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眉山1月7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月7日從四川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介會獲悉,該省在“竹”上下足功夫,讓“竹元素”充分融入城市、村鎮等,做大做強“竹產業”。
眉山蘇堤公園翠竹長廊。 劉忠俊 攝四川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至2019年,該省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統籌中央、省級相關專項資金2.2億元人民幣(下同),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支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2019年,四川啟動建設19個竹產業重點培育縣和5個現代竹產業園區,推動建成翠竹長廊、竹林大道17條、370公里,認定竹林小鎮6個。
竹林濕地公園內打太極的市民。 劉忠俊 攝截至2019年底,四川竹林面積達到1780萬畝,竹業綜合產值超過550億元,建成省、市級竹產業園區6個,竹漿產能達到100萬噸,竹筍和竹家具加工能力分別達到50萬噸和20萬套,加工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到2022年,竹林面積將超過1800萬畝,綜合產值突破一千億元。”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表示,該省還將圍繞川南竹產業集群,成都平原竹文化創意區、大熊貓棲息地竹旅游區,青衣江、龍門山、渠江竹產業帶的發展格局,分區推進竹林風景線建設。同時,注重翠竹長廊、竹林大道和景區、小鎮、人家的有機融合,打造點線面、組團式竹林風景線。注重竹林風景線與竹林基地、康養旅游、文化創作等方面的有機結合,將風景線建成生態景觀帶、特色產業帶、發展示范帶。
青神竹林濕地公園一角。 劉忠俊 攝“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走進眉山市濱江路蘇堤公園翠竹長廊、青神縣竹林濕地等地,各種竹子長勢良好,一排排的“竹墻”十分壯觀,穿行其中,空氣清新,仿佛行走在森林之中。
熊貓為主題的竹制品糕點吸引參觀者。 劉忠俊 攝近年來,眉山市通過“新建+改造+保護”方式,與道路、河道、城市公園、產業發展相結合,重點打造翠竹長廊、竹林公園、竹林村鎮等三大竹林景觀,成為一道靚麗風景。在竹產業發展上,當地每年還安排1.6億元扶持竹產業發展,帶動50萬竹農人均增收1000余元。“竹編”產品遠銷歐美、日本、韓國等50多個國家地區。“一個月可完成10只茶壺瓷胎的編織,每只可掙20元。編一朵玫瑰能掙10元錢,每天能編10朵。”青神縣蘭溝村二組村民童小平稱,自己平時除了編竹編,還要照顧家中的孩子和老人,空閑時就靠編竹編,收入也不還錯。
“竹產業”已成為地方村民致富奔康的“福產業”。 劉忠俊 攝此外,成都市以金牛大道、熊貓大道沿線、邛崍寨溝、蘆溝,彭州小魚洞等區域為重點,通過天府綠道串聯和點植、散植、組團、群植等手法,推進竹特色場景營造,打造“水潤天府,茂林修竹”的公園城市美麗竹林風景線。成都市表示,將結合202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重大會展活動,在新華大道-東西軸線、新機場高速、熊貓大道等10個區域打造5條高品質翠竹長廊;在新金牛公園、北湖公園、邛窯公園等打造100個竹景觀公園;在錦城綠道、錦江綠道等建設500公里竹元素天府綠道;在崇州道明竹藝新村、邛崍平樂花楸村等保護提升100個川西竹林盤。至2022年,成都市竹林面積將增加至110萬畝以上,竹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編一朵“竹玫瑰”村民可掙10余元人民幣。 劉忠俊 攝德陽綿竹市將利用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示范園區落戶當地為契機,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示范區,打造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會客廳”,建設大熊貓科學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大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大熊貓野生動物園等八大區,促進大熊貓文化與竹產業融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