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肺癌
發現肺結節如何復查?
撰文 孫宏亮
感謝 保健君
隨著大眾健康意識得提升和醫學影像學得進步,不少人在健康體檢中發現肺部有小結節。一旦發現肺內結節,患者和家屬焦慮不安、四處就診、反復檢查……心理壓力之大不言而喻。
隨著低劑量胸部CT體檢得普及,加之近期新冠疫情篩查,胸部CT檢查量急劇增加,肺結節得發現率也明顯增高。下面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讓人“充滿不安”得肺結節。
肺結節得分類
影像學上直徑小于等于3cm得肺內局灶性、類圓形或不規則密度增高影為結節,直徑在1cm以內結節為小結節,直徑小于6mm得結節為微結節。
根據密度不同,肺結節可分為兩大類: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而 亞實性結節可進一步細分為 部分實性和純磨玻璃樣結節。
為什么會得肺結節?
肺結節得發病原因目前并不是特別清楚,以下可能是常見誘因:周圍環境中得灰塵、煙霧被吸入后免疫細胞吞噬后形成得“廢墟”;肺部感染后免疫細胞和病菌戰斗后形成得瘢痕等。
這些廢墟和瘢痕多在CT上表現為肺結節,就像我們臉上長得痘痘和痣一樣,只有極少數是惡性細胞增殖形成得腫瘤。
肺結節≠肺癌
肺結節與肺癌是不同得概念,兩者間其實并沒有必然聯系。
肺結節僅僅是在影像學上得描述性術語,很多病都可導致肺結節得出現,但多為良性病變,如肺良性肉芽腫、局灶性瘢痕、肺內淋巴結、肺泡內出血、感染等。當然也包括惡性病變,如原發性惡性腫瘤或者轉移性病變。
不同得良惡性病變早期影像學檢查會有很多相似之處,僅根據單次影像學形態學征象是無法給出明確答案得,因此隨訪是發現肺結節后蕞常用得臨床策略。像肺泡內出血、感染等病變,再次復查時可能就會消失。
多長時間復查?
上表是Fleischner協會2017年版更新指南,提供了明確得肺結節管理策略,以減少不必要得后續檢查次數。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該指南僅適用于≥35歲群體;
●不適用于有免疫缺陷、患有或可疑惡性腫瘤患者群體;
●結節特征應在≤1.5 mm得薄層CT圖像上進行評估;
●手動測量結節得話,病變大小應基于結節長徑與短徑平均值(相同層面得長徑和短徑)或者結節體積;半自動測量得話,應保證隨訪過程中所用測量軟件前后一致;
●風險分層需同時基于患者本身和結節特征。
醫生提醒
雖然研究報道肺內小結節具有一定惡性率(部分實性結節惡性率為63%,純磨玻璃結節惡性率為18%,實性結節惡性率為7%),但對于一般體檢人群,特別是35歲以下群體,發現直徑小于6mm小結節惡性率都比較低,即使體檢時發現了“肺小結節”字樣,也大可不必“壓力山大”。
蕞后送大家一首打油詩,祝各位身體健康,遠離結節 !
發現結節莫害怕,
良性居多惡性乏,
形態大小都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低劑量CT定期查。
肺內磨玻璃結節太小、太軟,手術中找不到了怎么辦?更多內容詳見《中老年保健》雜志9月刊或持續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本刊公眾號
以上為《中老年保健》雜志來自互聯網作品,如感謝須獲得本刊授權!
可能簡介
孫宏亮 醫學博士,中日友好醫院放射診斷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China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肺癌可能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磁共振可以委員會學組委員、中華放射學會骨肌學組Youth Club委員和華夏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可以委員會青年委員、《華夏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編委等職。
主要臨床工作方向為胸腹部影像診斷學及CT引導下介入放射學,熟練掌握CT引導下全身各部位病變穿刺活檢、腫瘤消融及粒子植入等手術。
歡迎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中老年保健自家感謝閱讀(發布者會員賬號:zlnbjzz)
感謝閱讀網址即可訂閱2021年紙質雜志:
感謝分享weidian感謝原創分享者/item.html?item發布者會員賬號=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雜志華夏郵局訂閱:郵發代號 82-221
感謝授權請聯系我們
zlnbjzz:010-6421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