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寒:此時盛放的臘梅其實不是梅
人們時常會認為臘梅是梅花的一種,但實際上,臘梅并不是梅花
1月6日早晨5點30分,時值小寒,二九第八天,北京地表溫度低于零攝氏度。臘八剛過,天地冰封,即將進入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不過,寒冷中也有春意,從12月開始,北京臘梅進入開放季,一直到次年3月份左右結束。地上冰凍,園中梅開,就像這個臘月一樣,舊歲將去,新年將至。
物候:候鳥開始北歸了嗎
物極必反,極冷天氣的到來,也意味著冬去春來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小寒三候,雁北鄉,鵲始巢,雉始雊。意思是南飛的大雁開始向北遷徙,喜鵲開始筑巢,野雞開始鳴叫。這三候,其含義都和冬春更替有關。那么,此時候鳥真的開始準備北歸了嗎?
據氣候資料顯示,在我國,有三條主要的候鳥遷徙路線,第一條從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區出發,一部分往東南方向遷徙,一部分越過喜馬拉雅山脈至印度、尼泊爾過冬。第二條從內蒙古中部、華北、陜西等地出發,沿太行山、呂梁山,越過秦嶺和大巴山區,進入四川盆地或更南的地區過冬。第三條從東北、華北東部等地出發,沿海岸線一路向南,飛至東南亞各國過冬。
我國有1300多種候鳥,約占全球13%左右,物候中所說的“雁”,也即大雁,一般是雁類的總稱,包括鴻雁、豆雁、白額雁等,其繁殖地在歐洲及西伯利亞一代,在我國,主要在東北、華北地區出現。一般在9月底到10月份開始,由北向南其遷徙,一直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乃至福建、廣東等地越冬,次年3至4月開始北飛,回到繁殖地。大雁遷徙的距離常常達到幾千公里,每次要耗費1至2個月時間。但無論如何,不會在小寒季節,也就是公歷1月份開始北返。
生活:冰雪紛飛的季節
小寒時節,北方大部分地方開始進入降雪階段,天寒地凍,冰面凍實,各種冰雪運動也逐漸活躍。
“過去這個時候,北京的北海、什剎海等各個冰場都開放了”,民俗學者高巍說,“尤其是夜晚,比白天更美,冰場里燈光雪亮,映著冰面一片雪白,背后是北海的白塔,在那個娛樂匱乏的年代,成了無數年輕人冬日美好的回憶”。
時間進入2020年,冬奧會越來越近,高巍說,“冬奧會本身也會促進冰雪運動的發展,近幾年來,北京的冰雪運動越來越發達,參加的人越來越多。”
近年來,冰雪運動逐漸成為過年的時尚活動,高巍說,“這其實也是風俗變化的一種表現。民俗并非一成不變,它總是在隨著生活方式的變遷而變化,以前物質不豐富的年代,過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就很滿足了,現在則有了更多的花樣,比如旅游、電影、音樂會等,都成為新的過年節目,冰雪運動也是,而且它更適合過年的季節特征”。
民俗:臘八粥要喝好幾天
小寒多在農歷臘月,且往往在臘八前后。高巍說,“民諺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一般被認為是過年的開始,因為從這個時候起,就要準備過年的東西了。比如農家殺年豬,基本上都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
臘月是農歷一年中的最后一年,高巍說,“臘這個字,本身就是用各種臘制品來祭祀的意思,在自然界,一個四季輪回結束,另外一個輪回即將開始,人們在這個時候感恩天地、感恩祖先,通過各種祭祀的儀式,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愉悅感,中國人說‘每生吉祥事,常懷歡喜心’就是這個意思。”
從臘八開始,各種和過年相關的儀式相繼進行,比如臘八粥,但臘八粥不僅在臘八喝,高巍解釋說,“臘八粥不是喝一天,而是要喝好幾天。一方面,臘八粥營養豐富,有各種豆類和米,可以幫助人們攝入更多的熱量,抵抗寒冷的冬天。另一方面,臘八粥還有多種谷物,在過去,本身也有清理陳糧,以迎新春的含義,而陳糧肯定不會恰好就是一頓的量,所以過去吃臘八粥,往往要吃好幾天”。
此外,臘八之后,北京的年貨大集也逐漸開啟,高巍說,“臘八其實還沒到辦年貨的時候,但年貨大集已經開始了,有一些不常見的東西都能在集上買到了,我們小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跟著父母去逛大集,買點兒平時買不到的東西”。
博物:臘梅不是梅
小寒時節正是臘梅怒放的季節,在北京,臘梅的花期從公歷12月開始,一直到次年3月,長達4個月左右。
人們時常會認為臘梅是梅花的一種,但實際上,臘梅并不是梅花。
臘梅的學名為“蠟梅”,因在農歷臘月開放,所以也被稱為臘梅,此外還有金梅、蠟花、黃梅花等別名。臘梅是蠟梅科蠟梅屬,是落葉灌木,而梅花是薔薇科杏屬植物的花。
蠟梅和梅的花期、香氣等都相近,因為花瓣顏色如蜜蠟,因此才被稱為“蠟梅”。《本草綱目》稱,“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在古代,“蠟”和“臘”同意,《禮記》中說,“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意思說蠟是農歷十二月的祭祀活動,所以十二月叫“蠟月”。《禮記》中說“天子大蠟八”,意思是天子要在蠟月祭祀八神,包括農神、貓虎、昆蟲等,以祈求豐年。
秦代時,“蠟”改為“臘”,兩者通用,所以“蠟梅”“蠟月”也寫作“臘梅”“蠟月”。
臘梅是中國本土植物,原產于我國中部地區,后來逐漸傳播,野生植株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都有發現,此外廣州、福建等地則有栽培植株。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