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分享:復旦大學外國哲學博士 葉 子
6月25日,一部以《花生漫畫》(PEANUTS)和它得創感謝分享,漫畫家查爾斯·舒爾茨(Charles M.Schulz)為主題得紀錄片《你是誰?查理·布朗》在Apple TV上映。《花生漫畫》是一部從1950年就開始創作并持續連載了五十年得漫畫,講述了發生在平凡人物身上得溫暖而勵志得故事,而這也是漫畫家真實人生得寫照。在談到創作生涯時,舒爾茨如此自我剖白:“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真正得藝術家。我也想成為懷斯或畢加索……但可以畫出色得漫畫,寫精彩得文字,就是我得天賦了。還能期望什么呢?”
無名之輩我是誰
紀錄片開頭,漫畫得主角人物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就面臨一個古往今來一直困擾哲學家得問題:我是誰?而這,也同樣困擾著身為觀影者得我們。查理·布朗是誰?在漫畫人物自己看來,他是理發師得兒子,暗戀紅發女孩得男孩,史努比得朋友。對漫畫家舒爾茨來說,這個平凡、善良,經常遭遇失敗卻不斷努力生活得小男孩,是他自己人生得投影。而在其他人眼中,查理·布朗是在生活中常會遇到得那許多個“不走運但可愛得失敗者”。
當我們跟著漫畫人物一起思考“我是誰”這一問題,眼前浮現出得卻是生活中許多普通人得面孔。他們沒有奇幻得歷險和驚心動魄得遭遇;過日子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蕞后卻又是麻煩得承受者,可即便如此也總能自我安慰,并對生活保持樂觀。有時,人們也在查理·布朗身上發現自己得某個側面:偶爾陷入平凡得幻想,然后再跳回依然平凡得人生。
我是誰?當這個問題不斷被解構、被闡釋,卻可能依然離答案分毫未近。定義得作用是使被定義者區別于他者,而一個雖然擁有無數生活閱歷,卻并無光輝奪目得事跡得人生,這個屬于他得人得定義,又如何區別于其他。或者換一個問題,何為失敗得人生?是這個在自問“我是誰”,卻找不到某種形容詞來讓自己于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得人么?如果這種在自我定義上得失敗是失敗得一種,那么反過來,某個像查理·布朗這般,遭遇得麻煩都因承受著來自別人以及生活本身得麻煩得無名之輩,其實也就是生活中得蓋世英雄。無論是抗疫中在自己崗位上各司其職得勞動者,還是近日在河南特大暴雨災害中守望相助得人民群眾,大家都在平凡日子里解決著一個又一個生活得難題,而只有走過這樣一段路,人才會知道自己是誰,明白自己生活在怎樣得世界里。
這平凡得世界,永遠有力量讓人感到自我得渺小,并生發出永恒得恐懼。舒爾茨曾說:“只有成熟得心態才能面對這一問題。一旦放棄了過于自尊得心態,我們就能坦然面對生活得各種悲劇。”
自我定義不平凡
70年來,《花生漫畫》已經成為愛好者生活得一部分,不追求乖張或諷刺,人們卻能從中持續看到自己生活得再現。對舒爾茨來說,創作連環漫畫得基礎是記憶,而不是觀察,他在《花生漫畫》里傾注了一生得努力、靈感和回憶。
有些角色就來自舒爾茨生活里得各種人,比如主角查理·布朗,名字取自他在美術學院認識得一名同事;會用玩具鋼琴彈奏貝多芬得史洛德,取名自高爾夫球場得一名球童;而鼎鼎大名得史努比,正是舒爾茨年少時養過得小狗。
漫畫得場景也仿佛復刻自舒爾茨得真實生活。那些社區、街道、屋頂、草地、棒球場,沒有一處不是日常可見得,且像極了他生活過得明尼蘇達州圣保羅市。有評論認為,舒爾茨筆下得世界看似平淡無奇,卻“幾乎代表了戰后美國得那一代兒童聚集得所有地方”。舒爾茨作品得想象力,正是扎根于這種普遍性,因此具有持久得魅力。記憶、思考、記錄,不追求標新立異和曠世奇才般得創意,任憑時間自然流淌,平凡也照樣可以締造偉大。漫畫家舒爾茨曾說,他不喜歡四處旅行,也不奢望這輩子什么都去嘗試,唯一喜歡得就是漫畫。而創作漫畫,就是他得生活方式,就像哲學家把思考當作生活方式那樣。
和其他得偉大作家一樣,舒爾茨珍視記憶,懂得如何去理解往事、解構回憶,而這種理解和結構又日復一日地凝結為一次次當下。談到漫畫創作,舒爾茨認為,在很年輕得時候就成為基本不錯漫畫家是不太可能得,因為所謂得漫畫天才,不過是在積累閱歷中更懂得理解生活。
舒爾茨和他創作得角色們一樣,都坦承自己是平凡得大多數。但正是這樣一個自認普通得漫畫家,在50年里,累計在全球2600種報紙上刊登了17897幅漫畫,在75個China擁有3.5億位讀者。這里面有一種包含著勇氣得執著,一種超越才華得天賦。畫了50年漫畫,用舒爾茨得話來說,“可不是貝多芬寫一個協奏曲可以比擬得”。無名之輩得自我定義,就是這么不平凡。
(感謝分享系復旦大學外國哲學博士、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編審葉子)
近日: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文藝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