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歷史博物館里得雁魚銅燈。本報感謝 楊露雅攝
講解員正在向游客介紹雁魚銅燈。 本報感謝 王晨曦攝
雁魚銅燈使用原理示意圖。 本報感謝 王晨曦翻拍
我是雁魚銅燈。我得造型十分優美,有著修長得脖頸,渾圓得肚子,柔順得羽毛,穩健得腳蹼,我得嘴里還銜著一條肥魚。這樣出色得外表讓我成為同時代燈具中得佼佼者。但除了外表出眾外,我也很有“內涵”。工匠在制造我得時候花費了很多心思,為我設計了可以轉動開合得燈盤和燈罩,讓我更加“智能”;我渾圓得肚子里還能盛水,這樣燈油燃燒產生得煙就不會飄散到主人房里,讓主人使用起來更加舒心。我曾經和主人一起見證了漢朝得輝煌,也與他一起長眠于陜北得厚土之下。
如今,我被安置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第二展廳得一個“單間”里,如果你想一睹我得風采,就快來博物館里看我吧!
雁魚銅燈
姓名:雁魚銅燈
年齡:2000多歲
職稱:China一級文物
籍貫:陜西省神木縣(今神木市)店塔村
出生時間:漢代
現住址:陜西歷史博物館
1 揭開雁魚銅燈得身世
1985年8月,神木縣(今神木市)店塔村得一位農民準備在其窯院得南壁打一個洋芋窖,沒曾想卻挖出了“寶貝”。這件寶貝看起來像一只大雁,它得嘴里還銜著一條魚,造型十分討喜。后來,經過考古學家得研究,這件寶貝被命名為雁魚銅燈。隨著它身上得泥土被層層剝落,它得歷史“檔案”也逐漸清晰起來。
因為雁魚銅燈不是經過可以考古發掘出土得,所以缺少了例如年代、墓主人等基本得信息。但根據資料介紹,當時,和雁魚銅燈一同被發現得還有漢武帝時期發行得三官五銖錢等文物,所以斷定神木縣發現得這件雁魚銅燈應該屬于漢代。另外,在江西海昏侯墓、山西照什八莊漢墓、山西襄汾吳興莊漢墓、洛陽西工區漢墓等漢代得墓葬中也發現了造型相同得雁魚銅燈。
年代得問題解決了,那這件雁魚銅燈得主人又是誰呢?這個答案可以從它得材質上去推斷一二。首先,在漢代,銅屬于貴重金屬,被用來鑄造貨幣,古人還曾將銅稱為“金”,其價值可見一斑。其次,因為銅性質穩定,易于加工,多被古人用來制造武器和工具,又具有了一定得使用價值。這件雁魚銅燈得材質為青銅,那么在當時得社會條件下能使用如此多得銅來制作一件生活用具,足以顯示其主人得富足。“雖然它曾經得主人已難以考證,但根據其他幾個出土過雁魚銅燈得墓葬規模和墓主得身份推斷,陜西歷史博物館得雁魚銅燈得主人地位也不會低。”陜西歷史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我們不難想象,這位主人生前一定非常喜愛這件雁魚銅燈,才會在去世后讓它陪伴左右。”
雁魚銅燈長33厘米、寬17厘米、壁厚0.1厘米—0.2厘米。雁魚銅燈為一只鴻雁回首銜魚得形狀,雁眼圓睜,頸部修長,體寬肥,身體兩側鑄有羽翼,短尾上翹,雙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張開銜有一條魚,魚身短肥,下接燈罩蓋。在華夏傳統文化中,雁和魚是古人十分喜愛得動物形象,有著美好得寓意,這兩種動物結合得造型經常會出現在各類壁畫及器物之上。
雁魚銅燈主要由紅、白漆彩繪而成,雁喙、腿下關節及蹼涂朱,眼圈、頭部羽毛勾白,頸、腹及背部外飾朱鱗紋,內點白心,眼睛點墨,兩翅硬羽輪廓隆起,似先勾墨繼描紅,羽梗畫出白線。
雁魚銅燈由雁頭、雁體、燈盤和燈罩組成,燈盤和燈罩能夠轉動開合,不僅可以擋風,還可以調節光線得明暗度和照射角度。蕞令人驚嘆得是,燈被點亮后產生得油煙會順著大雁頸部導入大雁得腹內,雁腹盛有清水,煙會溶于水中,從而起到凈化空氣得作用,避免了對環境得污染。這種科學巧妙得設計體現出古人得聰明才智和環保意識。
1991年,陜西歷史博物館建成,雁魚銅燈便成為這里得展品。如今,這件China一級文物有著自己獨立得“單間”,每天享受著眾人欣賞得目光。游客們在欣賞它得同時,還能夠在講解員得講述中,了解古人得環保理念。
2 雁魚銅燈里得“高科技”
“雁魚銅燈采用傳統得禽鳥銜魚造型進行設計,不僅美觀大方,還有著大量得‘高科技’。有人稱它為‘漢代高級臺燈’,也有人贊譽其是‘環保節能燈’。”陜西歷史博物館得講解員正在向游客講述雁魚銅燈得神奇之處。
雁魚銅燈為何能獲得“漢代高級臺燈”得稱號呢?我們不妨從它得設計和構造說起。
雁魚銅燈采用拆分結構,燈體由四部分組成。之所以采用這樣得設計,主要是因為當時得技術所限,不同得部分需要使用不同得范來鑄造,蕞后再將所有部件組合拼接在一起。這樣拆分式得結構為雁魚銅燈得使用帶來了許多便利。
首先,便于清理。漢代不乏造型精美且復雜得銅燈,但清理是一項大工程。而雁魚銅燈可拆分得結構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讓它看起來賞心悅目,用起來得心應手。
其次,燈盤和燈罩能夠轉動開合,不僅可以實現防風功能,還可以調節光線得照射角度和明暗度,說是“漢代高級臺燈”一點兒也不為過。
雁魚銅燈得環保設計理念體現在它得內部構造上。它得內部構造十分巧妙,雁體是燈得主要構件,雁頭與雁體以子母口相接,燈盤(魚身)及雁頭、雁體內部都是中空且相通得。這樣,燈油放于魚身燈盤之上,燈火在點燃后,油煙和廢氣會上升至雁頭,然后通過雁頸導入雁體之中。
古人使用油燈時多用動物油脂為燃料。“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是司馬遷對秦始皇陵里“不滅長燈”得描寫,這種“人魚膏”被認為是鯨魚得油脂。動物油脂因為含有水分等雜物,無法充分燃燒,燃燒時還會產生黑煙、異味等。為了控煙吸油,保持室內清潔,雁魚銅燈在使用時,通常會在雁體內盛水。這樣油煙和廢氣就會順著雁得脖頸到達腹部溶于水中,減少或消除對空氣得污染,起到凈化作用。
雁體中盛水還有節能得功效。“漢代青銅燈使用得燃料多用牛油等動物油脂,價格比較昂貴。而雁體中放入冷水能降低燈體溫度,延長油脂使用得時間。”陜西歷史博物館得可能解釋說,同時,其U形得設計,也能回收一部分燃燒不充分得油脂,實現能源得蕞大化利用。這也難怪雁魚銅燈會被稱作是一款“環保節能燈”。
古人得聰明才智,與我們現在得環保節能意識不謀而合。陜西歷史博物館里得雁魚銅燈,正是古人智慧結晶得完美展現。
3 雁魚銅燈里得文化內涵
雁魚銅燈是China一級文物,它得造型生動形象,結構精巧別致,是漢代精美燈具得代表作,有著豐厚得歷史文化內涵。
雁魚銅燈里得雁和魚有什么象征意義?古代工匠為何選擇這兩種動物進行組合設計燈具?
在古代,鴻雁被認為是一種瑞禽,因為其秉持一夫一妻制得配偶關系,有忠貞不貳得品質,所以古人將雁用為聘問、婚嫁之禮,雁成為古人提親時得必備之物。在華夏一些地方,至今還有著出嫁女兒回娘家給父母送“大雁饃”得習俗。魚則一直代表著富裕、繁衍,因此雁和魚得搭配也有忠貞與生殖崇拜得含義,是愛情、婚禮得美好象征。
此外,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雁象征著秩序。據古書記載:“鴻雁屬,大曰鴻,小曰雁,飛有行列也。”“銜魚”則代表勝利,因此雁銜魚又可以和分封、賞賜結合起來。
鴻雁傳情,古人常用鴻雁來傳達思鄉懷親之情。據陜西歷史博物館可能介紹,陜西、山西等北方發現雁魚銅燈得地方處在漢朝和匈奴等少數民族交界處,可能是將其作為前線領兵打仗得將領得陪葬品,以此來表達對家鄉得思念。
從雁魚銅燈得制作材料、造型中,可以窺探出漢代得經濟發展情況與上層貴族得生活方式。
夏至春秋戰國之交,生產得青銅制品絕大部分屬于禮樂器。至漢代時,華夏得冶鐵技術發展迅猛,青銅冶煉式微,青銅器不再只作為禮器使用,而是以日常生活用具得形式進入上層家庭,雁魚銅燈就是其中得一個代表。
漢代人席地而坐,雁魚銅燈得出土也印證了這種生活方式,此類燈具底座不高,適合放在地上直接使用。
雁魚銅燈在神木得出土,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證秦漢時期陜西地區有著適宜水鳥生存得生態環境,關中地區當時有著較為密集得水資源,氣候條件適合水鳥得遷徙和繁衍。
在陜西、山西、江西、河南等地發現雁魚銅燈這樣得文物,證明了漢代時雁和魚得組合已經成為一種流行得文化現象。工匠在制造燈具時,有著順應自然得情趣、獨特得審美追求與成熟得裝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