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如何培養作曲人才?作曲理論與創作如何相互促進?怎樣從傳統文化、日常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11月13日,華夏音協作曲與作曲理論學會2021年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辦,來自華夏各地得作曲家、學者線上線下齊聚,熱烈得探討撞出思想得火花、學術得共鳴和藝術創作得動力。
眾多新作問世,理論與創作多維互動
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介紹,上海音樂學院作曲與作曲理論學科走過了近百年得歷程,有著豐厚得積淀。1927年,蕭友梅博士在創立上海國立音樂院之初便開設作曲與作曲理論方面得課程。從上世紀30年代起,黃自、沃爾夫岡·弗蘭克爾、譚小麟、賀綠汀、丁善德等一大批著名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在此任教,引進西方現當代作曲技術得同時,探索華夏作曲與作曲理論得教學體系,培養了大批人才。
在音樂創作方面,誕生了蕭友梅得《新霓裳羽衣舞》,黃自得《懷舊》、賀綠汀得《牧童短笛》、丁善德得《長征交響曲》、桑桐得《夜景》、何占豪與陳鋼得《梁祝》、楊立青得《荒漠暮色》等享譽海內外得經典。在作曲理論方面,誕生了桑桐得《和聲學教程》、陳銘志得《賦格學新論》、楊立青得《管弦樂配器教程》、錢仁康與錢亦平得《音樂作品分析教程》等眾多影響深遠得著作和教程,有力推動了華夏作曲與作曲理論事業得發展。
“希望深入得學術交流與探討,可以有效推動具有華夏文化底蘊、時代氣息和來自互聯網特質得音樂作品創作。”廖昌永說。
華夏文聯副主席、華夏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指出,今年,大量具有影響力得新作問世,多場高質量音樂會上演,眾多級別高一點科研項目取得成果,一大批可以音樂人才相繼涌現,為華夏音樂界注入新鮮血液得同時,也促進了音樂生態得良性循環。
華夏音協作曲與作曲理論學會副會長徐孟東介紹,今年,作曲與作曲理論界舉辦了“百川獎”作曲比賽、第二屆金雞湖作曲比賽、“第二屆編鐘與民族管弦樂、編鐘與民族室內樂作曲比賽”、第十屆華夏-東盟音樂周、杭州現代音樂節等音樂盛事,組織了“百年華夏音高&節奏得理論與教學研究”論文征集評獎與“華夏當代音樂多維研究學術研討會”等音樂活動。
適逢建黨百年,催生了《英雄頌》《鮮紅得太陽》《逐浪新潮》《華夏頌》《我們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輩》《石庫門隨想》等眾多紅色題材作品。從對作曲理論方面年度發文得統計和梳理可以看出,華夏當代作曲家作品研究是2021年理論研究得學術熱點。
深入生活去創作,不拘一格培養人才
音樂學院應該如何培養可以作曲人才?從附中到本科到研究生階段如何進行課程設置?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主任周湘林、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郝維亞等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周湘林認為,培養未來作曲家,應當從注重技術得教授轉變為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創作能力,因此在教學中不應局限于某種風格和題材,而要更多地拓展學生得視野,鼓勵個性。身在北京得郝維亞遠程參會,提出了從附中到大學一體化教學改革得思考,他希望能持續優化教學流程,為學生得每一階段學習進行精確診斷,不拘一格地培養人才。
會上還有多位作曲家分享了自己近期得創作和思考。作曲家陳丹布講述了自己創作交響詩《阿圖列爾》背后得故事,這是一部關于四川大涼山彝族人民脫貧得作品。為此,他在“懸崖村”采風16天。當地一個彝族女孩唱起一段動人得民歌,被他融入作品之中。“把自己融入鄉土中去,要做好學問,也要深入生活。”陳丹布說。同樣,青年作曲家李邵晟在創作得時候,也曾在韶關地區采風,在作品中融入了土地與人得聲音。
藝術源于生活,哪怕是瑣碎日常得當代生活。四川作曲家高平“隔空”分享了他得作品“白日夢”鋼琴組曲中得段落“失機布魯斯”,靈感來自一次丟失手機得經歷。他對丟失得手機呼喊,如同對離去得愛人告白,唱詞是四川方言,充滿幽默感和生活氣息。這段彈唱對演奏者要求很高,但不乏挑戰者。一位匈牙利華裔鋼琴家為了演繹這首鋼琴彈唱,還專門去學了四川話。
眾多作曲家、學者分享了創作經驗,進行了論題多元、視角多維得探討。“聽了很多大作曲家得作品,得到了時新得資訊和創作得啟發。”現場一位作曲系學子說,“深感肩上得使命,希望能在學好作曲技術得同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寫出有創造力、觀眾喜愛得作品。”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感謝:施晨露
支持近日:上海音樂學院提供
近日:感謝分享: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