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閱讀本文
“老一輩(醫生)除了學術,就是想著為病人多做點事情”,父親紀念銅像揭幕,鐘世藩、鐘南山首度父子“重逢”在臺上,鐘南山說自己“永遠記在心里”。
李廷安、鐘世藩銅像
今日(12月3日),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建院75周年學術活動上,首任院長李廷安、第二任院長鐘世藩得紀念銅像揭幕,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華夏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發表感言,以父親事跡舉例,勉勵大家學習老一輩醫生得精神,不負盛世,做出成績,特別重要得一條就是“講話要根據事實,每一句話要有依據”。
□ 結緣:先當副院長,再成為第二任院長
“當時我10歲,一家人跟著我父親坐救護車從貴陽到廣州,第壹個見到得就是李廷安——當時廣州中央醫院得首任院長”,那是1946年,鐘南山說至今還記得當時得情景,“因為當時已經很懂事了”。
當時廣東省人民醫院得前身、廣州中央醫院由著名公共衛生學可能李廷安擔任院長,身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兒科可能得鐘世藩,剛與另兩位可能任副院長。當時正處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上下班得情形都很緊張,但作為廣州當時蕞大得醫院,老百姓生病尤其是生重病時,都到中央醫院看醫生。
很可惜,1948年9月,首任院長李廷安在非常年輕得50多歲就去世了,鐘世藩接任院長。在鐘南山得記憶里,父親做院長時非常努力,非常盡力。
鐘南山院士
□ 守衛:護住巨款移交政府
有一件事情,是鐘南山母親“揭得密”。鐘南山說,1949年一段時間里,總有一個人晚上來自己家,坐很長時間,自己困了都去睡覺了還不走,甚至是一個禮拜來三次,母親后來才告訴鐘南山,那是當時得國民黨中央衛生署副署長,至今還記得名字叫周章根(音),“知道守不住了,做代表來勸父親與全家帶著醫院得財產轉移去臺灣”,母親說。鐘南山回憶,“父親堅決不同意”,父親得話猶在耳邊:“我是華夏人,我在這兒,我得地方就在這兒!”
勸不動得鐘世藩,就這樣帶著全家守住了醫院,守來了廣州得解放。鐘南山特別記得海珠橋被炸得那天下午,“周圍房子得玻璃全都碎了”。
在廣州,1950年7月15日,鐘世藩帶人將醫院物資一一清點,移交給繼任院長陳汝棠。現在已經發黃得檔案——《1950年中央醫院財產移交清冊》,正是鐘世藩向軍管會移交財產得清冊。在這本長達410頁得移交清冊里,記載了鐘世藩院長當時移交得全部內容:既包括文書、信件、圖書,也包括房屋、藥品、醫療與生活器材、建筑材料等等。“當中有13萬美元,相當于現在1300萬元”,鐘南山說。
同時移交得,還有院長一職,鐘世藩覺得自己真正得愿望還是想做醫生,好好研究病毒,當好醫生。
李寶健伉儷與銅像合影
□ 學習與繼承:為病人多做點事情
在鐘南山眼里,像父親、名醫羅征祥教授等老一輩醫生,除了學術,就是想為病人多做點事情,這也是自己永遠記在心里得。
哪怕當院長時,工資并不多,父親鐘世藩還是將工資省下來,買來小老鼠做實驗。后來,鐘世藩在華夏率先創辦中山醫學院兒科病毒實驗室,科研奮戰得同時盡心盡責治病救人,下了班還給孩子看病,有時孩子太小,還上門應診,家長們也不時帶著孩子到家里求醫。每次看診,鐘世藩都給孩子全面一套檢查程序做下來:喉嚨、甲狀腺、聽/敲心肺、摸肚子、查手腳活動……在給每個病人看病前,鐘世藩一定要好好洗手;“當天氣寒冷時,醫生得手和聽筒頭都應該先溫暖后才檢查,以免刺激小兒抗拒檢查。”這樣得提示,甚至寫在他得《兒科疾病鑒別診斷》里。
現場為李廷安、鐘世藩銅像揭幕。
說起《兒科疾病鑒別診斷》,鐘南山還記得,父親退休時,大家勸他別工作,多休息,“他特別傷心,說自己沒用了,怎么辦?”老可能想到得辦法竟是寫書!當時鐘世藩得眼睛已經復視得很厲害,可他每天都泡在圖書館,用一塊布蒙著一只眼,僅用單眼,花了4年時間,寫了40萬字,詳細講解如何從癥狀鑒別來診斷兒科疾病,這在診斷技術有限得當時很管用,醫書一版再版共出了六版!
更讓鐘南山佩服得是,醫書首版父親得了1800元,他花了1000元買書送給學生學習,800元送給幫他抄書得溫醫生。醫生學好了,受益是病人,“老一輩(醫生)除了學術,就是想著為病人多做點事情”,鐘南山感嘆。
在父親還有很多為師為長得老一代身上,鐘南山學到了怎么對待事情,怎么對待醫療,怎么對待研究。“有一條特別重要,那就是講話要根據事實,每一句話要有依據!”,鐘南山非常強調這一點。
學習老一代人,大家都在探索,鐘南山舉例,比如醫學創新很重要得交叉學科、醫工結合,從羅征祥老院長20世紀70年代帶隊到阿根廷學習,回來做體外循環心臟手術,到后來得生物瓣膜移植,如今得人工心臟,還有吳一龍教授帶領團隊深入研究肺癌治療,成功地讓患者多活好幾年甚至十幾年。
現場為“李廷安獎”、“鐘世藩獎”、“鐘世藩青年創新獎”獲得者頒獎。
“今天(12月3日),李廷安、鐘世藩兩位院長得銅像落成揭幕,還設立了李廷安獎、鐘世藩獎、鐘世藩青年創新獎,我非常感動,這是對兩位前輩及其家人得蕞大肯定與尊重。”鐘南山勉勵大家學習老一輩醫生得精神,不負盛世,做出成績!
文/廣州5分鐘前·新花城感謝:何雪華 通訊員:張藍溪、靳婷
圖/廣州5分鐘前·新花城感謝:楊耀燁
視頻/廣州5分鐘前·新花城感謝:楊耀燁、何雪華
廣州5分鐘前·新花城感謝: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