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綿陽1月7日電 (楊勇 王鵬)“一年365天,我們在野外的時間有200多天。”近日,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一處地災隱患點,33歲的槐永波正在對一項滑坡治理工程進行勘查。談及地災防治工作,這位九0九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下稱九0九)的年輕工程師說,地災防治工作對老百姓有著實實在在的益處。
槐永波現場排查災情。(資料圖) 鐘欣 攝位于四川龍門山斷裂帶中部的綿陽市,是全國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之一。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境內頻繁發生。在地災防治的現場處理、勘察設計、技術指導方面,九0九是當地毫無疑問的行業龍頭。
據了解,九0九是一支技術密集型水工環地質專業隊伍,現有職工300余人,擁有水工環、巖土、探礦、測繪、檢測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3人,其中中高級職稱占73.62%。
“我們的核心優勢,就是專業的技術。”九0九副總工程師黃曉明說,九0九“大本營”位于綿陽,對整個綿陽的地質環境、地質災害的分布狀態非常清楚,“我們可以很快地和政府進行聯動,隨叫隨到,隨時為地方政府乃至當地居民在受災狀態下進行服務。”
航拍北川楊家溝泥石流治理工程。(資料圖) 鐘欣 攝在九0九參與的綿陽地災防治中,黃曉明印象最深的是位于北川縣的李家灣滑坡。那是一個高位滑坡,2016年,滑坡將都壩河堵了形成了堰塞湖,對下游沿岸的居民和陳家壩鎮產生了巨大影響。
“我們第一時間到場做調查排查工作,同時利用無人機研究方案,同步進行搶險。”黃曉明回憶,滑坡的現場搶險要考慮許多因素,如減少堰塞湖水體的回移、快速疏通、實時監測等,稍不注意便可能對下游造成危險。最終,得益于九0九與當地政府制定的應急方案和演練,李家灣滑坡很快被成功處置。
從汶川地震到蘆山地震,再到茂縣山體高位垮塌和九寨溝地震,九0九的“身影”幾乎出現在四川省每一次重大災難搶險現場。黃曉明回憶,多年來九0九的工作流程、設備均發生了變化。尤其是設備變化,無人機、三維激光掃描儀,傾斜攝影等,使指揮能力、應急搶險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九0九專家在災害現場使用無人機航拍。(資料圖) 鐘欣 攝槐永波是九0九環境地質公司總工程師,雖然年輕,但已在地災防治一線工作了近十年。他告訴記者,發生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對他的職業選擇產生了深遠影響。“畢業時考慮到汶川地震震區地質構造很脆弱,地質災害高發,所學專業有用武之地,于是選擇了四川這個地方。”
在九0九,不少一線工作人員都有著與槐永波類似的擇業經歷。“我們把民生看得比天重要。”黃曉明說,九0九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老隊伍,有部隊作風,“熱愛”是大家始終堅持野外工作的源動力。“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努力保障受地災困擾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