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的郭婉茹,從小就與冰雪運動結緣。現在她是吉林松花江中學的初一學生,學校越野滑輪隊的一員。
還在小學五年級時,體育老師就發現了郭婉茹的運動潛力,開始培養她越野滑輪的運動技能。
最近,在吉林省舉辦的全國學校冰雪運動競賽上,郭婉茹斬獲了全國中學生越野滑輪比賽女子組500米和1000米兩項冠軍。不僅如此,她還和隊友一起拿下了3×100米的越野滑輪團體冠軍。
而遠在3000公里之外的泉州市實驗小學洛江校區,有一支專業的學生輪滑冰球隊,在這次全國學校冰雪運動競賽上也有不俗的表現。
沒有北方的冰雪資源,泉州市實驗小學洛江校區建成了一座國際標準的輪滑冰球場地,用于日常訓練。這支校隊作為福建省首支兒童輪滑冰球隊,在很多輪滑比賽中獲得佳績。
天南地北,盡管地理、氣候等因素有著巨大差異,卻擋不住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了解、學習和喜愛冰雪運動。
與以往冰雪運動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和華北等地區不同,在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之后,國家提出了“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口號。
為響應號召,2019年,教育部等4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廣泛開展青少年冰雪運動,積極培養學生冰雪運動興趣愛好,加強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教育,著力完善青少年冰雪運動制度保障體系。”
“指導意見”建議東北、華北、西北地區要加大冰雪運動的工作力度。其他地區要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積極創造條件,宜冰則冰、宜雪則雪,室內外相結合大力發展校園冰雪運動。
2018年,教育部遴選出627所中小學校為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1036所中小學校為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到2020年,將計劃遴選出20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到2025年達到5000所。
目前,冰雪運動是否有效惠及了更多的大、中、小學生?在冰雪資源豐富的北方地區,有哪些校園冰雪運動經驗可以全國推廣?被遴選出的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在師資力量、場地設施建設和經費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又該如何解決?
近日,在吉林市舉辦的全國學校冰雪運動現場交流會上,來自南北方地區的教育部門負責人一起探討并尋找答案。
近年來,吉林市政府每年都投入專項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讓學生進入戶外滑雪場上冰雪課。從2015年開始,每年還鋪設100多塊校園冰場,有冰場的學校全部開設滑冰課程,與未鋪設的學校共享場地。此外,吉林市還充分利用室內現有的冰上訓練館,在保障專業賽事的同時,全年為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從2017年開始,把每年寒假的第一周定為“雪假”,由教育部門和學校統一組織中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冰雪體驗活動。諸如,冰雪冬令營、冰雪研學實踐活動。這在全國還是唯一。
同樣作為冰雪體育資源大省的黑龍江,早在1978年,就開展了“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有2295所學校開設了冰雪課程,占學校總數的65.9%,以滑冰、滑雪和雪地足球為主,冰球、冰壺等項目為輔。除此之外,該省還大力推動仿冰、仿雪項目進校園,如旱地冰球、陸地冰壺等。
除了“進校園”,還積極推動冰雪運動“進課外”。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趙廣介紹,讓中小學校利用冬季體育課和大課間開展打雪仗、堆雪人、抽冰嘎、玩冰車,讓花樣滑冰、冰球、冰壺等項目成為學生們的課外愛好。
趙廣說,盡管冰雪文化有著良好氛圍,校園冰雪運動開展得也早,但體育教師總體不足的現狀依舊長期存在。
為逐步解決這一問題,除了通過國培和省培計劃培養冰雪師資,黑龍江還把滑冰列為體育教師考核的必測項目,促進教師冰雪運動技能的提升。趙廣說,下一步還要銜接好大、中、小學校的冰雪體育課程,讓更多學生掌握一至兩項冰雪運動技能。
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看來,以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新疆等為代表的校園冰雪運動廣泛開展的經驗,值得在全國進行推廣。
“在南方很多城市,冰雪運動進校園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人對這項運動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全面和具體。”廣州教育局體衛藝處處長李哲洋說,加大冰雪運動的文化宣傳,讓學生接受和認同冰雪運動,是當下的重要任務。
自國家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后,考慮到輪滑和滑冰運動有著相同的技術,南方很多學校采用輪滑作為冰雪運動的載體進行,組建了“冰輪雙棲”的輪滑冰球隊,冰訓、陸訓同時進行。
李哲洋介紹,華南師范大學附屬花都學校是教育部遴選出的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這所學校與滑雪培訓俱樂部合作,引入俱樂部的設備,利用學校空地放置訓練滑坡和滑雪模擬器,開展滑雪訓練。
“任何體育項目只要孩子們喜歡,條件允許時,都應該去實踐和推廣。”王登峰說,任何一項校園體育運動的普及都需要條件和克服各種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
王登峰介紹,尤其是“一校一品”體育教學模式,讓全校學生共同參與,真正幫助廣大青少年學會一項運動技能。這些經驗,可以借鑒和應用在全國學校冰雪運動的推廣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培蓮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