守在中國東北和西南兩處森林資源富集之地,是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的航空救援支隊。
航空救援支隊是森林消防局直接管理的重要航空救援力量,是森林消防隊伍遂行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的“尖刀”和“拳頭”。
這是消防救援隊伍轉制以來,森林消防在航空救援領域拓展的新嘗試。
2018年下半年,根據中央改革部署,武警森林部隊集體轉隸移交應急管理部,成為一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要承擔森林和草原火災撲救、搶險救援、特種災害救援等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由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兩支隊伍組成。轉隸移交后如何適應新要求、新考驗是每支森林消防隊伍面臨的問題。
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隊武夷山大隊探索了自己的做法。
武夷山大隊由原武警武夷山森林大隊于2008年8月組建,并于2018年11月轉隸而來,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在閩北地區的保障。轉隸后,除了與駐地應急管理局積極溝通,還與消防救援大隊和藍天救援隊建立聯演聯訓機制,共同在林火撲救、山岳水域地震救援、救援現場緊急救護等方面學習交流。
綜合性消防救援的良好運轉得益于內部的一套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
“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兩支隊伍共同參與災害救援處置時,統一接受當地聯合指揮部集中指揮,兩支隊伍內部會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共同領受任務,聯合開展行動。”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說。
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隊武夷山大隊進行訓練演習。武夷山大隊供圖“包攬”全災種救援
森林消防的改革是此次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改革的一個縮影。
截至去年10月,全國近20萬消防官兵已經完成了身份的轉改、職級的套改和授銜換裝,首次招錄了1.4萬余名新消防員,目前進入入職培訓階段。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已經掛牌,完成了首次招生。
目前,在全國布點建設27支地震、山岳、水域、空勤專業隊,在各省份組建機動支隊、抗洪搶險救援隊,在邊境線組建6支跨國境森林草原滅火隊。
這支隊伍經常與軍隊和武警部隊協調聯動。
申展利介紹,通常情況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是主力軍、國家隊,負責主要方向或者主攻任務,軍隊和武警部隊是搶險救援的突擊力量,執行國家賦予的搶險救災任務。專業救援隊伍是骨干力量,社會應急救援隊伍是輔助力量。
各類救援力量在災區現場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下開展救援工作,軍隊、武警部隊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指揮員會加入指揮機構,其他救援隊伍的指揮員加入指揮機構的編組,共同參與會商研判、聯合決策,依據災種和專業優勢科學分工、明確任務。
一年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出動指戰員1311.9萬人次,營救遇險群眾15.8萬人、疏散49.7萬人。成功處置山西沁源森林火災、江蘇響水化工廠爆炸、四川長寧6.0級地震、貴州水城山體滑坡、“利奇馬”超強臺風等重特大災害事故。
“新部門、新體制、新隊伍的優勢不斷顯現,各項消防安保任務以及應對處置重特大災害事故的任務都得到圓滿完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兼教育訓練司司長張福生說。
中國兩支國際重型救援隊通過復測和測評。應急管理部供圖中國救援隊走出去
在國內應急救援隊伍理順機制、轉型成功的同時,中國救援隊走出國門,在國際救援中發揮著自己的力量。
2019年3月,非洲東南部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和馬拉維三國遭受熱帶氣旋“伊代”襲擊,暴風、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山體滑坡和河水決堤,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經批準,應急管理部派出中國救援隊65名隊員攜帶20噸搜救、通訊、醫療等救援設備、物資前往災區。中國救援隊依托北京消防救援總隊組建,是當時首支到達災區的國際救援隊。
今年10月,中國救援隊和中國國際救援隊通過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的測評和復測,中國也因此成為亞洲首個擁有兩支國際重型救援隊的國家。
與中國救援隊一道參加評測的中國國際救援隊成立于2001年。在2015年尼泊爾地震中,是到達尼泊爾災區的第一支經過聯合國認證的國際重型救援隊,也是第一支救出幸存者的國際救援隊,共救出幸存者2名。
“中國國際救援隊通過復測,中國救援隊通過首次測評,他們在測評當中的表現非常優異。他們對于國際救援體系,是非常重要的財富。”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代表拉梅什·拉杰辛汗評價說。
社會應急救援力量也在逐步規范化管理,參與救援的熱情持續高漲,尤其在一些重特大自然災害救援中,大量社會力量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和其他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相互配合、優勢互補。
2019年,應急管理部舉行了全國首屆社會救援力量技能競賽,區域分類選拔中成績優異的隊伍,可參與相應區域范圍內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在全國競賽中獲得前三名的隊伍,可參與全國范圍內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2019年12月5日,森林消防和佛山當地消防支隊合力撲救凌云山下三角塘水庫附近山火。應急管理部供圖大應急時代到來
消防救援只是應急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介紹,消防救援隊伍轉制后,成為我國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在原有防火滅火和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任務基礎上,水災、旱災、臺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為了救援的主責主業。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整合了以往分散于11個部門的13項不同領域的應急救援職責,包括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職責,民政部的救災職責,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災害防治、中國地震局的震災應急救援職責等。
在“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面前,組建以來,應急管理部依靠改革破解難題,通過完善應急救援機制、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推動救援裝備升級、提升綜合救援能力推進大應急體系的建設。
2019年,應急管理部全面摸底、深入研判危化品行業安全狀況,印發實施化工園區和危險化學品企業風險排查“兩個導則”;實施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明查暗訪,對高風險煤礦開展“體檢”式重點監察……
在系列措施的作用下,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8.3%和17.1%,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數分別下降10.2%和5.3%。
自然災害防治方面,建立自然災害防治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協調推進自然災害防治9項重點工程建設。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占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25%、57%和24%。
去年的成效,昭示著我國應急管理新的機制已經形成,正式進入了“大應急”時代。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