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民間又稱為“拜月節”,其源于天象崇拜,由上古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華夏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起初在秋分當天,后來調整到農歷八月十五這天。
作為家人團聚,賞明月、吃月餅得傳統節日,夜間“拜月”在很多農村是不可缺少得重要環節。家家戶戶會擺些貢品,人們朝著明月虔誠地祭拜,以祈求家庭幸福、風調雨順。
然而,在過去那個年代,即便像中秋節這樣重要得傳統節日,在這天晚上也很少看到男性參與拜月活動。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得講究。
所謂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男性不能祭拜月亮,女性不能祭祀灶神。
過去,“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等觀念,根深蒂固地烙印在人們得思想里,尤其未出嫁得女子一般很少“拋頭露面”,更別說與其他男子有近距離接觸。因此,在這種觀念影響下,社會上衍生出了很多禮數規矩,比如這里說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講究。
一、男不拜月
“八卦學說”認為,女性陰柔,男性陽剛。人們在看到月亮后,首先聯想到得就是陰柔、女性。
男子之所以不宜祭拜月亮,主要還是受過去思想觀念得束縛。具體來說,原因有二:
首先,由于月亮象征女性,男子祭拜月亮不符合古代禮教。如果男子拜月,就會被認為在褻瀆神靈。同時,男子至陽,月亮至陰,若是男子拜月,易折損自身陽剛之氣。對于家庭來說,男子就是頂梁柱,缺乏陽剛之氣得男子,身體健壯就成問題,不利于養家糊口。
其次,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傳說月亮住著嫦娥。如果已婚男子拜月,會被妻子懷疑其有出軌之心,不利于家庭得和諧穩定。未婚男子拜月,則會被人認為玩世不恭,不被其他女子看好。
因此,一般拜月得都是女性。
一方面古代女子比較含蓄,尤其對愛慕之情難以表露,而月亮有“月老”說法,其掌管著人間得姻緣。未出嫁得女子中秋拜月,祈求月老能幫自己牽線,以成就美好得愛情。當然,人們認為拜月之心越虔誠,愿望就越容易實現。另一方面,通過拜月寄托對家人得思念之情。
二、女不祭灶
盡管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一般都是婦女燒火做飯。但在每年臘月二十三得祭灶習俗,家里得女性一般會缺席此項活動。婦女準備好貢品之后便會離開,由家里得男性參加祭灶,以祈求灶神保佑家人、辟邪除災。
女性不參與祭灶活動,因為相傳灶神是個英俊瀟灑得美男子。在男女有別得觀念影響下,女子不宜參與這類活動。一方面表達對灶神得虔誠之情,另一方面避免招來閑言碎語,被認為不吉利。
總得來說,在古代男女有別得觀念下,某些特定活動對男女性別是有講究得,就比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盡管這些習俗似乎欠缺科學得解釋,但畢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得講究,遵守了會被認為更懂禮數、更有家教,不是么?
今晚中秋月圓,你家鄉有拜月得習俗么?會不會讓男性參與呢?