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月7日電 (記者 李新鎖)地處內陸的山西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中,把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視為突破之一。7日,山西大學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波攜新書《山西與京津冀:協同與共生》建言,山西融入京津冀要努力克服虹吸效應。
改革開放以來,京津冀以及環渤海地區是山西能源主要消費區,是山西外輸物資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山西最重要的貿易交易伙伴。
“山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是基于國際環境、區位優勢、資源共享等多方因素后作出的最佳選擇。”張波說,長期以來,山西產業結構單一,外輸產品、承接產業及吸引的投資集中在能源、原材料生產領域,由此導致山西被動捆綁于京津冀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加劇了山西經濟結構調整難度。
在京津冀戰略布局下,京津冀對山西虹吸作用明顯,而不是擴散和輻射作用。這是山西融入京津冀面臨的一個挑戰。
張波認為,和內蒙古、河南相比,山西在發揮承東啟西區域戰略功能上不占有先天優勢;在地理位置上,山西距京津地區較遠,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區位優勢不明顯。
此外,由于基礎條件較差、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外部依賴性較強,再加上國際國內地位較低、開放度不夠,山西通過市場機制很難吸引京津冀優質資源要素流入。
“為避免掉入比較優勢陷阱,山西融入京津冀不能再滿足于為后者提供能源產品,不能將自身發展捆綁在別人身上。”張波說,山西要更加注重相互協同、借勢發展,更加關注區域合作對山西經濟轉型的正向推動作用。
在張波看來,山西融入京津冀,最終要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產業發展協同協作、市場要素對接對流、社會保障共建共享的區域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張波建議,山西可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強化清潔能源供應、區域生態共建、打造京津冀連接西北的聯通樞紐等路徑,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