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鐳鏌科技」今日宣布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藍馳創投領投,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鐳鏌科技」3D打印粉末材料、打印設備核心部件研發,以及打印服務中心得產能擴大。
「鐳鏌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模具3D打印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3D打印技術在模具行業得深度產業化應用。目前,該公司已組建起金屬材料與工藝研發團隊,并搭建了金相分析、成分分析、力學性能等可以級實驗室,成功研發多種3D打印工藝與材料。
具有內部隨形冷卻水路得模具鑲件產品(「鐳鏌科技」提供)
模具產業是當代制造業中得基礎性上游產業,被譽為“工業之母”,全世界約80%以上得零部件產品通過模具實現規模化生產。據華夏模具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華夏模具產業總產值超2700億人民幣,華夏模具制造企業約3萬家,從業人員超100萬人,由此帶動下游零部件產品總產值超過3萬億人民幣。華夏得模具產業雖然龐大,但面臨制造水平落后,規模小而分散,高度依賴人工等問題,整個模具產業鏈得運行效率不高。作為產業鏈上游領域,“從模具到產品”得交付能力不足,拖累了華夏整體工業生產得效率。
面臨以上種種問題,「鐳鏌科技」團隊認為,3D打印技術可以為模具產業帶來品質與效率得提升,并推動整個模具產業得數字化變革。
區別于傳統得減材制造(車銑刨磨)與等材制造(鍛造鑄造)技術,3D打印是一種更加先進得增材制造技術,其核心優勢在于能制造復雜得內部結構與外部造型;可同時批量化制造不同結構不同數量得產品,即規模化定制;能實現從設計到制造得蕞短路徑,是真正得數字化制造技術。以「鐳鏌科技」服務案例為例,在某國際知名化妝品企業得新款面霜瓶體包裝注塑模具上,使用3D打印模具替代傳統模具后,注塑生產效率提高了約42%,良品率提高了約11%,3D打印模具投入產出比約為1:5,為用戶帶來了非常可觀得經濟效益。
在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領域方面,「鐳鏌科技」創始人兼CEO張國良表示,公司目前重點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占模具市場45%市場份額得注塑模具,未來還將拓展壓鑄模具領域得業務。就細分行業而言,公司目前重點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汽車零部件、3C電子消費品、醫療耗材、日用品化妝品包裝、家電這五塊內容。
在使用成本方面,通過工藝創新和材料創新,「鐳鏌科技」已將3D打印模具得使用成本降低到了三年前行業平均水平得50%,未來幾年將保持每年10-20%得降幅。據張國良介紹,這一使用成本得降低依托于公司制造成本得降低,而制造成本得降低主要是因為「鐳鏌科技」通過8年努力實現了3D打印材料得全自主、國產化,同時通過在打印工藝上得創新提升了打印效率。未來公司將在降低制造成本得同時穩步降低客戶端得使用成本,從而在維持整體毛利率穩定得前提下提升用戶用量。
因產品優秀得性能及性價比,「鐳鏌科技」得3D打印模具已在多個行業得知名企業中廣泛應用。在3C行業,「鐳鏌科技」3D打印模具已進入蘋果、華為、小米及OV得模塑產業鏈;在日化行業,已進入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寶潔產品包裝模塑產業鏈;在醫療行業,已進入飛利浦、邁瑞醫療得醫用耗材模塑產業鏈;在汽車與家電行業,也已為寶馬、奧克斯等用戶得部分產品提供3D打印注塑模具得應用。
據介紹,「鐳鏌科技」2020年實現了較2019年約十倍得營收增長;目前服務得客戶有近50家,其中有15家是細分行業得頭部大客戶。
談及2021年得發展規劃,張國良表示,公司將在現有打印制造服務得基礎上將公司得設備、材料、工藝打包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打印中心”,開始幫助客戶建立自己得3D打印制造中心,并通過提供耗材、技術服務獲得新得收入近日。與此同時,公司會繼續在打印制造服務方面提升市場滲透率,拓展頭部客戶,并增加在新材料、定制化設備和軟件開發方面得投入。預計2021年,「鐳鏌科技」將實現4-5倍得業績增長。
在對行業發展趨勢和競爭格局得判斷方面,張國良表示,自己從2012年開始探索3D打印技術在模具行業得應用,這八年時間市場上主要得競爭并不來自同行,而是與模具行業傳統制造技術之間得競爭。通過八年對3D打印技術在模具行業應用得驗證,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市場得風險接受、價值認可和成本降低,預計未來五年將進入3D打印技術滲透率快速上升得黃金發展期。而在這一階段,行業內得競爭將更多來自同行。「鐳鏌科技」得核心優勢則在于其對所專注得細分領域得需求和產品特性得深入理解,以及基于理解所實現得更有針對性得研發創新。概況來說,就是用對市場得理解換來更好得技術,用更好得技術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此外,「鐳鏌科技」未來還計劃在解決設備、材料、工藝三大制造問題后,覆蓋上游模具設計端得3D打印軟件業務,并在3D打印智能工廠運營系統方面展開重點研究,解決模具企業得設計難題、運營難題與交付難題,提高整個工業生產得供應鏈效率。
在創始團隊方面,「鐳鏌科技」創始人兼CEO張國良畢業于華夏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擁有多年制造業企業經營和管理經驗;聯合創始人兼CTO于鵬超畢業于國內可以領先得中南大學金屬材料學可以,曾在國際著名鋼材企業與瑞典知名3D打印材料技術公司擔任核心技術研發與管理崗位,對金屬粉末床熔融(PBF)3D打印工藝有豐富得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