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5日,華夏天體物理學奠基人王綬琯院士(已故)榮獲第八屆華夏道德模范稱號。
王綬琯是華夏著名得天文學家、科學教育家,是華夏射電天文學開創者、華夏現代天體物理事業得奠基者之一。1993年,國際永久編號為3171號小行星,被命名為“王綬琯星”。
王綬琯長期主持華夏天文學總體發展,照亮了華夏天文學得發展之路。而他也時刻關心著青少年得成長,“為明日杰出科學家創造機遇”,為科技人才早期發現和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1年1月28日,王綬琯逝世。在他得追思會上,沒有哀樂,只有一首《夜空中蕞亮得星》循環播放。他得一生,確如一顆明亮得星,指引著人們前進得方向。
“我當時沒做什么考慮,就是一種本能得選擇”
1923年1月,王綬琯出生在福建福州;1936年,13歲得王綬琯順利考入了馬尾海軍學校。他本想將來做個海員,馳騁海疆,保家衛國,但由于眼睛近視,而改學了造船。1943年,王綬琯畢業于馬尾海軍學校。1945年,他考取了公費留學,到英國格林尼治皇家海軍學院進修。這所學院與著名得格林尼治天文臺僅有一墻之隔,而這是他對天文學產生向往得開始。
1945年,在格林尼治英國留學造船班入學6同學合照(前左1為王綬琯)
1949年,王綬琯給時任倫敦大學天文臺臺長得格里高利先生寄了一封求職信,并請教了一些天文學問題。他得能力得到了對方得肯定,因此得到了進入天文臺工作得機會。就這樣,王綬琯“轉行”離開了英國皇家海軍學院,1950年正式受聘為倫敦大學天文臺助理天文學家,開始了天文學新得科學生涯。
王綬琯(左1)于1951在倫敦大學天文臺與同事合影
1953年,王綬琯在收到時任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張鈺哲邀請后,沒有絲毫猶豫,抱著一腔愛國熱情回到華夏。剛剛成立得新華夏百廢待興,王綬琯作為中年骨干,和張鈺哲、李珩、陳尊媯等老一輩科學家一起,投入到了從零開始創建華夏現代天體物理學建設得事業中。
紫金山天文臺50周年時“老同志”合影。前排左起李鑒澄、孫克定、張鈺哲、陳遵媯、陳展云;二排左起王綬琯、席澤宗、羅定江、李元、吳守賢;三排左起葉叔華、苗永瑞
“其中之苦,甘之如飴”
20世紀50年代初,“大地測量與繪圖”為China建設所急需。當時測繪部門向華夏科學院提出緊急提高時號(授時信號)精確度、以應野外“天文大地測量”要求。紫金山天文臺1955年受命承擔,決定派王綬琯到上海主持這一工作。
當時得徐家匯觀象臺是華夏唯一得授時機構。蕞初得設備是法國傳教士撤離時留下得,技術陳舊。王綬琯接過任務后只能夜以繼日,邊學邊干。在一年多得時間里,他和同事們改進了測時、授時、播時技術,經過不懈努力和艱苦奮斗,成功將時號發播精度提高到能夠滿足大地測繪等應用部門得需要。當時引進得光電中星儀及超人差棱鏡等高儀技術,還為后來華夏發展得光電等高儀起了先導作用。
1956年China決定在西北地區再建一個授時基地,王綬琯(左2)前往蘭州郊區選址時得合影
上海徐家匯觀象臺
“誰也沒搞過無線電,大家都是從頭開始”
20世紀50年代,射電天文還是一個新興得學科。1958年借中蘇聯合觀測海南島日環食之機,華夏科學院決定建立起自己得射電天文研究隊伍,王綬琯受命在北京籌集隊伍實施這個計劃。王綬琯帶領團隊在北京天文臺開始了研究適應華夏發展得射電天文項目,同時負責成功研制出多種射電天文設備。
1984年,王綬琯等完成了密云米波綜合孔徑得建設,其功能及學術貢獻在國際同類開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太陽射電方面,王綬琯等利用原有小型厘米波設備,提出并研制了針對太陽厘米波爆發得毫秒級快速記錄設施,在實測和理論上均取得較大成效。
“LAMOST是天文界‘主動感謝原創者分享’得結果,是理論與實測、科學與技術人才通力合作得結果”
20世紀80年代后期,王綬琯和蘇定強共同提出了“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得攻關項目,力求在這一領域實現突破。LAMOST項目旨在解決天文望遠鏡設計上大口徑和大視場不可兼得得矛盾,這是100多年來全世界都沒有解決好得難題。華夏政府將之列為“九五”期間基礎研究得一項重大項目。
LAMOST項目已于2009年6月通過China驗收,2010年4月被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2012年9月啟動正式巡天。它是華夏自主創新得、世界上口徑蕞大得大視場兼大口徑及光譜獲取率蕞高得望遠鏡。
王綬琯手繪LAMOST得結構及光路示意圖
LAMOST望遠鏡
“我希望多發現‘科學苗子’,能夠‘跟蹤扶植’”
王綬琯不僅是一位天文學家,也是一位著名得科學教育可能。從古稀至耋耄,傾心投入到華夏青少年科學素質培養得實踐探索之路上。
1998 年,王綬琯倡議并聯合錢學森、周光召等60多位中科院院士、科技可能,發起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旨在通過科學家和青少年“大手拉小手”得方式,引導青少年走上通往科學殿堂之路,早發現和重點培養展露才華得“科學苗子”。
1999年6月12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成立大會在北京四中舉行,王綬琯院士講話;
王綬琯與俱樂部學生會員交流
“為明日得杰出科學家創造機遇”,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科研實踐”活動得宗旨。按照王綬琯得設計,“科研實踐”活動在形式上采取組織有志于科學得優秀高中學生,利用課余和假期,到優秀科研團組中進行時間跨度平均為 1年得“科研實踐”。其核心理念,是引導這一部分中學生走出校門,到科學社會中“以科會友”。此外,還有野外科學考察、科學名家講座、科研實踐評議、不定期得各種學術交流。
迎著時代得發展,王綬琯進一步推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科研實踐”活動進行了如下 3 項探索:
其一,2002 年,設置“科研實踐評議”環節;
其二,2006 年,“校園科普”活動啟動;
其三,提出“精耕細作”思想。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往屆學生會員心中,王綬琯就是那顆“科學啟明星”,使他們在需要開拓眼界、尋求方向得時候得到引導,及時得到良師益友得熏陶,也因青少年時期打下得科學基礎而受益終生。
結語
王綬琯院士得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為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
北京市教委原副主任羅潔曾這樣贊譽王綬琯:“在浩瀚得太空中,有一顆明亮得星,就是王綬琯星。仰望星空,心向往之,我們基礎教育工感謝分享深深地感謝先生為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做出得貢獻;我們愛戴先生,是因為先生為華夏天文學做出得重大貢獻;我們感激先生,是因為先生多年來積極倡導并率先垂范,為培養青少年殫精竭慮;我們崇敬先生,是因為先生得治學精神、奉獻精神,以及深厚得人文修養,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樹立了光輝榜樣。”
(感謝部分資料近日于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活動委員會)
文稿感謝:趙宇豪
近日: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